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拉才好,这么重的盘口,不一定扛得住,资金估计也不是只想收个短线的红包,在下面拿货耐心点更好。”
9:54,马特贝在书房里看盘,今天北汽蓝谷还是低开,但没多久就拉回红盘,现在看到股价一点点地往上拉,心里那股郁闷劲也消散了许多,北汽蓝谷的盘口一首很重,这个票其实也算是一个资金博弈的重点,过去那个管理团队给二级市场带来的伤害太重,买北汽烂股,享背时人生,这个梗可不是随便来的,所以这种股性也不是容易修复,拉升太急反而容易引来抛压,而且对资金主力来说建仓成本也会偏高。
借着股性的拉胯,想做这个票的建仓反而更容易。
这些都是以常识来推理的,盘口重是明显,北汽蓝谷什么时候买卖的前五都是4位数以上的排队单子,一些价位还压着5位的排队单子,这种买卖单子想把价格推过去,单凭市场的情绪一般都不太容易搞得动。
再看股性,今天查的消息是明显偏利好的,指数今天也一首红盘,你看北汽蓝谷是不是拉了一波之后回踩就破了当天的分时黄线(均线),这就是股性弱的走势特征。
马特贝看着这样的盘面,今天也不准备有什么好的预期了,反正在上涨趋势里,市场的反应冷淡估计也是对发布会不敢有什么期待,即使传出来消息有两款新车型,但市场也没有选择相信,所以如果股价要出现异动,估计还是要看到有了解情况的资金提前有动作,才会形成一定幅度的拉升。
北汽蓝谷绿了,10:41,场内资金很明显还是对北汽蓝谷的享界之夜没太感冒,华为的加持早几年被北汽之前的团队消磨殆尽,要让市场有新的观感,光说可能不行了,市场还是要看到真实的销售数据。
而且也没必要经常看盘,像北汽蓝谷这种票现在的走势,看多了都会抑郁,上涨趋势都这么弱,说明股性还没修复,销量要明显看到变化,销售生态和产能都还是在解决和优化的过程中,盯着产销量的变化可能比看盘还好。
享界品牌将在 2025 年内推出两款新车型:一款为中大型纯电 SUV(内部代号 S800),定位家庭用户,搭载华为途灵底盘与鸿蒙 ALPS 健康座舱;另一款为轿跑车型(S9 GT),主打性能与科技,计划 2026 年一季度上市。——上午查的这个消息又是假的,北汽蓝谷的假消息太多了,看市场的反应也大概知道。
孙少军虽然没报享界的数据,但首播里还是透露了只言片语,最新这周享界的数据大概800辆,和上周接近,稍微多一些,享界的订单还是看下周,看看享界之夜之后的数据能不能改善?
鸿蒙智行的销量还是出来了,NND,这周少了这么多,都忙着折腾享界之夜么?交付只有上周的一半都不到,主要还是增程版减少的明显。
鸿蒙智行第27周交付情况:
问界M9 2606辆、M8 5044辆、M7 735辆、M5 1012辆;
智界R7 1044辆、S7 210辆;
享界S9增程 402辆、纯电 79辆;
尊界S800 55辆。
鸿蒙智行合计11187辆。
享界这个交付量不太好理解,周订单量最少的也有600-700辆,难道交付产能上有问题么?他们己有的订单量应该是没完成的,前3天的订单量就5200辆了,到现在算上最新这周的402辆,增程版的交付也才完成了6479辆,那会不会是供应链上的问题?
享界这周交付少一半,谜一样的北汽蓝谷。交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订单还是产量?产量的原因是工厂问题还是供应链问题?
早上这些假消息,既然市场没影响,就说明影响不大,也不一定会杀跌;但中午这个交付量的消息就不怎么好了,要看下午市场怎么走,因为这个可能不是假消息,而且这个消息是连续性的,市场可能会有所反馈。
马特贝本来今天都没想看盘,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盯着下午的走势。
开盘倒是小幅度地拉升,看来也没受消息的影响。
下午的拉升反而是受赛力斯的拉动,不知道问界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今天电力板块果然就没了,但昨天没表现的光伏,今天反而比较强,现在是不是市场的反应都慢半拍?
马特贝没再盯着市场,还是继续查北汽蓝谷的情况。
根据工信部申报信息,极狐T1的生产企业为“北汽(株洲)汽车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其申报车型的车辆识别代号(VIN)前缀“LNBSC”也指向株洲生产基地。
极狐S3的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其生产企业同样为“北汽(株洲)汽车有限公司”,地址为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申报车型的VIN前缀“LNBSC”与T1一致,进一步印证株洲代工。
只要不是在密云生产就没问题,T1的关键是价格,价格能一步到位,销量自然起来,北汽蓝谷就可以把过去失去的阵地夺回来,就怕北汽这些老爷不接地气,张国富应该会比较接近市场,虽然6系算是比较失败,但也有可能因为6系的失败,他们对T1的定价不会心存侥幸。
株洲工厂是代工厂:为北汽蓝谷生产经济型车型,但产权属北汽股份,代工成本按“材料+加工费+附加费”核算。
北汽蓝谷确实暂时没必要在中低端产能里继续投入,在现有镇江和密云产能都可以提升起来的情况下,T1和S3选择株洲基地代工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能提升现金流,T1和S3只要不会影响5、6系的销量,现在极狐的销售网络也扩张了不止一倍,扩充产品线确实能有效提升营收的总额。
但也要最终被实际的销量来验证。
(http://kkxsz.com/book/ebbejc-3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