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敕勒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 敕勒歌

 

东魏武定西年十一月初,高欢的使者来到邺城向高澄等人汇报了前线的局势。而当众人得知高欢让高澄急赴晋阳之时,所有人都意识到即将要发生什么事了。

众人都意识到,这个掌控东魏国政十余年的第一权臣可能要不行了,而今高欢身在前线,东魏名义上的皇帝尚在邺城,整个东魏的政治局势很可能即将迎来一场大动荡了。

面对这次高欢的西征失利,高欢主动向皇帝上表,请求解除自己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力。皇帝元善见虽然知道高欢这是在走形式、做样子,但他也不得不装出一副悲伤的样子和高欢的使者来来回回拉扯了好几遍,最终才同意了高欢的请求。

而在收到高欢的召集后,高澄自然不能耽搁,不过高澄此时身为邺城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也明白,邺城如今的环境极其复杂,各种派系鱼龙混杂,自己一走,邺城很有可能就会陷入大乱。

若是之前,高澄大抵会选一位诸如孙腾之类的德高望重的勋贵老前辈来代替自己管理邺城,毕竟这些人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至少在能力方面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但是由于最近自己的整治贪腐行动,从而导致自己和这些勋贵的关系比较敏感,高澄担心万一把权力交给这些人,这些人在倒向皇帝,那自己可就得不偿失了。

但若是不选这些勋贵,那高澄就只能选择自己的二弟高洋了。对于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高澄对其的态度一首都是比较微妙的,虽然高澄向来不是很看得起这个皮肤黝黑、面容丑陋的二弟,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二弟是有能力的,而且很强。

高澄知道,一旦把邺城交给高洋,很有可能自己以后就会彻底失去邺城的控制权,但若是交给勋贵,可能这帮人现在就会造反。

这就像两瓶毒药,高澄为了更高的权力,不得不服下其中的一瓶。

最终,高澄在几经犹豫之下,还是选择信任了自己的亲弟弟。于是高澄向皇帝上表,加高洋为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镇邺城。至此,高洋继高澄之后,成为了邺城的一把手。

而高澄在安排完邺城的情况后,就急忙带人火速前往晋阳。

数日后,高澄来到晋阳,在晋阳高澄见到了等待自己许久的斛律光。这是名将斛律金的儿子,也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北齐三杰之一。

“高王呢?”高澄见到斛律光后,眉头一皱,问道:“不是说在晋阳吗?”

斛律光叹了一口气,道:“高王身体不适,己经受不了舟车劳顿了,所以现在还在前线的军所之中。”

高澄闻言眉头一皱,看来高欢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于是高澄当即对斛律光说道:“快带我去见高王。”

二人当即跨马出场,前去找寻高欢。而当二人刚刚出城的时候,只见到晋阳城门处的大树上盘踞着一只大乌鸦,正发出令人不快的“嘎、嘎”声。

高澄当即脸色一沉,立刻对斛律光吩咐道:“把它们射下来。”

斛律光当即领命,只见他挽弓搭箭,连射三箭,只听“嗖嗖嗖”的三声,那只大乌鸦当即身中三箭,当场毙命。

……

军所,高澄在斛律光的带领下终于见到了数月未曾谋面的高欢。此时的高欢的精神己经非常萎靡了,见到高澄过来,这才吃力地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儿啊,你来了。”见到高澄,高欢皱了很久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露出了一丝喜色。

“父王,我来迟了。”高澄见到高欢的这副状态后,当即跪在其面前,涕泗横流地对高欢说道:“我之前己经听军医说了,父王的病只是一些小伤寒,用不了多久就会痊愈的。”

“滚滚滚,你这小王八蛋。”高欢骂了一句,说道:“你别以为老子看不出来,你这小王八蛋巴不得等着老子死呢!”

“父王,儿臣的心,天地可鉴!”高澄当即再度郑重的表态道。当然了,这其中的真伪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用你在这胡扯,老子的身体自己知道。”高欢瞪了一眼高澄,说道:“我死之后,国中其他的事情你都想好该怎么办了吗?”

高澄点了点头,说道:“父王放心,儿臣有把握处理好这些事情。”

高欢叹了一口气,开始对高澄嘱咐道:“我死之后,和蠕蠕那边的关系不要断了,虽然那郁久闾阿那瑰两面三刀、狼子野心,但如今蠕蠕实力尚强,不要把他们推到宇文黑獭那边去!”

高澄点了点头,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即对高欢问道:“父王,那蠕蠕公主…”

高欢白了高澄一眼,说道:“那蠕蠕公主入朝也有一阵了,其与我们大魏的态度也比较亲善,按照蠕蠕那边父死子继的传统,你就…”

高欢说完自己都想狠狠抽自己两巴掌,要不是知道这小子之前就私通了郑大车,对这种明显有违礼法的事没什么心理负担,打死他都不会和高澄说这种事。

说完蠕蠕公主的事,高澄又向高欢问到邺城里的那些勋贵的处理问题。

对于朝中的那些勋贵,说实话,这些人毕竟是跟随高欢起家的,高欢对于他们还是非常有感情的。不过高欢也清楚,这群人如今的势力确实也有些过于庞大了,若是不加限制,恐怕日后定会引出祸来。

所以高欢在犹豫再三之下,最终还是对高澄说道:“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高澄闻言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高澄看向高欢,张了张嘴,随后又陷入了沉默。

“你还在担心什么?”高欢瞥了一眼高澄,不过还不等高澄回话,高欢立刻自顾自地说道:“应该是侯景吧!”

高澄看向高欢,点了点头。确实,内部的文官勋贵还好说,但外部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大将可就难搞了,更何况侯景还是现在活着的东魏诸将中实力最强、野心最大的存在。


    (http://www.kkxsz.com/book/bgijcc-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