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剧组的第一场戏在云南香格里拉开拍。
清晨五点半,天还蒙蒙亮,片场己经忙碌起来。场务们架设轨道,灯光师调试柔光箱,化妆师捧着粉饼盒追着演员跑。而在片场角落的一辆改装房车里,七个月大的陆昕正坐在专属婴儿椅上,小脚丫一晃一晃的,好奇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
"昕昕,看妈妈~"苏婉换好戏服,俯身亲了亲女儿的脸蛋。她今天饰演一位战地记者,妆容刻意画得憔悴,眼下还点了两抹青黑。
陆昕歪着小脑袋,盯着妈妈看了三秒,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怎么了宝贝?"苏婉慌了,赶紧检查尿布和奶瓶。
陆昕的小手拼命往妈妈脸上够,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苏婉这才反应过来——女儿是被她的"战损妆"吓到了。
"这是假的呀,"她握住女儿的小手往自己脸上贴,"妈妈在这里呢。"
陆昕的哭声停了,但小嘴还委屈地撇着。她试探性地摸了摸妈妈的脸,发现指尖没染上黑色,这才破涕为笑,"咿呀"一声扑进苏婉怀里。
正式开拍前,导演张毅过来打招呼。这位拿过金狮奖的硬汉导演,此刻搓着手,笑得像个第一次约会的毛头小子。
"那个......"他咳嗽一声,"能让我抱抱吗?就一下。"
苏婉还没回答,陆昕己经朝导演伸出小短手——她对这位胡子拉碴的伯伯充满了好奇。
张毅浑身僵硬地接过宝宝,姿势别扭得像在捧一枚炸弹。陆昕却毫不客气,一把揪住他的络腮胡,开心地"咯咯"首笑。
"轻、轻点......"导演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乱动,"这小手劲儿怎么这么大!"
片场瞬间爆发出一阵哄笑。摄影师趁机抓拍,灯光师偷偷掏出手机,连向来高冷的场记都凑了过来。
"张导,"副导演憋着笑,"您这表情比昨天那场哭戏还生动。"
陆昕很快成了剧组的"吉祥物"。
每天开工前,工作人员都会轮流来逗她。道具师用边角料做了个迷你场记板,上面写着"陆昕专属镜头";化妆师偷偷给她涂婴儿润唇膏,夸她"比女主角还上镜";就连脾气暴躁的摄影指导,都会在休息时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棒棒糖——虽然陆昕还不能吃,但他坚持"先备着"。
最夸张的是男主角陈骁。这位新晋影帝每天下戏第一件事,就是跑来陪陆昕玩"飞高高"。
"昕昕看这里!"他把小丫头抛向空中,又稳稳接住。陆昕兴奋得手舞足蹈,口水甩得到处都是。
苏婉扶额:"陈老师,您明天还有哭戏......"
"没事儿,"陈骁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口水,"这比表演课管用多了。"
在冰岛拍摄期间,陆昕迎来了人生第一场雪。
那天拍的是苏婉的独角戏。她站在黑沙滩上,身后是翻滚的北大西洋。按照剧本,她需要对着镜头说一段长达三分钟的独白。
"A!"
苏婉刚说出第一个词,监视器后面就传来一阵骚动。导演皱眉回头,却看见——
陆昕穿着白色羽绒服,躺在雪地里。她试图抓住飘落的雪花,每次扑空都会发出"咯咯"的笑声。更绝的是,她居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雪天使"——西仰八叉地躺在雪地上挥舞手脚。
全剧组都看呆了。
"这......"副导演弱弱地问,"要喊卡吗?"
张毅盯着监视器看了半晌,突然拍板:"把这段拍下来!加到电影彩蛋里!"
杀青那天,剧组给陆昕准备了一个惊喜。
场务推出来一个迷你导演椅,椅背上贴着"陆昕专用"的标签。化妆师给她涂了点婴儿润肤霜当"特效妆",道具组贡献出最小的场记板,上面写着"第101场——最可爱镜头"。
"A!"导演憋着笑喊道。
陆昕坐在专属椅子上,歪着头看了看周围的大人们,突然举起肉乎乎的小手,像模像样地"啪"地合上场记板——这是她每天观察学来的动作。
片场瞬间沸腾。
"天才!"
"这演技绝了!"
"张导,下部戏女主角有着落了!"
苏婉笑着把女儿抱起来,陆昕却挣扎着要下去——她还没玩够呢。小丫头指着监视器,又指了指自己,嘴里"啊啊"地叫着,仿佛在说:"再来一条!"
导演抹了抹眼角:"苏老师,考虑让昕昕客串个角色?片酬好商量。"
"想都别想,"苏婉亲了亲女儿的脸蛋,"我们昕昕的档期,可比您的电影满多了。"
PS:后来电影上映时,片尾字幕特别鸣谢栏写着:"特别感谢陆昕小朋友提供的即兴表演灵感"
(http://www.kkxsz.com/book/bffijj-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