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万曹军俘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三万曹军俘虏

 

“一边易攻兵少,一边难攻兵多。”刘禅笑道,“仲父,攻何城?”

关羽赞:“樊城是也。

阿斗洞察秋毫,非空谈。”

马良仍忧:“若后路断……”

关羽示刘禅解:“阿斗,为季常释疑。”

刘禅从容道:“易耳。

留五千兵襄阳城外,牵制曹军。

余一万五千,全力攻樊城五千兵。

若襄阳出兵,我五千缠其一万,北岸大军回击合围,可歼曹军,顺势取襄阳。”

若襄阳按兵不动,樊城必遭三倍兵力猛攻,破城在即。

策略定为:以五千兵力牵制襄阳万曹军,而一万五千兵力首击仅五千守兵的樊城。

樊城若不得援,士气低落难以久守;襄阳若出兵相救,五千汉军虽难以匹敌,却能拖延时间,随后一万五千汉军回师,襄阳可轻易攻取。

襄阳一失,樊城孤立,两万大军再围樊城,曹军必溃。

“好计!阿斗己精通兵法,足以担当将军重任。”关羽大笑夸赞。

“仲父谬赞,侄儿领兵尚需历练,做个参赞尚能胜任。”刘禅谦逊以对。

“依世子之策行事!”关羽当即下令,众人从命。

马良忧虑俘虏处理及前线粮草,关羽决定,三万曹军俘虏,皆为战士,杀之可惜,应送往后方看管,以备日后编入军队,增强战力。

刘禅主动 ** ,愿率白毦兵押送俘虏回江陵,既解前线粮忧,又守江陵防江东。

关羽点头答应。

途中,马超对庞德言,真正救他的是刘禅,当致谢。

刘禅笑而不应。

三人共骑,离开前线,踏上归程。

三万曹军被缴械,以十人为一组,麻绳捆绑,由两千白毦兵押解。

其武器甲胄则由运粮民夫运回江陵。

俘虏虽众,白毦兵有限,看似危急,实则稳如磐石。

白毦兵装备精良,与失去武装的曹军,实力悬殊。

马超自嘲:“我曾与前将军有隙,以我的脾气,宁死不屈。

殿下曾劝我饶你一命,我因虚荣犹豫不决。”

“若非殿下相劝,我恐见你遇难而不救。”

庞德疑惑:“兄长何必如此说?”

马超首言:“不说出来,你或许只感我恩,但我不愿欺你。

说出实话,心里痛快。”

“对你坦诚,免得你被误导。”

马超性格首爽,不屑掩饰。

庞德笑道:“不论兄长动机如何,你救我一命,我只知感激。”

“即便兄长先前的义气是假装,那三箭与为我受的伤却是真实!”

刘禅点头:“论迹不论心,人无完人。”

“圣贤或有阴暗之时,但未付诸行动,不妨碍其圣名。”

“如我父王,有人称他伪君子,说他假仁假义,以仁义博名声。”

“尤其父王取益州后,此议论更多。”

庞德问:“殿下如何看待?”

刘禅正色:“公道自在人心,功过由后人评说。

坚守本心,何必在意他人之言?”

马超赞同:“叔父所言,亦是坚守本心。”

庞德附和:“兄长以诚相待,我非但不介意,反而更加感激。”

马超笑曰:“ ** 大白,心中畅快,且君不介意,真乃美事。”

庞德顿悟:“尚未向殿下致谢。”

“庞德在此立誓,他日必舍命以报救命之恩!”言毕,庞德下马,于刘禅马前恭敬叩拜。

刘禅急下马,亲手扶起庞德:“将军无需如此,我救你,亦望世间多一忠勇之将为汉室助力。”

庞德正色道:“观殿下言行,汉中王定是仁德之人,方能教养出殿下这等高尚之士。”言罢,誓曰:“此生必倾尽全力,为汉室尽忠!”

刘禅曰:“好!将军速上马,我们即刻返江陵。”

刘禅心忧江东侵扰,归心似箭。

幸而前线距江陵不远,一行人迅速抵达。

刘禅入城,即对马超言:“叔父,这些俘虏需严加看管,此事全权托付于叔父。”

马超应曰:“殿下放心,我自会妥善处理。”

庞德未参与此事,因其初降,监管曹军俘虏恐招非议。

江陵、公安各有五千守军,加之两千白毦兵,更有马超、庞德坐镇,刘禅信心倍增,即便江东来袭,亦难有所作为。

荆州看似稳如泰山,无忧无患。

……

夜深,傅士仁秘密自公安至江陵,与糜芳密会。

傅士仁忧色满面:“又急召我?莫非再生变故?”

糜芳长叹:“君侯前线大胜……”

傅士仁不解:“此事我己知,非好事乎?”

糜芳苦笑:“好从何来?三万俘虏,三万张口待哺!粮草本就匮乏,从江东购进亦勉强维持,且江东屡屡不肯多售。”

傅士仁无奈:“那只能再从江东购进。”

糜芳曰:“只能如此,所以……需再筹钱。”

……

孙权手持军报,面色凝重:“水淹七军,俘敌三万,生擒于禁……关云长真乃万人敌,非凡人……”

襄樊之战初定,江东斥候速传捷报。

此战绩难以隐瞒,加之江夏郡归孙权,与南郡相邻,欲瞒江东不易。

关羽无意遮掩,孙权得知此事,并不惊讶。

陆逊提议:“主公,糜芳再次急求粮草,关羽勇猛,我们是否考虑断其粮道,否则襄樊恐失。”

孙权反问:“断粮能遏关羽攻势,但为何助曹军?”言罢,曰:“虽与司马懿、曹操口头联盟,但江东利益至上。”

孙权语气坚定:“夺取荆州,掌控长江,此志不渝。

曹刘襄樊之战,乃天赐契机,江东必借此攻占荆州!”

诸葛瑾忧虑道:“关羽后方仍有万余兵马,硬攻荆州,实属不易。”

诸葛瑾之前探察,江陵偶遇关羽,加之他事纷扰,未能摸清虚实,亦未能诱其骄躁。

孙权沉吟:“需计使关羽调动后方兵力。”

吕蒙挺身而出:“主公,臣有一策。”

孙权目光如炬:“子明有何良谋?”

吕蒙反问:“关羽留万兵不动,用意何在?”

陆逊速答:“自是防范我军。”

孙权顿悟:“两家曾荆州对峙,关羽心存顾虑,不敢全力出击。”

吕蒙道:“要让关羽全军出动,需令其对我江东懈怠。”


    (http://www.kkxsz.com/book/bigbic-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