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睡眠的林峰未雨绸缪,进入空间查看关于建造桥梁的相关资料。如果护卫队能够找到距离近的铁矿最好,如此通过桥梁就可运回来。
如果找不到就当为建造桥梁积累经验了,再说在南河上架一座桥也不多余反正迟早都要建。
查阅了很多关于建造桥梁的资料,总结了一下后,发现以目前的技术和河面的情况,建造拱桥可行性方案是最可靠的。
可是南河的宽度太大了,修拱桥的话跨度太大,建成后它自身的重量都有可能把它自己压塌,不不要说还要承载之后的货物与人员通行的重量了。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在河中心建造一个长方形的大水泥柱子,以此为基础分别向两边建造一个拱形的桥梁,然后再把桥面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就是这水泥柱子要建的足够大,能够托起两个拱桥才行,这个工作量可不小。
思虑良久,最终还是决定使用这个建造桥梁的方法。
想明白之后,有了决断向着那个方向前进即可,心中也就没有了忧虑,林峰沉沉睡去。
第二天,林峰叫来了林熊。他是村里工程建设队的队长,总管村里的一切建设任务。
可惜的是工程队成立的有些晚,错过了前两年村里大建设。后来因为林峰意识到民力使用到了极致,再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他自己也于心不忍,于是不再那么的急功近利。
村里的路、炼铁高炉、烧砖窑、采石场、水泥窑建、水渠等几乎都是那两年建设的,可见当时民力使用到了何种程度了。
近一年来,村里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炼钢,其他的都放缓了生产速度。所以建设队目前并没有多少建设任务。就是给村里人建房子之类的任务。
这次建造桥梁可以说是他们成立以来最艰巨的一次任务了,建造难度最大,地理环境最复杂的一次建造任务。
林熊听完建造任务后,整个人都傻了。这个我们能胜任的任务吗?不对,这是人类能做成的吗?这是逗我玩的吧?
林峰拍了拍林熊的肩膀,笑道:“莫慌,我既然将此任务交予你,自是有办法助你们成功。”说着便拿出之前整理的建造资料递给林熊。林熊接过资料,仔细看过后,眼中渐渐燃起希望之火。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建桥还能如此。这份资料好像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世界之门,使他得以见识到一个新的世界。
林峰看他对建造桥梁感兴趣,准备把这方面的知识打印一份给他学习。相信通过学习和这次建造桥梁的经验能让他迅速的成长起来。
接下来几天林熊一首都在研究桥梁建造相关的知识。为了安全起见,准备在村子后面的小溪上首先建造一座拱桥作为试点,同时也是为了积累相关方面的经验。
虽然这里的复杂程度完全无法和南河那里比,但是用来积累经验足够了。
护卫队的胶鞋或者说是靴子更为合适,己经制作完成,探索南岸的多任务己经开始。林峰希望他们能够带回来好消息。
他自己同样也没有闲着,现有的水泥用来修路盖房子没有问题,可是用来建造桥梁就不行了。
石墩深入水中,环境更加复杂,时刻受到水的侵蚀,化学物质的腐蚀等等。
另外现有的水泥凝固时间长,凝固后强度不够,用来建造桥梁不合适。所以他要研究出一种能够用来建桥的水泥。
关于这种水泥他也己经找到相关的资料,只待烧制出来实验过后才能知晓可不可行。
烧制水泥这个活离不开陈桥,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林峰和他一起按照资料记载的配方调配原料烧制新型水泥。经过数天反复试验,终于制得一批初步合格的产品。经过对比实验其凝固速度快,强度远超现有水泥。
林峰和陈桥都非常高兴,这几天的辛苦没有白费。有了这种水泥以后建设村子又多了一种材料可供选择。
不过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还有一个测试没有做,那就是耐腐蚀测试。如果耐腐蚀性能也很好的话,那这种水泥就算非常成功了。
经过测试,水泥的耐腐蚀能力非常的好,无论酸碱的抗性都非常的优秀,能够用于建造桥梁的水泥问世了。
与此同时,林熊带领工程队在小溪边热火朝天地开展小型拱桥试点工程。他们依照所学知识,精心施工。虽遇到些小困难,如拱架搭建不够精准,但都凭借认真钻研的态度一一克服。
虽然是一次实验用的桥梁,但是林熊等工程队的人员都非常的认真,每一步骤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总结每一次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为以后在南河上架设桥梁积累足够多的经验。
其实他们的压力很大,那个时候可就不允许他们再犯错误了,否则纠正的成本会高的多,甚至可能导致之前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所以他们不得不用心对待。
护卫队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在南岸发现一处疑似铁矿的矿脉,正在进一步勘探确认。若真为铁矿,那建桥之事更是迫在眉睫。
林峰带着新水泥来到小溪工地,众人看到这种性能优异的水泥,信心大增。林熊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应用到下一阶段的施工中。随着小桥逐渐成型,整个村庄的人都充满期待。
而林峰望着小桥,心里想着,如果小溪上的这座拱桥能够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那南河大桥的修建计划就更具可行性了。
小溪上的拱桥终于竣工,村民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林熊站在桥上,满脸自豪,工程队的成员们也欢呼雀跃,这是他们的心血结晶。
护卫队那边传来喜讯,南岸确实是储量丰富的铁矿。如果桥梁建造完成的话,通过桥梁运输,距离村子的距离只有十多里路。
听到这个消息林峰激动的原地转了好几圈,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一首困扰着他的钢铁产量低的问题,总算是有了缓解的希望。
林峰立刻组织会议,商讨建桥运输铁矿之事。大家干劲十足,毕竟铁矿资源关乎村庄未来发展。
林熊表示有了之前造桥的经验以及新水泥,对南河建桥有了更多把握。但南河宽阔,虽然水流平缓,但是仍面临不少挑战。
(http://www.kkxsz.com/book/ci0gcj-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