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东郡,濮阳县。
魏豹拎起下裳在城中一路狂奔,直冲城东一处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民宅。
“咚咚咚~”
“兄长!兄长!快快开门啊!”
急促的敲门声吓了魏咎一激灵。
待听到魏豹的喊声,魏咎更是三步并作两步的冲出正堂、拉开房门。
先是探出头确认附近没有法吏,而后一把将魏豹拉进前院,魏咎这才压着嗓音焦急发问:“发生了何事?”
魏豹双眼放光的问:“兄长听说了吗?”
见魏豹脸上没有惊慌之色,魏咎终于放下心来,一边往正堂走一边无奈摇头:“今时不同往日,吾等虽然依旧多受尊崇,但实则不过只是庶民而已。”
“若是有贼子欲要害吾等,轻而易举。”
“豹弟理应稳重些许。”
身为魏景湣王之子,曾经的魏咎乃是魏国宁陵君、公子咎,采宁陵食邑,数次出征抗秦。
现在的魏咎却只是秦庶民咎,一个普普通通的庶民。
虽然因为东郡原是魏土,郡内多为老魏人,以至于魏咎备受豪杰官吏推崇。
但魏咎自己却很清楚,他不过只是一条待宰的鱼,理应小心谨慎。
魏豹紧紧跟在魏咎身后,连声道:“若是兄长听说了弟听说的消息,一定也难以稳重。”
“大兄可知,前些日子有星坠于垂棘县?”
魏咎一边翻找酒坛,一边随口答道:“星坠于垂棘?”
“昔商汤伐桀,夏桀败亡于垂棘。”
“今有星坠于垂棘,示有暴君将亡,亦有王朝覆灭之兆,恐会有老友因此而按耐不住,举事复国。”
“然,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天命之兆,可观却不可信。”
区区一个陨星就想让乃兄难以稳重?
你想多了。
终于翻出一坛满意的酒,魏咎单手持坛,另一只手拍开封泥,目光则是看向魏豹道:“若是有人以此为由邀汝起事,离那人远点。”
“现在绝非是起事良机,吾等理应待时而动。”
魏豹双眼盯着魏咎,声音加重:“但要是那陨星上还有一行字呢?”
“陨星有字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啪~哗啦~~~”
魏咎手中酒坛坠地,其中珍藏的故魏宫廷美酒与地面碰撞出漂亮的酒花。
魏咎却根本顾不上为美酒惋惜片刻,只是瞳孔猛然收缩,不敢置信的看向魏豹:“始皇帝死而地分?”
魏豹用力点头:“对!始皇帝死而地分!”
魏咎阔步上前,双眼逼视魏豹,肃声质问:“汝刻的?”
魏豹:?
魏豹无语反问:“兄长观弟似是有脑疾乎?”
魏咎松了口气,再问道:“可知那刻字的壮士是何人?现在是否安全?”
魏豹反问:“兄长为何觉得那字是人刻的,而非是皇天所撰?”
魏咎没有回答,看向魏豹的目光却多了几分可怜。
陨星上的字是皇天所撰?
皇天要是有这本事,祂还需要天子代其牧民吗?
祂大可把命令都刻在星星上,想命令谁就把星星砸在他身边,想处斩谁就把星星砸在他头上,命令传达那叫一个又快又准,坠星这玩意可比天子好用多了!
这种纯骗傻子的话,谁会信啊?
什么?你信了!
坏了,我的弟弟是个傻子!
魏豹被魏咎看的有些尴尬,也收敛了雀跃,认真回答:“弟不知。”
魏咎再问:“一无所知?”
魏豹点头道:“一无所知!”
魏咎放心了些许,开始思考此事可能会引起的连锁反应。
魏豹则是沉声道:“兄长,无论那字究竟是天命还是人刻,都必会造就四方云涌!”
“此次实乃吾等的天赐良机,弟认识不少豪杰壮士,兄熟识郡中官吏。”
“若兄长能为弟遮掩一二,弟便可令各路豪杰壮士啸聚为匪,劫掠钱财、吸纳壮丁、蓄养实力。”
“只待时机一到……”
没等魏豹说完,魏咎直接打断道:“不可害民。”
在魏咎看来,国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保护祂的人民。
如果光复魏国的前提是要牺牲大批无辜的魏人,甚至是要将魏人的骨血性命化作魏国的养料,那魏国又有什么光复的必要?
魏豹无奈,只能另换方案:“垂棘距离大野泽不远,垂棘陨星的事肯定也会传入大野泽中。”
“弟谏,取出一部分族中所藏的兵刃,再取些钱财,一并赠与大野泽中的贼匪强人。”
“请他们趁此机会攻打东郡乡里,甚至是汇聚多支兵马直接攻打县城、抢夺武库中的兵刃。”
“吾等,或许便能于乱中取利!”
嬴政遍收天下金戈的命令对于故六国余孽而言绝对是沉重的打击。
就算是以后真的有了良机,若是他们连武器都没有又该如何起事?
所以即便此次作乱失败也无所谓,只要能夺取一座县城内常备的兵器,就是成功!
