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诸葛亮。
他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平静得如同一泓深潭,既无震惊,也无哀戚,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深邃。那双清亮的眼眸,如同古井无波,先是极其迅速地扫过地上那具传令兵的尸体,目光在他身下那片刺目的暗红血迹上停留了一瞬,掠过那柄跌落在地的匕首,最后,才缓缓地、稳稳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仿佛能看透我这副皮囊下所有的不安与秘密。
诸葛亮并未立刻开口。他步履从容地走到灵堂中央,停在离我和刘备不远不近的位置,微微侧身,目光在刘备那如同石雕般凝固、散发着无尽寒意的背影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无声地评估着这位君主此刻的状态。
终于,他抬起眼,再次看向我,羽扇在身前极其轻微地摇动了一下,打破了那几乎要凝固成冰的沉寂。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贯的平和与冷静,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清晰地在这死寂的空间里荡开层层涟漪:
“陛下,” 他微微躬身,语气沉稳,“秭归噩耗,臣于门外,己悉数听闻。” 他的目光转向刘备僵硬的背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刘备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依旧没有回头,那只悬停在半空的手,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滞涩感收了回去,五指紧握成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发出轻微的“咯咯”声。他似乎在用尽全身力气压制着某种即将爆发的、足以摧毁一切的情绪。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刘备才极其艰难地、一点一点地转过了身。他的动作僵硬,如同生锈的木偶。当他那张脸再次暴露在摇曳的烛光下时,上面所有的空白和茫然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种被强行压制的、火山爆发前的可怕沉寂。他的目光,如同两道沉重的铁索,再次牢牢地锁定了我,那里面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复杂情绪:有滔天的杀意,有深不见底的恐惧,有被预言精准命中的惊骇,更有一丝……对那未知力量的、近乎本能的贪婪和渴求?
“孔明……” 刘备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砾摩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硬生生挤出来的,带着血腥气,“此子……此妖孽……所言……竟……竟……”
他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刚才那不可思议的一幕,话语在喉间艰涩地滚动。
诸葛亮羽扇轻摇,脸上的平静没有丝毫动摇。他向前半步,目光深邃地在我脸上停留片刻,仿佛在审视一件极其特殊、难以定性的器物。然后,他微微侧首,对着刘备,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和说服力:
“陛下,天意幽微,鬼神莫测。此子所言,无论其源为何,于夷陵之祸,己是救急之良药,消灾之符箓。”
他顿了顿,羽扇的摇动仿佛蕴含着某种安抚人心的节奏,声音变得更加沉凝:
“荆州之失,云长之殁,己如覆水。然东征若再遭此灭顶之灾……” 他微微摇头,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意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分量——蜀汉的根基将彻底动摇,乃至倾覆。
诸葛亮的目光再次落回我身上,那双仿佛能看透世事迷雾的眼眸深处,似乎闪过一道极快的、难以捕捉的亮光。他缓缓地,一字一句地说道:
“此子,身负异兆,言中天机。虽其来历诡谲,难辨吉凶,然于此时此刻,于风雨飘摇之季汉……”
(http://kkxsz.com/book/bibeca-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