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民心所向,仁者无敌!陛下之仁当不拘身份,施与乱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1章 民心所向,仁者无敌!陛下之仁当不拘身份,施与乱臣!

 

蒙毅不知道扶苏在笑什么。

但见扶苏大笑,蒙毅便也压下心中愤怒,笑着说:“陈郡横跨魏、楚旧地,其心不附,多有贼子改名换姓窃据陈郡官职。”

“如今天下多地叛乱,陈郡却非但不乱,反而为陛下送来了贼子之首,可见陈郡已得治,陈郡郡守吕诙并麾下官吏尽皆心向陛下。”

“臣为陛下贺!”

然而扶苏却笑着摇头道:“朕曾与吕郡守共事,得吕郡守臂助擒拿贼子,朕知吕郡守实乃忠义之士,朕深信吕郡守。”

“吕郡守并麾下官吏不叛,此事早在朕意料之中。”

“陈郡多故楚遗民,故楚上柱国项燕的食邑亦在陈郡,陈郡有人生乱,亦在朕意料之中。”

“朕却是万万没想到,贼子周章啸聚乱军三百余,本欲作乱,却死于麾下义士之剑!”

“此谓何?”

扶苏看向群臣,加重声音道:“此乃民心所向!”

“如今诸郡叛乱,兵戈再起。”

“然,唯有乱臣贼子在动乱社稷,天下万民却心向大秦!心向朕!”

“有天下万民支持,此战将与以往之战截然不同。”

“我军入敌境将如入己境,破敌城却可得箪食壶浆,敌军得城之后却要心忧国人夺城,不得不留兵力镇守城池。”

“此即为天命所归、民心所向的讨逆之战!”

扶苏当然知道陈胜、吴广、周章等人的存在,但扶苏却没有早早下令抓捕这些在原历史上会掀起滔天大浪的人。

因为这些人只是嬴政迁十余万户不稳定因素入关中后的漏网之鱼而已,相较于被嬴政迁入关中的那些人,陈胜等人不过只是一群小虾米。

若是真想永绝后患,那最先该被屠杀的,理应是被迁入关中的那十余万户故楚余孽。

屠刀一起,百万不休!

就算是扶苏不顾造就数以百万计的杀孽,将他记忆中的所有乱贼全都抓起来甚至是杀掉,又有何用?

这些人并不是造时势的英雄,而是时势所造的英雄。

扶苏才是造时势的皇帝,扶苏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

扶苏若是未能扭转时势,即便天下间没了陈胜,还有陈败、陈平等成千上万的人会站出来掀起烽火狼烟!

但若是扶苏调转时势,即便陈胜、吴广等所有乱贼都还能自由行动,他们也无法掀起波澜,甚至不需要扶苏出手就会如周章一样被民众所擒。

这些人只是时势的缩影,抓之无用。

置之不理反倒是能让扶苏通过他们的近况更直观的判断各地民心。

一如今日!

爆兵能力堪比韩信,在原历史上得数十万人簇拥,险些一波推平秦朝的周章,却反而被麾下背刺,根本没闹到扶苏面前就被庶民所杀。

这,就是仁者无敌!

群臣闻言恍然,尽皆振奋拱手:“臣为陛下贺!”

“臣为大秦贺!”

扶苏畅快大笑:“朕当与诸位爱卿同贺!”

王戊出列拱手道:“臣以为,民心向秦,义士助秦,理应重赏。”

“然,乱臣贼子亦当重罚!”

“臣请谏,重惩乱臣贼子,以儆效尤!”

“尤其是贼首胡亥、乱臣李斯、乱臣冯去疾,皆当重惩。”

“臣谏,依《秦律》捉拿贼子李斯、贼子冯去疾等诸贼家眷往关中。”

“族诛!”

“以明正典刑!”

人群后端,李由听着蒙毅的话语,张口欲辩,最终却只留一声长叹。

何必再辩?

自从李由被扶苏从三川郡召来函谷关,他就已经在等死了。

父亲李斯是此次造反的主要头目,弟弟李刚公然刺杀扶苏,李由就算是再多辩解又有谁信?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扶苏默然数息后,看向李由发问:“妹夫可知李斯谋乱之事?”

李由大感错愕,双眼不敢置信的看向扶苏,失声反问:“陛下问臣?”

蒙毅、王戊等臣子眼中也流露出浓浓错愕,刘季却是若有所思。

扶苏笑而颔首:“朕在问妹夫,可知李斯谋乱之事?”

李由毫不犹豫的说:“始皇帝出关后,家父……李斯便传讯臣,令臣关注陛下行程、关注是否有兵马出关。”

“若是陛下或兵马出关,当即刻传讯李斯。”

“除此之外,臣一无所知。”

李斯重法,李由却尊儒。

李斯愿乱秦以实现大愿,李由却是个只知道忠诚的死脑筋。

在原历史上,赵高诛李斯三族的时候都没把李由算进去。

赵高在咸阳斩李斯、诛李刚的同一天,李由就在雍丘率大军备战,在得知李斯问斩后,李由依旧没有选择背叛大秦,而是力战刘邦、项羽,最终战死沙场。

李斯也想得这个长子的全力支持,但除非是李斯疯了,才会把他的谋反大计透漏给李由!

