第323章 不如提早搞起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3章 不如提早搞起来

 

“嗨!我就是去你们装备处讲了几堂课,哪里称得上你的老师。”,郭教授笑道。

“那不是,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您可以不认我这个学生,我可不能不认您这位老师。”,许大茂也笑着握住郭教授的手说道。

这位郭教授,可是咱们国家近代力学的奠基人,和平武器事业的先驱,唯一一位在两弹一星中都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中科大力学系首位主任。

许大茂要是真能当上他的学生,那真的是烧了高香了。

“呵呵,给你当老师可以。不过,你这个学生今天可得先救你老师的命才行!你要是现在不帮我们把这些问题给解决了,你老师我就得一辈子扎到这里解决问题了,哪还有时间给你当老师。”,郭教授开心的大笑着说道。

“这么严重啊!那我这学生肯定得全力以赴,劈山救师啊!”,许大茂跟着笑了起来。

“走!咱们进去说。”,郭教授拉着许大茂就往办公楼里走去,其他人赶紧跟上。

大家来到会议室刚一落座,郭教授就急切的开口说了他们现在遇到的困难。

这个基地是负责咱们核心原材料的单位。许大茂跟统子上次弄来的离心机就都在这个基地。

现在,他们己经在用那些离心机生产核心材料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一、产能不足。二、纯度不够。

现在他们生产的原材料不但要积累蘑菇种子,还要提供给各研究单位。这些需求就导致现有的离心机的产能有了很大的缺口。

武器级的核心原料,理论上达到75就可以,但要是想做到低装药、高吨位,还是要纯度更高的原材料。不然,总体重量就太大了。

要是最终造出来的,是一个十几、几十吨重的玩意儿。那只能叫和平装置,不能叫和平武器。

后世胖子家最早爆的那个,就是这么个装置。严格上说,就不算是武器。

咱们怎么可能这么干?要造,就肯定得造出来能当杀手锏用的东西来。

“郭老师,咱们基地现在是想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条件和帮助?”,许大茂开口问道。

许大茂开口管郭教授叫老师,那意思是老师有需求,他这学生怎么都得给想办法给解决了。郭教授一听,立即明白了许大茂的意思,欣喜不己。也不矫情,开口说道:

“大茂。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就是想办法扩大产能、提高加工效率、成品纯度。离心机的数量必须要增加,按照我们的计算,光是满足咱们现在的需求,现有的数量得增加一倍以上。但咱们肯定不能只满足于现状,今后咱们对于材料的的需求是要成几何数级增长的。

我知道现在这些离心机,都是你们装备处想方设法从国外给咱们弄来的。我现在提出要求,你么想办法再弄来这些应该也没问题,就是时间早晚的事。但总是受制于人他不是个事呀!所以,这东西,还得咱们自己造。”

“老师,您说的对。买是买不来现代化的。”,许大茂非常认同郭教授的说法。

“说的好!买是买不来现代化!”,郭教授兴奋的说。徐大妈哦这才意识到,这句话也是后世的经典名言之一。

“所以,我们基地在维护离心机的时候,就对部分机件进行了拆解、测绘,想逆向绘制出图纸。但是,核心部件,我们不敢拆呀!咱们的师傅怕拆了装不回去,或者装回去以后使用效果达不到原来的水平。你知道,这些都是宝贝,要是弄不好,这责任就大了。”

“拆!放心大胆拆!老师,您放心。离心机我这就安排采购,保证最多两个月内弄回来足够现在用的,还要有富裕。您说的对,咱们还是要把制造工艺掌握清楚了。

在您面前我必须说实话,境外采买这事,现在确实是越来越难了。尤其是这些都是禁运的东西。现在咱们必须要尽快把能弄回来的东西都掌握了。以后还是要依靠咱们自己造。”,许大茂坚决的说道。

“好!大茂,你能这样想最好。说实话,这些日子。我在咱们这些基地里,也听到了一些声音。夸你们装备处可谓是神通广大,这么多高精尖的东西都给咱们搞回来了。以后想要什么,首接跟你们说就行。

这些话,说起来是对你们的夸奖。但这种全靠你们去买的思想,当真不合适,我所以,我建议你们装备处,也要跟上级建议建议,境外采购尽量办,今后还是要重点发展咱们自己的制造能力。

尤其是在咱们西北、内陆地区。现在咱们这么多重点、保密项目都安排在了这边。生产基地在这边了,可是相关的配套工业基础这边基本没有。需要些什么,都得由你们装备处协调,从东边运过来。运输路途远不说,遇到些着急点的问题,协调起来太不方便,解决起来也耽误事。”

三线!许大茂脑海里顿时闪现出这个闪亮的名词。后

世的三线建设,是64年以教员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针对当时的严峻国际形势,为加强战备、建设内地工业基地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历时三个五年计划,其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地域之广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仅64年下半年到65年,在西南、西北三线部署的新建和扩建、续建的大中型项目就达300多项,由一线迁入三线的第一批工厂就有49个。西部地区成了当时国家建设的重心,成千上万名建设者奔赴这里,一批又一批现代化工业基地应运而生,大大推进了西部地区的各项建设,为西部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年搞三线,就是因为周边和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严峻,中苏关系持续恶化、中印边境冲突不断、国民党反动派窜犯沿海、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等,使得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的考验。

现在的形势虽然还没发展到哪一步,咱们这时候的实力比起后世也强了不少。至少,由于许大茂跟统子的努力,今年开始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粮荒就缓解了不少。并且,相信后两年的情况也必定比后世强上不少。

但是,总体的形势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以,三线上马是早晚的事。既然迟早要搞,那不如现在就提早5年搞起来!


    (http://www.kkxsz.com/book/adjabg-3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