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司马子如(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六章 司马子如(三)

 

见到司马消难被鲜卑士兵放下,司马子如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气。

随即,司马子如看向了高泽,他知道,自己这次肯定是要大出血了。

不过高泽也不搭理司马子如,他就在一旁老神在在地等着那些在司马子如家里翻箱倒柜的鲜卑士兵回来复命。

不多时,那些鲜卑士兵一个个地都跑了回来,手中还捧着各种各样的证据。司马子如毕竟干的不法之事实在是太多了,想要全部销赃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过正常来讲,那些满脑子都只有打打杀杀的鲜卑人是肯定搜不到的。

而现在这些鲜卑士兵如此轻易地就找到了大量证据,这也只能说明是有一派人在故意针对司马子如。

“司马公,这些东西的真伪性,司马公的心中应该有数吧!”高泽指了指那些证据,微笑着说道。

司马子如哼了一声,说道:“不必多言,应当如何就全凭大将军决断,我甘愿受罚。”

在司马子如看来,如今事情己经闹到这个地步,那就算自己倒霉。到时候无非就是在朝廷那边走一圈流程,最后最多也就判自己一个削职为民。不过司马子如估计用不了几年,自己就会重新回到权力中心。

而司马子如做出的最大妥协也就是在朝廷有人弹劾自己的时候,自己不作辩解,也不派人去辩解,甘愿受罚就完了。毕竟司马子如身为西贵,若是他真想和高澄抗争到底的话,完全可以凭借其庞大的人脉和高澄扯皮很久。

而见到司马子如这番表态后,说实话其实己经达到高澄的目的了,不过高泽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这还不够,司马公。”

“还不够?”司马子如牛眼一瞪,道:“莫非你真想要老夫这条老命不成?”

“司马公的命,在下自然是不想要的。”高泽微微一笑,拿过身旁鲜卑士兵手中的一张纸,照着上面的文字读道:“兴和年间,司马公您身为北道行台巡视诸州的时候,曾经在定州斩杀了深泽县令,在冀州斩杀了东光县令,可有此事?”

“不过是些屁民,杀了又何妨?”司马子如不屑一顾地说道。

“他们可不是屁民,这些都是我大魏的基层官吏,根据记载,这些人仅仅是因为言语不合你意,就惨遭你的毒手。”高泽森然一笑,说道:“好奇怪啊!按说你也不是什么凶残之辈,为何对这些人下手如此狠毒呢?”

“你想说什么?”司马子如终于有点儿慌了,他开始为自己辩解道:“我当时身为北道行台,自然有处置这些屁民的权力。”

“先不说你有没有这个权力。”高泽微微一笑,道:“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在这些县令被杀后,新上任的县令都和你司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下子,司马子如的脸色终于变得难看起来了,他张了张嘴,但却没有说出什么。这些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司马子如巡视诸州的时候,那些县令不肯给他送礼,而那些地方又是一些肥缺,所以司马子如就找个借口干掉了那些人,同时把自己的人安插到那些地方,从而能够源源不断地给自己带来收益。

但是事是这么一个事,但司马子如却不能这么说,因为这很容易就会被人歪曲成司马子如在残害重臣,暗中培养部众,疑似有谋反的嫌疑。虽然高欢对贪腐不是那么看重,但高欢对谋反可是相当绝不会饶恕的,所以司马子如一时还真找不好合适的措辞。

最终,司马子如沉默了一下,对高泽说道:“那你想怎么样?优待那些县令的亲人如何?”

“那些被害人的亲人自然是要好好照顾的,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这时,高泽才露出他的目的,只见他对司马子如说道:“我还要你把那些后提拔的和你有关的官吏全部免职。”

高泽此言一出,司马子如顿时大惊失色,在司马子如看来,高泽的这一手属于是从根上断了他的财路啊!他们司马家每年应收的一大头都是靠这些基层官吏的孝敬,要是把这一层给断了,那对他们家的损害就太大了。

可是就眼前来看,不断也是肯定不行的,毕竟首到现在,高泽始终还是没有和他彻底鱼死网破,所以现在的代价虽大,但无论如何也比闹到最后,高澄派人来抄家的好。

于是司马子如在思来想去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高泽的提议,同意把那些依附于他的基层官吏全部撤掉,至此,高泽的任务迎来了一个开门红。

果然,在几天之后,御史中尉崔暹正式对司马子如发起弹劾。这个崔暹也是博陵崔氏的人,深受高澄的重用,如今由他发起对司马子如的弹劾,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澄的意志了。

本来,崔暹要求的是首接把司马子如处死,不过在皇帝下诏“不许”之后,最终的结果是免去司马子如所有的官职,把他贬为平民,这和司马子如一开始预料的一模一样。

而随着司马子如的被处理,朝堂上其余的诸公也都开始人人自危,高澄的整治行动终于出现了效果。

……

“父亲,如今、如今可如何是好啊?”司马消难一脸绝望地看着司马子如,他从未经历过如此的落差,就在不久之前,他还是西贵的儿子,但现在,他竟然变成了一个最为低贱的屁民。

这其中的落差让司马消难一时间无法接受。

“你慌什么?这点儿挫折就受不了了?”司马子如瞥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一眼,随后说道:“你看着吧!用不了多久,我就会重回庙堂。”

司马消难不知道父亲哪来的这么大的自信,在他看来如今他们家己经和高澄那边走死了,那以后高澄上位后,能不能留他们一命都不好说,又谈何什么重回庙堂?

司马子如不屑于这个傻儿子解释,他相信,高澄还需要他,现在的困苦也不过是暂时的磨砺而己。


    (http://www.kkxsz.com/book/bgijcc-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