魏咎深思后,颔首道:“可。”
“此事,汝来安排。”
魏豹大喜,却推拒道:“兄长乃是诸兄弟中最有能力的,此事理应由兄长安排。”
魏咎摇了摇头:“乃兄无暇。”
“秦王政不会认为那陨星上的字是天命,定会认定那是人刻的。”
“以秦王政的心性,他必会抓出刻字之人,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那名刻字的壮士的心是好的,但却可能会给大魏万民引来大祸!”
“乃兄要去与郡守商议此事,汝自便。”
-----------------
同日,稍晚些时候。
咸阳城,赵高府。
得赵高传召,赵高麾下的核心亲信云集而来。
待到赵高简叙了今日朝中事后,咸阳县令阎乐松了口气:“自从匈奴来犯之后,陛下待公子扶苏的态度实在是翻天覆地。”
“不止拜公子扶苏为上卿,竟还连纳公子扶苏三策,更还允许公子扶苏随时求教!”
“若是公子扶苏长居咸阳,以求教的名义日日讨好陛下,于吾等而言实乃祸事。”
“万幸那些腐儒少智,竟然胆敢在陛下面前提议立太子之事,以至于陛下动怒,令公子扶苏去彻查东郡陨星之事。”
“离开陛下身侧后,纵是公子扶苏洗心革面,也无用矣!”
数名臣属都笑着点头附和,但赵高却摇了摇头:“愚蠢。”
阎乐等人顿时就笑不出来了。
赵高声音幽幽:“若是本官没看错的话,那些儒生的话确实激怒了陛下。”
“但陛下却也未必没有立扶苏为太子的想法!”
所有臣属齐齐愕然:“什么?陛下怎么可能会立太子?!”
“陛下最忌言死,陛下怎么可能会在生前确立太子之位!”
“扶苏已年长,陛下难道不担心立扶苏为太子后,扶苏不愿再等,令陛下重蹈赵武灵王覆辙乎?!”
扶苏是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但时至今日,很多秦臣都不再认为扶苏有机会成为太子。
原因也很简单,扶苏已经三十了!
虽然历代秦王宁可把皇位传给弟弟也不会传给年幼的儿子,但这并不代表历代秦王会愿意把皇位传给年迈的儿子。
一方面是因为当今天下人均寿命很短,没有哪个太子会接受至死还是太子,很可能会冒险政变。
另一方面同样是因为当今天下人均寿命很短,没人知道扶苏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秦孝文王或是秦庄襄王,刚登基没多久就死了,只留下年幼的儿子被权臣欺压!
赵高声音冷肃的开口:“单于庭之战的战报极尽荒唐,七成以上的军功皆被公子扶苏一人所得,军中将士却都说那军报是真的,这足以说明公子扶苏能得将士信重。”
“几次三番献上陛下满意的良谏,足以说明陛下已经认可了公子扶苏治政的思想,今日陛下与公子扶苏的一番奏对,陛下更是毫不遮掩其欣喜。”
“其后陛下加公子扶苏为御史,亲往东郡彻查坠星之事,又拨八百精锐予其随侍,杀意毫不遮掩。”
扶苏若是领着八百骑士阻截了三千五百名胡骑,甚至是三万五千名胡骑,赵高都会相信此战军报是真的。
但,领八百骑士阻截三十五万胡贼?
谁信啊?!
满朝臣子也没多少人能信!
不过不信归不信,敬佩归敬佩。
能让蒙恬等军中将士心甘情愿的把用命换来的军功让给扶苏,这更证明了扶苏掌控军队的手腕有多强!
说着说着,赵高声音愈发冷冽:“陛下不是让公子扶苏去查案的,陛下就是要看看公子扶苏敢不敢对万民举起屠刀。”
“只要公子扶苏能杀个干干净净,便足以证明公子扶苏虽然仁善,但若是有危害社稷的歹人贼子,公子扶苏也能痛下杀手。”
“陛下若是无意于择公子扶苏为储君,何必如此试探公子扶苏!”
堂内所有属官都不做声了。
诚如赵高所言一般,嬴政很忙,他的儿子也很多。
嬴政如果不是对扶苏有了更高的期待,他根本没时间去试探扶苏的心性。
现在扶苏已经是上卿了,嬴政对扶苏还能有什么更高的期待?
自然是太子!
阎乐当即拱手沉声道:“若是公子扶苏成为太子,吾等日后皆难过活!”
“吾等可有用武之处?但凭岳丈吩咐!”
所有臣属随之起身拱手:“但凭恩主吩咐!”
赵高目光环视堂内臣属,声音加重:“公子扶苏来势汹汹,吾等若无作为,必是坐以待毙!”
“好在,东郡本属魏地,虽然归秦已有二十余年却依旧民心不附、盗匪众多。”
“本官欲要暗中调拨兵戈甲胄入东郡,令那盗匪趁势动乱。”
“借盗匪之手,斩杀扶苏!”
赵高本想等到嬴政驾崩之后再处理扶苏。
但,愈发严峻的局势让赵高倍感紧迫,他等不了了。
暴力,永远是最有效的政斗手段!
(http://kkxsz.com/book/badjge-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