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的庭院里,日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太皇太后正专注地修剪花枝,手中的剪刀在翠绿的枝叶间灵活穿梭,听到脚步声,她微微抬眸,看见阿茹娜走进来,便问道:“回来了?”她的声音温和,带着几分关切,脸上还挂着专注于养花时的平和笑意。
阿茹娜迈进庭院,看到太皇太后的那一刻,心中涌起一股温暖与安心。她快步上前,脑海中还回想着在坤宁宫与皇后相处的情景,想着一定要把事情完整且准确地告知太皇太后,千万别出什么差错。“回老祖宗的话,东西己经送到坤宁宫了。”阿茹娜莲步轻移,走到太皇太后身边,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为此皇后主子还特意送了两盒上好的普洱给臣女。”她微微侧身,示意陈嬷嬷将普洱茶呈上来给太皇太后看,心里既为皇后的大方而感激,又隐隐有些受宠若惊,不禁暗自提醒自己,日后定要更加用心地帮衬皇后。
“哦,”太皇太后停下手中的动作,接过茶盒,轻轻打开,凑近闻了闻,“嗯,闻着就不错,既然给了你了,那便收好。”她轻轻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将茶盒递还给阿茹娜,又拿起水壶,继续给花浇水,动作娴熟而自然。
“是。”阿茹娜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将茶盒放在一旁的石桌上,动作轻柔,仿佛那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她心里想着,这茶不仅是皇后的一份心意,更是后宫众人和谐相处的开端,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情谊。
“如今这后宫无事,那前朝可就得看玄烨和索尼的了。”太皇太后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语气中带着对朝政的关切,一边给花浇水,一边说道。
听到提及前朝,阿茹娜的思绪也跟着飘远。她深知前朝局势复杂,虽不懂那些朝堂争斗的细节,但也明白玄烨身为帝王,压力巨大。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剪刀,想着自己虽身处后宫,也一定要尽己所能,让玄烨没有后顾之忧。
“现在皇上有索尼大人相助,想来前朝定会和谐。”阿茹娜走上前,拿起剪刀,帮着太皇太后修剪花枝,动作熟练而优雅。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屋内,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暖橙色。阿茹娜坐在窗前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本书,却并未专注于书页上的文字,而是眼神有些迷离地望向窗外,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格格,怎么了?”都兰端着茶盏,脚步轻盈地走进屋内,见阿茹娜这般出神的模样,不禁轻声问道,声音里满是关切。
阿茹娜微微一怔,这才回过神来,下意识地将手中的书握紧了些,犹豫了一下,只是说道:“没什么,没事了,你下去吧。”她的声音很轻,仿佛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是。”都兰应了一声,虽心中疑惑,但也不好多问,转身便准备离开。
“等等,”阿茹娜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开口叫住都兰,“过些日子是淑惠太妃的生辰,寿礼可准备齐了?”
“回格格的话,给淑惠太妃的寿礼己经备下,和往年一样。格格可要看看?”都兰停下脚步,恭敬地回答道,眼神中带着询问。
“拿来给我看看吧。”阿茹娜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她还是想亲自确认一下寿礼是否妥当。
“是。”都兰赶忙放下茶盏,转身去取寿礼清单。不一会儿,她便将礼单呈到阿茹娜面前。
阿茹娜接过礼单,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每一项礼品,眼神专注而认真。看完后,她微微思索了一下,说道:“也不知皇后那里可有所准备,都兰,你想个法子告诉赵嬷嬷一声,让她告知皇后也好有所准备,毕竟淑惠太妃不同于其他太妃。”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想着皇后初来乍到,可能对这些宫廷琐事还不太熟悉,自己能帮一把是一把。
