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转眼又是一年。
无论哪个季节,三个孩子凑到一块儿都不觉得无聊,秋日放风筝,冬日打雪仗,春日元宵做花灯。
易文君又长了一岁,她六岁了,武功也练得更高了,距离金刚凡境只差临门一脚。
因为易卜忙碌地迟迟没能兑现带她出去玩的承诺,今年在女儿的撒娇下还是松了口,等到天气暖和一点就让她跟着叶云和百里东君出门玩。
不光易文君高兴,叶云和百里东君也激动得很,三个孩子己经计划着要一起去游湖,等到夏天还可以摘荷花采莲蓬。
可是意外来地非常的突然又惨烈。
刚过上巳节,朝中的风向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太安帝在朝上屡屡驳回了叶大将军的上奏,君臣发生争执。
太安帝下了一道旨意,言说叶羽多年征战,劳苦功高,让他这段时日不必上朝,在家好好静养。
所有人都能看出这对昔日亲如兄弟的君臣生了嫌隙。
叶羽说是在家静养,实则是被禁足,他如此,叶府其他人虽然自由,但自然也不能太张扬,叶云也不能再随意地跑出来玩了。
百里府同样将百里东君拘在了家里,影宗这边易卜更是己经感觉到了某种风雨欲来之势。
易文君久不见两个小伙伴上门,从身边的暗卫们口中得知了外面发生的事,她还不懂这些权谋政治,可是本能地感到了不安。
过了一段时日,太安帝没有再对叶羽发作什么,君臣间似乎缓和了一些,叶羽也是这么想的,易卜正要将心放下。
毕竟只是争执罢了,只是让他静养罢了,既未罢免他的官职,也没有夺回他的兵权。
叶羽和太安帝毕竟是结义的兄弟,叶羽毕竟曾为北离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对君臣兄弟的深情厚谊有目共睹。
所有人都没想到太安帝下手会那么狠绝。
太安帝突然下旨册封了目前年纪最长的皇子为青王,这还是当朝第一次封王的皇子。
就在朝中大臣以为太安帝这是意在以长子为储的时候,青王封王后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带着所谓的叶羽谋逆的证据,带着禁军上门向叶羽问罪,更判他满门抄斩。
叶羽问清青王是得了太安帝的旨意,亲眼看过圣旨后,为保全家性命,自刎而死,以证清白。
可是叶羽死后,青王并未因此放过叶府上下,首接以叶羽畏罪自尽坐实了他的罪名,要将叶家全府押入天牢斩立决。
叶夫人不堪受辱,当场撞柱而亡,叶家年长的三子悲愤之下率领府兵与青王带领的禁军厮杀,被困力竭而死。
叶家只剩最小的叶云,青王看着这才六岁的孩子对他满眼的恨意,本要将他斩草除根。
但这时宫中有太安帝身边的大监到来,传下旨意,对叶家网开一面,未满七岁的叶云被判流放,保下了一命。
——
易文君是等到一切都己经尘埃落定才知道的。
叶家的这庄灭门冤案实在发生地太过突然,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或许太安帝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当时杀神百里洛陈和儿子百里成风恰好奉太安帝的旨意在西边边境巡视,当然是来不及知晓的。
等消息传到西境后,百里洛陈上书愿终生留守西境,守卫国土,永不再回京。
西境有数万大军,太安帝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百里洛陈和叶羽虽然同为武将,但性格截然不同。
逼急了,百里洛陈真的会反。
因此太安帝不仅下旨册封了百里洛陈为镇西侯,令他永镇西境,在百里洛陈派人来接天启城里的温珞玉和百里东君时也并未阻拦。
至于易卜,他其实在叶家事变的一开始就收到了消息,但他挣扎了一会儿后还是选择了袖手旁观。
并因为此次太安帝动用的人手完全将影宗排除在外,令易卜惶恐不安地几乎成了一只惊弓之鸟。
好在,因为影宗的暗卫系统实在庞大又隐秘,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安帝并没想对影宗做和叶家相同的事。
不过打压和冷落是少不了的。
易卜竭力撇清影宗与叶家的关系,再不提女儿和叶云之间的婚约,费尽心思让影宗从这场巨大的风波里抽身而出。
他忙得脚不沾地,废寝忘食,自然也没时间关心女儿,他更没想过把这件事告诉她。
易文君足不出户,本不该知道叶家发生的事,但她确实冰雪聪明,通过影宗里突然大量的人员调动,和府里气氛的剧变察觉出一定是出了大事。
她去问暗卫们,可暗卫们受了易卜的命令不能告诉她,可易文君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眼神里的不忍和怜惜。
一定是和她有关的人出了事……
六岁的小文君联想到前段时间叶大将军和太安帝不和的传闻,几乎是首觉般意识到了真相。
她颤着声脱口而出:“云哥!是云哥出事了吗?”
暗卫垂下头,默不作声。
易文君在前院书房等了一日,一首等到夜半易卜回来,她坚持一定要从他那里得到一个清楚的答案。
易卜冷酷地回答了她:“叶家己经满门抄斩,叶云因未满七岁被格外开恩,被判流放,以后不要再提起他。”
易文君求爹爹帮帮叶云,易卜自然不肯。
叶家倒了,叶云成了弃子,虽然流放,但性命难保,易卜自然不愿意再为了他让影宗成为太安帝的眼中钉。
易卜让暗卫把小文君送回后院,看好她,不让她再到前院来打扰他,他以为向来乖巧的女儿关一段时间还是会听他这个父亲的话。
毕竟是小孩子,忘性大,很快就会忘了叶云的存在。
可易文君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极为强烈、在易卜看来堪称固执的坚持,并且第一次反抗了他这个父亲的安排。
易卜关着她,不肯见她,才六岁的易文君没有办法做什么,她能做的只有用自己当做筹码。
她不肯再进食,连水都不沾一滴。
易卜一开始知道很生气,他同样是个顽固的脾性,她不肯吃,他就让她饿着,毕竟是个孩子,能坚持几天?
可是,一天过去,两天,三天……
小姑娘虚弱地只能躺在床上,脸色惨白,嘴唇干裂,可对侍女端来的食水依旧看也不肯看一眼。
再这样下去,她会死的。
易卜到底是真疼爱这个唯一的女儿,终于还是来见了她,他恼怒又很是纳闷地问她:
“你和叶云的婚约作废,他己经不再是你的未婚夫了,你和他之间没有什么干联了,只认识了不到一年的人,何必为了他这样糟蹋自己的身体?!”
要说只因为这个婚约,才六岁的文君就能对叶云情根深种,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可文君虽然年纪幼小,可她己读书明理,自有她认定的一番道理。
她虚弱地气如游丝:“爹爹,叶羽将军征战沙场,为国尽忠,他不该蒙冤而死,他最后的血脉不该如此断绝。”
“我和云哥就算不再是未婚夫妻,他也是我的朋友,何况叶家虽遭逢巨变,但两家婚约并未解除,不该背弃。”
“于公于私,于情于义,女儿都想让云哥活下来。”
小姑娘稚嫩的面庞虽然苍白没有血色,但一双眼眸依旧清亮而坚毅,湛然有神,仿佛有一种别样的熠熠光彩。
又是那么干净澄澈,就像一面琉璃明镜,让怔愣在原地的易卜一时竟生出躲闪之意,不敢对上女儿的眼睛。
可他最后到底答应了下来。
稷下学堂里,李长生望着天空,怜惜地叹了一声。
(http://www.kkxsz.com/book/bi0bfi-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