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婚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婚礼

 

公益手作课堂在老城区的旧仓库落地生根。沈知夏手把手教独居老人编织毛线杯垫,林小满则带着留守儿童用废旧布料拼贴画。阳光透过仓库斑驳的玻璃窗,落在孩子们举着的彩虹色发夹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角落里,卖烤红薯的大爷戴着老花镜,笨拙地跟着学织围巾:“我孙女说,这叫‘夕阳红手工天团’!”

某天暴雨突至,课堂里挤满了没带伞的孩子。沈知夏翻出工作室库存的帆布,和林小满临时教大家制作简易雨衣。雨声噼里啪啦敲打着铁皮屋顶,屋内却飘着彩线与笑声。当母亲端着熬好的姜汤出现时,穿蓝色雨衣的小女孩突然喊道:“奶奶的汤和姐姐们的手工一样暖!”

工作室逐渐走上正轨,她们推出“微光计划”——每售出一件商品,就捐赠一份手工材料包给偏远山区的学校。第一批材料包寄出那天,林小满收到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回信,歪歪扭扭的字迹画着戴着她们设计发夹的卡通小人。“我们也能做星星啦!”信末的这句话,让两个女孩红了眼眶。

五年后的行业颁奖礼上,“夏满手作”荣获“最具社会价值品牌”。领奖台上,沈知夏举起那个珍藏的铁皮盒:“这个曾装着救命钱的盒子,现在装满了陌生人的善意。”大屏幕上闪过夜市摆摊的旧影像、课堂里老人的笑脸、山区孩子的手工作品,台下的老街坊们拼命鼓掌,王姐(前烧烤摊老板娘)抹着眼泪喊:“我家丫头最棒!”

深夜的工作室,林小满在策划新一季“城市温度”系列,沈知夏则在整理即将出版的手作公益故事集。窗外的城市霓虹璀璨,她们却不约而同望向角落那盏老式台灯——那是卖炒粉的阿姨送的,灯罩上还贴着孩子们画的笑脸贴纸。原来那些从地摊生长出的微光,早己蔓延成照亮无数人的星河,而善意的传递,永远没有终点。

随着“夏满手作”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沈知夏和林小满决定成立公司,将这份温暖的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她们租下了一栋独立的小楼,作为公司的总部。小楼的装修风格简约而温馨,保留了许多手工元素,让人一走进就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

深秋的银杏叶铺满工作室露台,沈知夏低头调整婚纱上的盘扣,指尖抚过的每针每线都绣着她和林小满亲手设计的樱花纹样。这场筹备半年的婚礼没有奢华排场,却藏满属于她们的故事——迎宾牌是用夜市旧折叠桌改造的,签到台摆着见证创业的铁皮盒,里面装满宾客写下祝福的星星纸条。

婚礼现场,音乐悠扬,沈母和林小满的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沈知夏和林小满手牵手缓缓走来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王姐和夜市的老朋友们都来了,他们眼里满是欣慰。

仪式上,沈知夏看着林小满,深情地说:“从夜市摆摊到现在,每一步我们都一起走过,未来我也会紧紧握住你的手。”林小满眼眶泛红,回应道:“我们一起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爱。”

交换戒指后,大家纷纷上台分享祝福。卖烤红薯的大爷拿着自己织的围巾说:“你们让我知道,老了也能发光发热。”山区孩子寄来了新的画作,画里是两个女孩站在彩虹色的手工世界里。

夜晚,婚礼接近尾声,沈知夏和林小满站在露台两个人抱着在一起沈知夏吻着林小满的脸颊两个人望着城市的灯火。她们知道,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彼此相伴,这份温暖与善意就会一首延续下去。

婚后的清晨,阳光透过工作室的落地窗洒在绘图桌上。沈知夏煮着咖啡,林小满趴在她肩头讨论新一季设计,两只戴着婚戒的手同时握住画笔。电脑屏保是她们在夜市的旧照片,那时的她们或许从未想过,命运会以如此温柔的方式,让并肩前行的承诺,从创业之路延续到漫漫余生。


    (http://www.kkxsz.com/book/bcjeja-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