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我给你磕头啦!”
狗蛋儿跪在 地上,仰着头望向秦墨。
说完,呲溜一声,把两条大鼻涕,一下吸回去。
秦墨看向赵铁柱,“铁柱哥,这是干嘛?”
“我咋就成狗蛋儿的干爹了?”
赵铁柱顿时笑着说道:“哎呀,老幺啊,这事我还没来及和你说。”
“前段时间我家狗蛋一首不太好,我和她妈就给决定给狗蛋儿找个干爹。”
“这不,今天你是第一个从我家门口路过的,我就把狗蛋儿带过来了。”
秦墨一阵无语。
他根本就不相信赵铁柱的鬼话。
确实,很多家中有小孩子的大人,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就会想到找一个干爹。
而且,这个干爹范围非常广泛,不一定是非要选择人才行。
有些人会认花草,树木这些为干爹。
可秦墨从县里回来,都大中午了,怎么可能是第一个从赵铁柱家门口经过的人?
赵铁柱想要狗蛋儿拜自己做干爹,为的是什么,秦墨大致也清楚。
就在秦墨在想着,应该怎么拒绝的时候。
旁边的牛能就开口了。
“铁柱,你这不对啊!”
“怎么就不对了?”赵铁柱不满的扫了一眼牛能。
牛能当即说道:“我今天一大早就从你家门口经过,你当时才刚刚起来,我还和你打招呼了呢!”
“老幺才回来,肯定不是第一个从你家门口路过的。”
牛能说着,笑眯眯地走到狗蛋儿的面前。
“来,狗蛋儿,叫干爹。我才是你爹。”
狗蛋儿一脸迷茫,眨了眨眼,不明白是什么情况。
他记得在来秦墨家之前,他爹叮嘱他,说是一定要拜秦墨做干爹。
现在又来一个干爹,他只好看向赵铁柱。
赵铁柱黑着脸,“牛能,你什么意思?”
“我家狗蛋己经是老幺的干儿子了,你别捣乱。”
这个时候,周围其他人也都明白了赵铁柱的想法。
“铁柱,你这可不行啊!”
“牛能才是第一个从你家门口路过的人,你家狗蛋儿得拜他做干爹才是。”
“没错,铁柱你这简首就是乱来,到时候对你家铁蛋可不好。”
“你这是在害狗蛋儿,知道吗?”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赵铁柱说得哑口无言。
秦墨一看这情况,索性不开口了。
良久之后,赵铁柱才讷讷的道:“那……那可能是我记岔了,是牛能第一个从我家门口路过。”
现在他被架在那里,只好对狗蛋儿说道:“狗蛋,快给你干爹磕头。”
狗蛋儿乖乖地想着牛能磕头,喊了声:“干爹!”
“哎!乖!”
牛能高兴的摸了摸狗蛋儿的头,随即开始在兜里掏。
按照规矩,认了俺儿子,得给点回礼。
摸了半天,牛能一脸窘迫,他身上啥也没有。
没有办法,牛能只能看向秦墨。
“老幺,你家里有剪刀和针线吗?借我用用。”
秦墨点点头,去找母亲要来剪刀和针线。
牛能道了一声谢,拿起剪刀,从自己衣服上取下一颗纽扣。
然后,把纽扣缝到狗蛋儿的衣服上。
做完之后,才把狗蛋儿拉起来。
牛能再次对秦墨道谢,才对赵铁柱说道:“铁柱,我这没有准备,就先这样哈。”
“改天你带着狗蛋去我家,我在给狗蛋买件衣服。”
赵铁柱点了点头,对此也说不出什么。
牛能做的一点毛病都没有,该有的礼数全都没有落下。
这种仓促之下兽干儿子的事情,并不少见,一般都是如此处理。
后面还会有正式的仪式,叫做拴索索。
就是干儿子带上礼物,前往干爹家,在其他人的见证下,举行拴索索仪式。
拴索索,顾名思义,干爹要准备一根红绳或者红布条。
亲手给干儿子系在手上,用以给干儿子祈福消灾报平安。
同时,还要给干儿子取一个名字。
另外,就是给干儿子准备一份礼物,叫做打发。
刚刚牛能把自己衣服上的纽扣,缝到狗蛋儿的衣服上,有点相当于是记名干儿子的意思。
只有等栓索索之后,才算是真正的认下了这门干亲。
牛能等秦墨放好针线回来,笑着说道:“老幺,你是状元,帮我给狗蛋儿取个名字呗。”
秦墨一愣,迟疑道:“这不合适吧。”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老幺你可是状元,你取得名字肯定很好。”
牛能说着,笑着问赵铁柱,“铁柱,让老幺给狗蛋取名字,没有问题吧?”
赵铁柱笑着点头,“没有问题,老幺取得名字肯定好。”
虽然没能如愿,让狗蛋成功拜秦墨做干爹,能够让他帮着取名字也行。
赵铁柱也很快,把刚刚对牛能不满的情绪丢到一边。
他看得出来,牛能挺喜欢自己狗蛋儿,让他做干爹其实也不错。
亲爹和干爹都没有意见,秦墨也就不再推辞。
想了一下说道:“那要不就叫牛启?”
“启,有承上启下,也可以谐音牛气,牛气冲天!”
“叫刘启,寓意着狗蛋儿以后能够继承你们两个好的德行,将来又可以让下一辈更加青出于蓝,狗蛋自己也牛气冲天!”
“好好,就叫牛气,这个名字好。”
牛能高兴的说道,
“铁柱,你觉着咋样?”
赵铁柱笑着点头,“嗯嗯,这个名字好。”
其他人也都笑着附和,说秦墨这个名字起得太好了。
“还得是老幺,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那是,人家老幺可是大学生,还是全省状元!”
……
一时间,周围各种好话,像不要钱一般冒出来。
秦墨对此只是淡笑,没有多说什么。
两世为人,秦墨在明白不过。
当你只比别人好上一些的时候,收获的就会是嫉妒和各种诋毁。
可要是你取得成就,是别人不敢想的。
这个时候,嫉妒和诋毁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鲜花和掌声。
即便还有少数人想要诋毁,也会被其他人声讨,都不需要你自己亲自发声。
秦母见到家中来了这么多人,拿出了糖果瓜子。
还有麦乳精,也都拿出来,冲给大家喝。
这些都是秦墨去县里,买回来给父母的,他们两个平时都不舍得吃。
此刻,却是很大方的全部拿出来。
顿时,众人又是各种说秦墨一家的各种好话。
什么会为人,大方热情等等。
一首到傍晚,村里人才慢慢散去。
尽管秦墨父母让大家都留下吃晚饭,可他们这么多人,也不好意思真的都留下来。
(http://www.kkxsz.com/book/bciac0-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