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晋封公主,开启和亲新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晋封公主,开启和亲新程

 

紫禁城的晨曦仿若灵动飘逸的金纱,刚刚奋力穿透厚重如铅的云层,轻柔且细腻地洒落在慈宁宫那流光溢彩、熠熠生辉的琉璃瓦上,泛起层层璀璨夺目、如梦似幻的金光,将这座承载着无数岁月故事的古老宫殿映衬得愈发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慈宁宫内,檀香袅袅升腾,如轻烟般在空气中弥漫,带着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气息。太皇太后端坐在凤椅之上,身姿挺拔而端庄,神色威严且庄重,目光深邃而悠远,透着历经岁月沧桑沉淀的睿智与沉稳。她微微抬手,示意皇后近前,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前几日,皇上跟我提及科尔沁求娶端敏一事,还打算给端敏晋封为固伦公主。依我看,这旨意这几日就该下来了。皇后,你身为后宫之主,此等关乎满蒙联姻、意义重大的大事,可要安排得妥妥当当。礼部和钦天监都己经择定了吉日,万不可出半点差错,以免失了我大清的体面。”

皇后身着华丽的凤袍,那凤袍上绣着的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她仪态端庄地坐在一旁,立刻声音清脆而坚定,如银铃般悦耳地说道:“是,孙媳定会尽心尽力将此事安排得妥妥当当,请老祖宗和皇额娘放宽心,孙媳定不辱使命。”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嘴角微微上扬:“你向来稳重,我自然是放心的。只是这科尔沁求娶端敏,事关满蒙联姻,意义重大非凡,每一个环节都要彰显我大清的威严与气度,让科尔沁看到我大清的实力与诚意。”

皇后声音轻柔而恭敬:“孙媳明白。孙媳己命人开始筹备晋封大典的各项事宜,从仪仗的规模、服饰的精美程度到宴席的菜品安排,都己列出详细的章程。待旨意下来,便会立刻着手准备端敏公主出嫁的相关事宜,定会让科尔沁看到我大清的诚意与重视,不负老祖宗所托。”

这时,一首坐在一旁静静聆听的皇太后也开了口,声音温和而慈祥:“皇后考虑得周全。端敏这孩子自幼在宫中长大,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如今要远嫁科尔沁,我心中着实有些不舍。不过,为了满蒙的和平与安宁,这也是她的福分,是她身为皇室公主应尽的责任。”

皇后赶忙轻声安慰道:“皇额娘不必忧心,端敏公主聪慧伶俐,机智过人,定能处理好在科尔沁的生活。孙媳也会安排妥当的嬷嬷和宫女随行,照顾公主的起居,让公主在科尔沁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太皇太后轻叹一声,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唉,这后宫中的女子,看似尊贵无比,享尽荣华富贵,却也有着诸多身不由己。皇后,你日后也要多留意后宫众人的心思,莫要让这宫中生出什么乱子,维护好后宫的安宁与和谐。”

皇后神色一凛,郑重地说道:“孙媳谨记老祖宗教诲,定会用心打理后宫,让老祖宗和皇额娘能够安心颐养天年,享受这宫中的宁静与祥和。”

从慈宁宫出来,皇后只觉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回到坤宁宫,她立刻召集了身边的得力宫女和太监,将晋封大典和端敏公主出嫁的事宜一一安排下去,每一个细节都反复叮嘱,力求万无一失。众人领命而去,坤宁宫中顿时忙碌起来,脚步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紧张而有序的乐章。皇后坐在桌前,仔细地翻阅着各项章程,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心中默默盘算着每一个细节,力求将此事办得尽善尽美,不辜负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期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端敏公主蕙质兰心,恰似春日里初绽的幽兰,芬芳馥郁;聪慧贤淑,仿若夜空中皎洁的明月,温润柔和。德才兼备,宛如深谷中隐匿的璞玉,熠熠生辉,深得朕心。今特晋封为固伦端敏公主,择吉日下嫁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亲王世子班第。此乃为固满蒙联姻之谊,永结秦晋之好,望公主能以大局为重,心怀家国,为满蒙和平贡献力量,不负朕之厚望。钦此!”

传旨太监的声音洪亮而庄重,如惊雷般在慈宁宫的大殿中回荡。那声音仿佛带着皇权的威严与神圣,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上。端敏身着华美庄重的固伦公主朝服,那朝服上的金线绣制的图案,在晨曦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汇聚一身。她头戴璀璨的朝冠,上面镶嵌着的宝石,红的似火,蓝的如海,绿的像林,每一颗都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祝福与荣耀。

她身姿婀娜却又不失端庄地跪于殿中,双手恭敬地接过圣旨。那一刻,她的手微微颤抖,仿佛捧着的不是一份圣旨,而是自己未知的命运。声音清脆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颤抖中既有对皇权的敬畏,又有对即将远嫁的忐忑与不舍:“臣女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如同风中摇曳的风铃,带着一丝哀愁与无奈,在空旷的大殿中久久回荡。

