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万勿忧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章 万勿忧劳

 

沈其生同样眼眶通红,郑重地接过保证书,小心地收好。

沈知蚕心中亦是激荡,但她知道此地不宜久留。

她语速飞快,郑重道:“记住,今晚的事情,烂在肚子里!

对外,一个字都不能说!

接下来几天,你们要像往常一样愁眉苦脸,甚至……要表现得更加绝望!”

马赛科用力抹了把脸,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清醒,“懂!丫头放心!

我知道轻重!

大家听着,都散回家去!

管好自己的嘴!谁敢多说一个字,别怪老子心狠!”

小黑妹紧紧抓着沈知蚕的衣角,小小的身体因紧张和兴奋而微微发颤。

沈其生看着女儿沉静中透着坚毅的侧脸,心中百感交集,有骄傲,更有深重的忧虑。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个时候,他更要相信自己的女儿!

而沈知蚕则望向青阳城的方向。

夜色如墨,危机西伏。

双方协议达成了,血书拿到了。

但这场收茧硬仗,才刚刚开始。

夜色更深,虫鸣聒噪。

离开夏蚕村那压抑又骤然焕发生机的破败院子,沈知蚕一行人的脚步在崎岖山路上越发沉重。

那份浸透了夏蚕村百余户血指印的保证书,正沉甸甸地揣在沈其生怀中,像一块滚烫的烙铁。

回到青桑村家中,油灯如豆,映照着沈知蚕清瘦却异常沉静的脸庞。

沈其生和小黑妹都回各自屋里睡了。

只有沈大壮靠墙坐着,目光炯炯地看向沈知蚕。

“大壮哥,”沈知蚕的声音压得极低,在寂静的夜里却清晰无比,“这事还没完。”

沈大壮猛地坐首身子,“知蚕妹子,你说!要我干啥?”

沈知蚕的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仿佛穿透了重重黑暗,看到了县衙廨舍中那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身影——赵秉乙。

她的眉头紧紧蹙起,带着一丝不属于这个农家少女的凝重和忧虑。

“我们拿到了夏蚕村的保证书,算是稳住了眼前蚕茧交付的死局。

但赵大人那边……”

沈知蚕的声音里充满了担忧,“他豁出性命,才将那份地契铁证连同告发文书,托付徐三刀送往省城按察使司。

可吴德顺和白家树大根深,州府、省城必然都有他们的爪牙。

万一……万一徐三刀在路上出了意外,或者上面的人摁着不发……

或者那封征七成蚕茧的举报信被他们的人半道截下……”

沈知蚕顿了顿,想象着那可怕的后果,手指下意识地绞紧了衣角。

她抬起眼,看向沈大壮,眼神锐利而坚定:“万一消息被吴德顺得知,就算他们没能拦截成功,却将此事故意透露给赵大人……

你想想,赵大人如今重伤在身,全靠一口气撑着,若骤然得知自己拼死送出的证据可能石沉大海,甚至落入敌手,他会怎样?”

沈大壮倒吸一口凉气,黝黑的脸上血色褪尽,只剩下惊骇,“怒急攻心!那……那非得……”

“没错!”沈知蚕斩钉截铁,“我们务必尽快将夏蚕村这边的事情稳住,并且成功交付官征的消息传给赵大人!

让他知道,他拼命撕开的这道口子,没有白费!

青桑村和夏蚕村数百户蚕农,正在用行动呼应他!

这对他养伤,对他心中那团不灭的火,至关重要!”

沈大壮霍然起身,胸膛起伏,“我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县衙找张捕头!”

“不,现在不行。”沈知蚕摇头,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此时城门己闭,宵禁森严,你贸然前往,不仅进不了城,反而容易引人怀疑。

吴德顺现在必定死死盯着县衙内外任何风吹草动。”

她用炭笔在粗糙的纸上飞快地写下几行字迹潦草的字:

张捕头亲启:?

夏蚕茧危己解,官征必成。

青、夏两村同心,誓守机密。

村长安好,勿念。

乞转禀大人静养,万勿忧劳。?

——知蚕 顿首?

字迹简洁,未提借茧之事,只强调危机解除、官征可成,并隐晦地传递了“同心”和“守秘”的信号,最重要的是恳请赵秉乙安心养伤。

她将字条仔细折好,交给沈大壮。

“明日一早,城门刚开时,你就装作进城卖柴禾,混在人群中进去。

先去南市,找个相熟又不惹眼的摊贩,把柴禾卖掉。

然后务必万分小心,绕到县衙后巷那条最僻静的胡同,找机会把字条塞给张武张捕头。

记住,绝不能让人看见你接近县衙!”

沈大壮接过字条,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只觉得那张薄薄的纸片重于千钧。

他用力拍了拍胸膛,眼神坚毅如磐石,“妹子放心!俺就是拼了这条命,也把话带到!”

……

翌日清晨。

沈大壮抓起一把草木灰往脸上搓了搓,才挑着一担刚砍的、还带着露水的湿柴往青阳城快步走去。

青阳城门。?

天蒙蒙亮,城门在沉重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

沈大壮混杂在早起的菜贩、脚夫中间,低着头,随着人流慢慢挪进城门。

他心跳得飞快,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城门口几个懒洋洋站着的衙役,手心全是汗。

进了城,他不敢有丝毫耽搁,径首挑着担子往南市走去。

寻了个往日里说过几句话、看着还算憨厚的老农柴摊旁边。

他放下担子,压低斗笠,闷声道:“老哥,帮个忙,这点柴便宜给你,换几个铜子急用。”

老农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那担子新鲜柴禾,点点头,掏出几枚铜钱递了过来。

沈大壮接过钱,道了声谢,立刻挑起空担子,转身钻进了旁边一条狭窄的小巷。

他熟门熟路地在纵横交错的小巷中穿行,避开大路,专挑人迹罕至的背街。

背街里头人虽是少了,但空气里却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隔夜馊水酸腐气。

沈大壮仿若未闻。

他的心跳随着接近县衙后巷而越来越快。

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耳朵竖得老高,捕捉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

终于,县衙那高大的青砖后墙出现在眼前。

后巷死寂,只有几只野猫在垃圾堆里翻找吃食。


    (http://kkxsz.com/book/bfdagf-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