李由跪地叩首:“臣自知有罪,亦有助贼之嫌。”

“臣父愧对始皇帝,臣愧对陛下。”

“臣,请陛下治罪!”

蒙毅赶忙拱手道:“万望陛下莫要错施恩德与逆贼!”

王戊也出列拱手道:“启禀陛下,臣请审讯李由。”

“李由究竟是否是李斯同谋,当以证词证物为准,万望陛下轻信贼子!”

扶苏认真的说:“朕自然不会轻信贼子,但朕愿信忠臣!”

蒙毅、王戊等臣子赶忙拱手高呼:“陛下三思啊!”

李由更是震惊的看着扶苏道:“忠、忠臣?”

李由万万没想到,时至今日竟然还有人会称他为忠臣。

李由更没想到,称他为忠臣的人竟然会是皇帝!

扶苏阔步走向李由,双手扶着李由的胳膊将他拉了起来,温声道:“六妹出嫁之前,朕便曾打探妹夫品性。”

“六妹与妹夫婚配之后,六妹也时常会对朕说起妹夫心中大志。”

“妹夫与李斯乃是父子,亲亲相隐实乃人之常情。”

“然,朕深信,妹夫忠于大秦、忠于朕,对否?”

迎着扶苏那几乎不可能作伪的信任和赤诚,李由的泪水夺眶而出,瞬息之间便已是泪流满面。

在李斯造反、李刚刺驾的情况下,扶苏竟然还愿意如此待他。

这是何等信重!

李由奋力挣开扶苏的搀扶,双膝跪地,额头重重磕向地面,嘶声高呼:“陛下以信待臣,臣必以命报偿!”

“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扶苏赶忙再躬身扶起李斯的双臂,声音温和又带着几分埋怨:“妹夫这是做甚?”

“快快起来!”

王戊实在忍不住看不下去,主动打断了这亲情满溢的一幕,拱手沉声道:“臣谏,秦律为重!”

叔孙通迅速出列摆开擂台:“臣以为,亲亲相隐实乃人性,陛下特赦李上卿实乃仁德,陛下英明!”

但叔孙通刚摆开擂台准备来一场德治与法治之辩,扶苏便摆了摆手道:“朕特赦上卿李由之罪。”

一句话,就结束了争论。

秦律森严,但皇帝特赦也是写在秦律中的权力。

如今扶苏为了李由不惜动用皇帝特权,王戊也只能无奈拱手:“唯!”

李由看向扶苏的目光愈发感激,主动说:“臣深知臣有罪,陛下能赦臣死罪,臣已铭感五内。”

“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臣自请削爵罢官,贬为小卒,为陛下牵马坠蹬!”

扶苏看着李由,沉默熟悉后轻声一叹:“妹夫啊!”

李由立马就要再跪下,同时高呼:“拜请陛下恩准!”

扶苏赶忙拽着李由的胳膊道:“善善善!朕准了!”

“然,爱卿贤良,若是贬为小卒,岂不是我大秦之失?”

“爱卿暂且担任骑郎中将,随侍朕身侧,可好?”

骑郎中将秩比六百石,职级地位都远逊郡守,看似是一次重贬。

但骑郎中将却能随侍皇帝身侧,更是唯有得皇帝信任之人才能担任此职。

所以扶苏这是在贬官吗?

扶苏分明是在进一步表明他的信任!

听到这话,李由心头感激竟是尽数堆在嗓子眼里,再难言语,只是用力点头。

扶苏笑着拍了拍李由的胳膊,引着李由走进中郎丛中,旋即声音转冷:“李爱卿之忠,朕深知。”

“然,诸贼之逆,朕亦深知。”

“朕以为,贼子冯去疾、贼子李斯、贼子冯劫……之罪皆当诛其户。”

“贼子赵佗身为龙川县令却弑南海郡尉、夺南海大营兵权,贼子无诸得始皇帝恩重赐氏,却不知感恩,兴兵叛乱。”

“大逆不道!罪无可恕!”

“朕以为,贼子赵佗、贼子无诸、贼子摇……论罪当具五刑,族诛!”

“诸位爱卿意下何如?”

王戊皱眉拱手道:“臣以为,陛下这般判罚不合《秦律》。”

根据朝中掌握的情报来看,李斯的罪本该是最重的,结果李斯却被判的最轻。

冯去疾、冯劫皆当族诛,结果扶苏却只是判连坐其户。

只有赵佗、无诸等人的判罚还算合理。

凡是被扶苏念出名字的人,依照秦律全都应该被判具五刑、族诛!

叔孙通摩拳擦掌准备再摆擂台,刘季却已彻底明白了扶苏的想法。

一想到扶苏此策成功后的结果,刘季就忍不住笑的出列拱手道:“陛下英明!”

“不过臣以为,陛下也该让贼子沐浴仁德。”

“贼子赵佗本是衡山郡真定县人士,臣谏,掘赵佗祖坟,请赵佗的祖父、曾祖父、曾曾祖父入岭南,代陛下教训赵佗!”


    (http://kkxsz.com/book/badjge-2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