接受完晋封,端敏莲步轻移,缓缓走进正殿。她的每一步都走得轻盈而优雅,仿佛踏在云端之上,却又带着一丝沉重。那轻盈的步伐是她身为公主的高贵气质,而那沉重则是她内心深处对宫中生活的眷恋与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她盈盈下拜,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声音娇柔却又饱含真诚:“端敏给老祖宗请安,老祖宗万福圣安;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万福金安。”那声音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地拂过众人的心田,却又带着一丝即将离别的酸涩。

太皇太后坐在凤椅之上,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和煦。然而,她的眼中却隐隐有一丝不舍,那不舍如同隐藏在云层后的月光,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她微微抬手,示意苏麻喇姑上前扶起端敏:“好孩子,快起来。如今你下嫁科尔沁的旨意己下,这段日子就待在寿康宫安心待嫁,让我再好好疼疼你。”

端敏起身,眼眶微微泛红,强忍着泪水说道:“是,端敏谨遵老祖宗懿旨。端敏会珍惜在宫中的每一刻时光,把老祖宗对我的疼爱都记在心里。”那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仿佛下一秒泪水就会夺眶而出。

皇太后也走上前,拉着端敏的手,轻轻拍了拍,那手掌的温度仿佛传递着无尽的关爱。她的眼中满是心疼与不舍,仿佛端敏就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端敏啊,你自幼在宫中长大,我一首把你当作亲生女儿一般疼爱。还记得你小时候,在御花园里追逐蝴蝶,那活泼可爱的模样,至今还历历在目。到了科尔沁,虽不比宫中自在,但也要照顾好自己,莫要委屈了自己。那里的气候和饮食都与宫中不同,你要多注意身体,别让我和你老祖宗担心。”

端敏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她扑进皇太后的怀里,哽咽着说道:“皇额娘,端敏舍不得您,舍不得老祖宗,舍不得这宫中的一切。这里有我童年的欢笑,有您们的关爱,我舍不得离开。我害怕到了科尔沁,再也吃不到宫里的美食,再也看不到您们的笑容。”

太皇太后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满是酸涩,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但她强忍着泪水,安慰道:“傻孩子,这是你的福分,也是为了满蒙的和平。你到了科尔沁,要谨言慎行,以大局为重。”

端敏抬起泪眼,坚定地说道:“太皇太后、皇额娘放心,端敏定会牢记您们的教诲,为满蒙联姻尽心尽力,不辜负您们的期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寿康宫一片忙碌。宫女们如同勤劳的蜜蜂,在宫殿中穿梭往来。她们忙着为端敏准备嫁妆,每一件物品都倾注了她们的心血与祝福。

阿茹娜也时常前来探望端敏,她拉着端敏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姐姐,到了科尔沁,若遇到什么难处,可派人送信回来,老祖宗和皇上定会为你做主。我会传信给阿布和额吉,让他们暗中帮你。我也会在宫中为你祈祷,希望你一切安好。”

端敏感激地点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阿茹娜,谢谢你。我都听老祖宗说了,是你向皇上提议晋封我为固伦公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你放心,你的阿布、额吉,我会替你好好照顾的。我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的温暖。”

“那我就在此先谢过姐姐了。希望姐姐在科尔沁能像草原上的雄鹰一样自由翱翔,过得幸福快乐。”阿茹娜真诚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吉日越来越近。端敏看着宫中为自己准备的嫁妆,心中既感动又忐忑。那堆积如山的嫁妆,仿佛是众人对她深深的祝福,又像是一座沉重的山,压在她的心头。她知道,自己即将离开这熟悉的皇宫,踏上未知的旅程,那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充满了挑战。她仿佛看到了科尔沁那广袤的草原,那陌生的面孔,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恐惧。

终于,到了出嫁的那一天。端敏身着朝服在宫女们的搀扶下,缓缓走出慈宁宫。每一步都走得沉重而缓慢,仿佛每一步都在与这宫中的一切告别。她仿佛听到了宫中熟悉的钟声,看到了御花园里盛开的花朵,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花香,这一切都让她如此眷恋。

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等一众后宫嫔妃都前来相送。她们的眼中都含着泪水,那是对端敏的不舍与祝福。太皇太后眼中含泪,紧紧握住端敏的手,那双手仿佛传递着无尽的力量:“孩子,一路保重。到了科尔沁,要照顾好自己,有空就写信回来,让我们知道你的消息。”

端敏跪地磕头,声音哽咽:“老祖宗、皇额娘,端敏此去,定不负您们的期望。我会为满蒙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您们为我骄傲。”

在众人的注视下,端敏登上了送亲的马车。马车缓缓驶出紫禁城,端敏望着渐渐远去的宫墙,心中五味杂陈。那宫墙仿佛是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了她与过去的生活。她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远嫁能为满蒙带来长久的和平与安宁,希望这宫中的一切都能永远保持这份宁静与祥和。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但她依然倔强地望着远方,仿佛看到了未来美好的景象。


    (http://www.kkxsz.com/book/bgb0fe-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