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南北乱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五章 南北乱局

 

面对高洋的称帝,宇文泰打着元魏正统的名号亲自带兵渡过黄河,抵达建州,此时宇文泰离东魏的核心晋阳只有一步之遥了。

对于宇文泰的这次讨伐,高洋表现得极为重视,正如当年高澄说什么都要拿下王思政一样,这宇文泰可是高欢的老对手了。东西魏之前的五次大战中,虽然总体来说互有胜负,但是东魏的国力可是远强于西魏的,打成这样己经是证明了东魏吃了亏。

所以高洋这次说什么也要一雪前耻,随后,高洋建造了北齐历史上实力最强的两支军队,即“百保鲜卑”和“勇士”。

所谓百保鲜卑,顾名思义,里面肯定全都是鲜卑人。而且除此之外,高洋对这些鲜卑人的要求极高,首先就是“百保鲜卑”里面的每一个士兵都必须能够以一敌百,其次就是这些士兵一旦开始战斗,那就必须要将生死置之度外,每次打仗都必须要悍不畏死。因此,百保鲜卑的选拔极其严格,只有战斗到最后的猛士才有资格进入高洋的百保鲜卑。

然后是汉人的“勇士”,高洋很聪明,他意识到北齐如果想要统一天下,那么占主体民族的汉人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之前高洋由于急于重新上位,所以他恢复了不少鲜卑勋贵的爵位,但在高洋地位逐渐稳定之后,他发现不对劲了,他这么一搞之后,整个北齐朝堂的顶层都充满了鲜卑人,这不就又成了一个没有汉化的北魏了吗?

而且随着这些鲜卑人重登高位,北齐的汉人集团势必要受到打压,这样一来,民族矛盾很快就会搞起来的。高洋清晰地记得北魏灭亡的开始,就是由于巨大的民族矛盾引起的六镇之乱。

所以高洋现在迫切地想要提升汉人的地位,从而能和鲜卑人进行抗衡,所以高洋原本己经叫停的《麟趾格》的修改最近也打算重新恢复了,而汉人的“勇士”就是高洋提拔汉人的重要一步。

“勇士”和“百保鲜卑”类似,但却没有百保鲜卑的那么严格的选拔,高洋下令,凡是汉人中有勇力能打仗的,都可以参与勇士的选拔,而一旦被选中,那就可以说是一步登天,首接跨越阶级了。对于这些勇士,高洋给他们的待遇极高,但他们主要负责其实是重要地区的镇守,而不是像百保鲜卑那样,主打的是攻城陷阵,所以勇士相比百保鲜卑要安全得多。

在安排好了这两支军队后,高洋决定御驾亲征,亲自来会会他老爹打了一辈子的老对手,西魏丞相宇文泰。

话说宇文泰在抵达晋阳城下的时候,发现北齐的军队军容齐整,甚至对面那个不过二十二岁的小皇帝也亲自披挂上阵了,这一切就让宇文泰意识到这场仗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打。

随后,高洋派北齐的士兵前去前线向宇文泰的西魏大军邀战,看着北齐那一个个如狼似虎般的百保鲜卑,宇文泰犹豫了。

宇文泰在西魏的权力并非高家在东魏的权力这般稳固,宇文泰虽然号称是西魏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宇文泰更像是一个公司的最大的一个股东,而这个公司中还有不少其他比他稍小一点儿的股东。

就比如说宇文泰的八柱国制度,宇文泰本人也是八柱国之一,而并非是八柱国之上的一个什么存在。而且在此前的很多的很多场战役中也证明了,其他的那几位柱国其实宇文泰指使起来是非常费劲的。

就比如之前宇文泰和高欢在打邙山大战的时候,像李虎、独孤信这些柱国可是见势不好丢下宇文泰就撤;再比如之前东魏的颖川之战,其实宇文泰最后还是派人去救王思政了,宇文泰派的是柱国赵贵,只是赵贵出发之后就磨磨蹭蹭,快到了之后也死活不动地方,就在那看着王思政被东魏生擒。

所以宇文泰这次本来是抱着捡漏的心理来晋阳的,但眼见北齐这边并没有如自己预想的那样发生动乱,宇文泰也就开始担心自己一旦和高洋开打,折损了太多兵马之后,长安那边会发生政局动荡,所以宇文泰在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决定认怂撤军。

临走之时,宇文泰留下了一句:“高欢难道还没有死吗?”算是为高洋的能力进行了背书。

在吓跑宇文泰之后,高洋的威望大涨,北齐早年动荡的政局也总算是被高洋给逐步稳定下来了。

而此时的南国,高泽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竟然和王僧辩接触上了。

就在不久之前,王僧辩才和他们的军队打了一场恶仗,王僧辩的军队首接重创了高泽所扶植的萧纶并且斩杀了萧纶的盟友萧誉。

本来在高泽看来,这王僧辩怎么看都是他们北齐的死敌,毕竟不仅他王僧辩本人和北齐的军队有过多次交手,而且王僧辩所效忠的萧绎显然也是首接投靠了西魏,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不共戴天的。

但是虽然情况如此,王僧辩却还是派他的部队来和高泽这边的人进行了接触。王僧辩向高泽表示,他们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是要讨伐侯景,而且王僧辩的话里话外似乎也在暗示高泽,他并不是很喜欢那个己经投靠了西魏的萧绎。

这就让高泽很出乎意料了,毕竟王僧辩怎么看都是萧绎的铁杆,他怎么还对萧绎不满了呢?

其实这一点就是高泽有所不知了,王僧辩和萧绎的关系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紧密。当初在侯景围攻台城的时候,萧绎派出的王僧辩到了台城就和联盟军一起投降了侯景,并把萧绎给他准备的大量物资全都交给了侯景以表诚意,这就让萧绎相当不满了。

后来在面对萧詧和萧誉的侵逼之时,王僧辩又以军队没有全部集合为由,迟迟不肯响应萧绎的号召对二王出兵,这就让萧绎更加愤怒了,萧绎甚至一度将王僧辩抓了起来,但又因为他确实能打仗,于是又把他放了出来。

但王僧辩在受到如此的羞辱后,自然不可能没有怨言,于是王僧辩也就存了再次跳槽的心思。


    (http://www.kkxsz.com/book/bgijcc-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