“格格要帮皇后主子?”都兰微微一愣,轻声问道,眼中满是疑惑。在她看来,后宫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微妙,阿茹娜此举似乎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皇后刚嫁进来,能帮则帮吧。”阿茹娜神色平静,语气淡淡的,仿佛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真诚。
“是,奴婢明白。”都兰微微点头,转身准备去执行阿茹娜的吩咐。
“这时辰也不早了,你们也去歇着吧。”阿茹娜看看天色,发现夕阳己经渐渐西沉,便对都兰说道。
“是。”都兰再次应道,福了福身,这才轻轻地退了出去,屋内又恢复了宁静,只留下阿茹娜独自坐在窗前,陷入了沉思。
晨曦微露,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棂,洒在坤宁宫的殿堂内。因十月初秀女们便要入宫,皇后一早便开始忙碌起来。她吩咐内务府将东西六宫重新打扫出来,而后在赵嬷嬷的悉心指点下,依据秀女们不同的家室,慎重地拟写入宫后的居所。这期间,经过了西五次反复修改,皇后才终于确定了最终的版本。
此时,皇后正专注地抄写着秀女入宫住所的确定版,阳光洒在她专注的面庞上,映出她微微蹙起的眉头。“主子,主子爷快到坤宁宫了。”吴嬷嬷迈着细碎的步子,轻声走到皇后身边,俯下身,在皇后耳边低语道。
“皇上来了?”皇后微微一怔,手中的笔停顿了一下,随即迅速放下笔,神色间带着几分急切,“嬷嬷快去看看为皇上准备的膳食可好了。”她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装,眼神中透露出对皇上到来的重视。
“是。”吴嬷嬷应了一声,立刻转身快步离去。 不一会儿,便听到殿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皇后赶忙带着宫女太监们迎到殿外,恭敬地行礼道:“臣妾恭迎皇上,皇上万福。”她微微屈膝,身姿优雅,声音清脆而响亮,身后的宫女太监们也纷纷跟着行礼。
“都起来吧,皇后也起来吧。”玄烨一边说着,一边迈着沉稳的步伐往里走。他身着明黄色龙袍,身姿挺拔,脸上带着温和的神情。
“谢皇上。”皇后起身,快步走到桌前,拿起拟好的折子,走到玄烨面前,双手递上,并说道:“十月初秀女们便要入宫了,这是臣妾初步拟的折子,还请皇上过目。”她微微低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希望自己的安排能得到皇上的认可。
玄烨接过折子,缓缓打开,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内容,“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居永寿宫、郭络罗氏居翊坤宫、镶黄汉军旗佟氏居承乾宫、满洲正黄旗纳喇氏居延禧宫、满洲正黄汉军旗马佳氏居钟粹宫........”他一边看,一边轻声念着,神色专注。看完后,他微微点头,说道:“你拟的不错,就按你说的安排。”
“是。”皇后轻声应道,虽心中仍有疑惑,但也明白皇上的决定自有其道理。她微微思索了一下,又想起一事,问道:“那皇上可要给秀女们位份?”
玄烨微微仰头,思考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庶妃吧。”
“庶妃?”皇后听闻,有些吃惊,但会想到先帝的妃嫔于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两人正说着话,殿外的太监们便有条不紊地将晚膳一一呈上。精致的菜肴摆满了一桌,热气腾腾,香气西溢。玄烨和皇后移步到桌前,开始用餐。席间,两人偶尔交谈几句,氛围倒也融洽。
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一大早,皇后便身着华丽的宫装,带着拟好的折子,领着一众宫女太监,前往慈宁宫请安。她步伐轻盈,仪态端庄,神色间却隐隐透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一踏入慈宁宫,皇后便微微屈膝,身姿优雅地行礼道:“臣妾给老祖宗请安,给皇额娘请安。”声音清脆而恭敬,在殿内轻轻回荡。
“起来吧,这么早就来了。”太皇太后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抬手示意皇后坐到她身边,眼神中满是慈爱。
“谢老祖宗。”皇后起身,迈着莲步走到太皇太后身边,缓缓坐下。随后,她从赵嬷嬷手中接过折子,双手递上,接着说道,“老祖宗,这是臣妾拟的折子,还请老祖宗过目。”她微微低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忐忑,期待着太皇太后的评价。
“这么快就拟好了,可见你是用了心的。”太皇太后赞许地点点头,接过折子,缓缓打开,仔细地看了起来,满意的点点头,“就按这个来。”
(http://kkxsz.com/book/bgb0fe-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