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关键时刻,太尉徐明辅挺身而出,他的面庞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疑虑之色。只见他双手抱拳,神情庄重地向嬴政皇帝禀报:
“陛下,微臣斗胆,心中实有疑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嬴政皇帝见状,微微一笑,朗声道:
“徐爱卿,但说无妨!”
徐明辅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郑重地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丞相所提出的方略固然宏伟,但要将其真正推行下去,恐怕会面临诸多艰难险阻,实非易事,难以即刻施行。”
他的语气异常凝重,显然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徐明辅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不将自己的看法如实道来,恐怕会给帝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嬴政皇帝对徐明辅的意见极为重视,因为他深知徐明辅对东海仙岛的了解程度远超在场的其他众人。
于是,他面带微笑,和声问道:
“徐爱卿,你所言的艰难与险阻,具体所指哪些方面呢?”
徐明辅毫无顾忌地首言道:
“陛下,微臣虽然没有丞相蒙恬那般修筑长城的经历和丰功伟绩,但也曾听闻过‘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一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所以对修筑长城这样的浩大工程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和诸多怨言,微臣是深有感触的。
如今,嬴洲帝国刚刚创立,国家的府库还未充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将民生问题置于首位,反而倾尽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修建池道,恐怕会激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引发民怨沸腾,从而给帝国带来难以预料的灾祸啊。”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稍稍喘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
“此外,东海仙岛一首以来都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岛上的百姓们过着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生活。
若是在这个时候骤然大兴土木,改天换地,势必会扰乱岛民们原本平静而安逸的生活,恐怕很难得到他们的衷心支持。
况且,岛民的数量本就有限,劳动力更是捉襟见肘,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人手方面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嬴政听完徐明辅的话后,他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中暗自思忖着,徐明辅所说的话确实非常有道理,嬴洲帝国作为一个仙国,己经摒弃了秦朝时期的暴政,转而采用文明治国的方式。
然而,嬴政深知自己作为元始仙帝,肩负着治理天下的历史使命。他的目标是实现嬴洲帝国的蓝图,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而蒙恬丞相的治国方略是实现帝国蓝图的第一步。
治理帝国与天下才刚刚开始,就遇到如此多的困难。
尽管他知道,治国的道路充满了困难和阻力,但他的决心并不会因此而动摇。
嬴政深深地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面临无数的艰险和重重的挑战。
他坚信,只要是为了国家和子民的利益,他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奋勇向前,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就如同遇到高山时要开辟道路,遇到河流时要搭建桥梁一样,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他都必须战胜它们;无论遭遇多大的阻力,他都一定能够将其清除。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此时的嬴政竟然与往昔判若两人!
那个曾经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秦始皇帝,仿佛己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从前,他绝对不可能容忍任何人对自己的意愿提出丝毫的质疑或反对。任何胆敢忤逆他的人,都必将遭受他毫不留情的严惩,甚至可能会被处以极刑。
但是,如今的嬴政却宛如凤凰涅槃一般,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蜕变。他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褪去了昔日的傲慢与固执,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
现在的他,变得谦逊而睿智,懂得广纳贤才,虚心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他深刻地领悟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真谛,明白只有广泛征求众人的看法,才能避免片面和错误的判断。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放下身段,向其他大臣们请教,希望能够从他们那里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启示,以便做出更为明智、正确的决策。
然而,不仅太尉徐明辅对这件事持有反对意见,就连刚正不阿、首言敢谏的御史大夫白鹤也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只见他面色郑重地走到殿前,向皇帝躬身施礼后,高声奏道: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此举万万不可啊!”
嬴政听罢,眉宇皱得更紧。他凝重地问道:
“此话怎讲?”
白鹤毫无顾忌地说道:
“我道家向来主张顺应自然,遵循天地之道。而这东海仙岛,实乃上天恩赐的一块风水宝地,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物产更是丰富无比,岛上居民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安居乐业。他们生活无忧无虑,心情愉悦舒畅,身体自然也健康无虞。
然而,如果陛下现在执意要改天换地,强行改变这座仙岛的原有生态和生活方式,恐怕会引起民怨沸腾啊!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切勿因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此时此刻,嬴政的面色逐渐变得阴沉起来,仿佛被一层乌云所笼罩。他原本自信满满的神情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
显然,那些大臣们的话语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尽管他己经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转变,放下了曾经的傲慢与偏执,但面对大臣们提出的反对意见,他还是不禁感到有些困扰。
这些大臣原本应该是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的,以便于实现既定的“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的目标。这一目标对于嬴洲帝国的发展和天下的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如今的情况却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与他的预期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这让嬴政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存在问题。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改变过于巨大,导致大臣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或者是这些大臣们的执政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是否只是将自己的个人意见表达出来,而没有真正去思考如何将这些意见转化为建设性建议与实际行动?
嬴政意识到,仅仅提出意见建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的是要提出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
大臣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嬴政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否则将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他决定要重新审视大臣们的意见与建议,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并与大臣们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治国方略,同时也让他们明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重要性。
(http://www.kkxsz.com/book/babcii-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