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来说,这个司机完全没有必要跳车离开。
现场那么多目击者,逃跑是最坏的选择。
但这名司机就这么做的,甚至在逃离前,他还面向现场的围观群众做了一个挑衅的动作。
一时之间,事情开始发酵。
而作为车队的所有方西海建筑,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周明杰也关注到了这件事,平心而论,这种事情与西海建筑的关系不大,顶多就是一个平时对员工管理不严。
但随着事情的持续发酵,另外一条劲爆的消息也爆了出来。
那便是西海建筑幕后的老板名叫李亚军,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省委宣传部部长李达康的儿子。
这么一来,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吃瓜群众开始产生各种想象,而作为当事人的李亚军也急了。
像他这种人,平时最怕曝光。
悄无声息的赚钱,是他们的处世哲学。
心急如焚的李亚军第一时间赶到了巴南市,寻求解决办法。
这一次,马明宇再次陪同白向明与李亚军见了面。
见面的地点,他更是选在了万福茶馆。
茶馆包间里,李亚军的脸色很难看。
“白书记,这一次肯定是有人想要故意整我。你可得帮帮我,我父亲急得都快住院了。”
“故意整你?谁?”白向明追问道。
“我现在怀疑是那个周明杰,他似乎一首看我们西海建筑不顺眼。”
“但你是西海建筑幕后股东事,他应该不知道吧。”
这一刻,白向明的脑袋还算好使,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如果周明杰真的有心,是可以发现的。”马明宇在一旁补充道。
白向明看了马明宇一眼,没在纠结这件事,而是继续问道。
“那个司机找到了吗?这个人很关键。”
“还没有,这小子也不知道抽什么风,他这一次的表现确实诡异。”
白向明点了点头,“先不管这些了,安抚好伤者家属是关键。我建议你们西海集团的高管亲自去一趟医院,该道歉的道歉、该赔偿的赔偿,先把舆论压下来。至于背后捣鬼的人,晚点再查也不迟。”
市一医住院部的灯光刚在暮色里亮起,西海建筑的一行人己捧着果篮站在病房走廊。
为首的中年男人西装革履,却掩不住眉宇间的焦灼 —— 他是公司名义上的老总。
此刻正对着受害者家属连连欠身,声音里的恳切像浸了水的棉絮:“孩子怎么样?所有费用我们全包,另外这五十万,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装着现金的皮箱被推到学生家长面前时,走廊尽头的玻璃窗映出他们身后跟着的律师与公关。
有人忙着复印缴费单,有人低声安抚哭泣的家属,连空气中都飘着刻意营造的 “诚意”—— 这种熟练的公关套路,让闻讯赶来的记者们暗自皱眉。
“请问贵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谁?”
市电视台的女记者突然发问,话筒举得离老总只有半尺远。
男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像是被人突然抽走了骨架,下意识地往旁边的律师身后躲。
律师慌忙打圆场:“这位杨总就是我们公司最大股东…...”
话音未落,另一家报社的记者己追问道:“那李亚军先生与贵公司是什么关系?”
这个名字像根针,刺破了走廊里虚伪的平和。
西海建筑几人的脸色同时沉了下去,西装领口的领带突然显得很紧,有人抬手松了松领口,有人低头假装整理文件,唯有那只装着现金的皮箱还躺在病房的床头柜上,在惨白的灯光下泛着刺眼的光。
突然,家属攥住了那位带队老总的手腕,眼神里的愤怒盖过了悲伤:“如果你们管理好那些卡车,我儿子怎么会被撞倒?”
这句话像块石头投入死水,让所有精心排练的道歉都显得苍白。
走廊的时钟 “滴答” 作响,记录着这场诚意表演的裂痕 —— 有些真相,终究藏不住,就像那些从卡车缝隙漏下的淤泥,早晚要在阳光下显露出原本的模样……
万福茶馆的后巷飘着隔夜的茶渍味,沈龙坐在茶馆包间里把玩着手机,屏幕上李亚军怒斥周明杰的录音刚播放完毕。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 这场由他亲手编排的戏码,正朝着最理想的方向发展。
李亚军被逼到墙角的暴怒,他对周明杰的怒火像团火星,只消一阵风,便能燃起燎原之势……
谁也不会知道,那个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的卡车司机,三天前还在沈龙面前抖得像片落叶。
"二十万,够你在老家盖栋楼。你只需要 ' 不小心 ' 蹭到个行人,不用太重,够住院就行。"
司机眼里的犹豫在金钱的光泽里渐渐消融,却没看见沈龙眼中露出的一丝阴狠。
午夜的白洋河翻涌着墨色的浪涛,按照之前的约定,司机过来领取报酬。
只不过,这笔钱他是无福消受了。
河岸边,两只强有力的手臂从背后箍住他的喉咙,粗糙的麻绳勒进皮肉的疼痛,让他连呼救都发不出声音。
最后的意识停留在沈龙那双毫无波澜的眼睛里,像看着一只碍眼的垃圾袋。
沉重的麻袋坠入河中的瞬间,激起的水花惊飞了芦苇丛里的水鸟。
茶馆包间里的茶还温着,沈龙翻开笔记本,在 "司机" 那页画了个叉。
窗外的白洋河依旧奔流不息,谁也想不到,这片哺育了无数生灵的水域,此刻正默默吞掉一个关于金钱、背叛与谋杀的秘密。
而河岸边的路灯,在浪涛上投下摇晃的光晕,像在为这场刚刚落幕的罪恶,盖上一层冰冷的幕布……
周明杰的办公桌上,白洋河疏浚工程的进度表正被晨光照亮。
那些关于 “西海建筑幕后老板是李亚军”“李达康儿子在巴南搞特殊” 的流言,像河面上的浮萍,虽偶尔飘过他的耳畔,却从未真正扰乱他的心神。
在他看来,比起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更值得紧盯的是绞吸船的作业效率、河堤加固的混凝土标号,以及下个月即将迎来的汛期 —— 能否让白洋河在暴雨前露出整洁的河床,才是眼下最实在的事。
(http://www.kkxsz.com/book/cjiabc-3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