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同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6章 同学

 

林观澜脸色微微僵硬了一下,二麦没跟他客气,把他手里的东西接过来提到屋里。

“就是,叫阿姨多见外,叫婶子最好,妈我们是同学,加上老校长的关系,几百年前还是一家人,不用跟他客气。”

二麦把东西放好,又把鸡蛋拿到屋里,小白小黑认出她高兴地围着裤边不停转。

“……乖”

看着两只狗面上的白毛,再加上刚刚匆匆一瞥发现妈发间的白发,时间过得好快,妈都老了。

“去去去”

秀莲看出那小子对女儿肯定不一般,正打算多问问,没想到自己女儿突然跟狗皮膏药一样贴上来,赶紧伸手把人挥开。

“天气热你自己待着。”

姑娘在国外待太久了,行事上也跟外国差不多,当着别人面就抱上来。

在外头跟大家吹水的有财叔连凳子都没顾得上拿,匆匆跑回来,“二麦”

“有财公”

有财叔伸手擦了一下眼角,“我要早知道你今天回来,肯定得到海边给你抓些螃蟹,你就喜欢吃海鲜,以前上学回来她一个人能吃满满一大盆。”

二麦赶紧让有财叔坐到椅子上,“想吃咱们到市场买。”

现在是自由经济,想吃不用再自己去海边抓了。

“买的跟有财公抓的可不一样,这个是——”

林观澜赶紧正式介绍了一遍。

有财叔听说他是老校长侄孙高兴得眼圈都红了,“回来认祖了是不是?好啊好啊,我们都以为你们家——算了,你爸呢?小时候我也见过他几面,他什么时候回来?”

“爸爸还在美国,把生意安排好后会回国,毕竟姑奶还在国内。”

林观澜中文不错,一点都不像从小在美国长大的。

秀莲去厨房给他们做饭,二麦过去帮忙。

“还会使柴火灶呢,妈以为你在美国待久了都忘了家里的灶台怎么用了。”

“……”

二麦无奈,路都没走稳就会看灶火了,不能在国外呆了6年把前十几年都给忘了。

“妈,我来帮你切蒜。”

“别别别,我听说美国人不吃蒜也不用筷子,我怕你不记得怎么拿刀拍蒜,一会儿用不用给你找个勺子?”

二麦只能看着火,妈心里肯定还有气,“那我帮你摘菜总行了吧?美国人也吃菜。”

秀莲没好气把菜盆递过去,“原来他们也吃菜,我还以为美国人都只吃牛肉喝牛奶。”

“妈对不起,不是我不想回来,是上面另有安排这才多待了几年,你们都在国内我不可能永远在外边不回来,别生气了好不好?女儿好不容易才回来。

我也就只能在家待几天,过段时间就要上去工作了。”

二麦的外语基础本来就不错,后来只念了半年语言学校,本来应该按期回国,按照约定回母校做研究。

但后来又接到通知,她在国外多待几年,学习美国企业的运作规律,回国进中信集团负责国际资本投资。

秀莲哼了一声到底没在说什么,抬头往外看了一眼,有财叔正拉着那个年轻人说话。

“……长得倒是挺好看的,个子也高。”

闺女个子都有1米7多,站在这男的旁边正好到他鼻尖。

“是挺好看的,挺多人追他。”

林家生意在美国做的很大,周叔叔出国后就进了他们家公司,二麦留学的很多事都是周叔叔跟林家帮忙打点的。

知道姑姑对这小姑娘不一般,林琦骏在她刚到美国时就从另一个州飞过来看她。

“林麦秋?好名字,好孩子你在国外有什么不适应的就给叔叔打电话,姑姑写信让我们都要照顾好你。”

林琦骏是个很和善的中年男人,夸她聪颖,鼓励她学成后回国。

“国家现在政策变了,我们要迫不及待跟国际接轨,你们是国家精挑细选出的高级人才,希望经过几年学习后能回去建设祖国,发光发热。”

二麦跟林琦骏头一年见面比较多,但林叔叔身体不太好,后面见面就少了。

她也知道林叔叔的儿子跟她在同一个学校,不过两人一首没有见面的机会。

是后来二麦因为教训了几个出言不逊的美国学生在学校一举成名,林观澜把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名字跟人对上号,两人这才有了交集。

“……追他的人挺多的?”

“嗯,毕竟人家长得好家里又有钱,就算是中国面孔也有不少人追。”

秀莲把肉剁碎,本来还担忧女儿看上外国佬,嫁在国外不回来了,现在看来还是担心早了,还没开窍。

“……妈你要不也跟我一起上去?”

家里就妈妈一个人在,爸爸姐姐、弟弟都在省城,她大部分时间也在省城,偶尔才去鹏城工作。

大麦其实也建议过,爸爸的建筑公司走上正轨了,一首挺稳定的,弟弟毕业后肯定也留在上面,大家都不想妈妈一个人留在家里。

只是秀莲之前一首不同意,她要去了省城能干什么?在家是蒲织厂的工人,去省城啥也没有。

而且现在毛三生意起来了,秀莲更憋了一口气,不说比他强,但也不能只能双手向上跟他要钱。

以前大家都是工人,没谁比谁强。

“妈正好有事跟你说,我感觉厂里最近不太对劲。”

以前国家是统购统销,统收统配,只要进了厂就是国家职工,一辈子都是铁饭碗,不管外头怎么变大家每月按时拿工资,旱涝保收。

工厂盈利如何都由国家负责,现在不一样了,工厂要向国家缴纳税收。

工人的铁饭碗也不铁了,去年开始再进厂的工人就不是终身雇佣制,意思就是从“固定工”变“合同工”,合同到期跟厂就没关系了,得重新找工作。

虽然目前对工厂里的老人无影响,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但秀莲还是敏锐嗅到不一般。

“我听刘会计说现在又有种说法,就是私人承包工厂,叫什么承包经营责任制,跟咱们分地一样,就是厂自己赚多少钱自己负责。”


    (http://www.kkxsz.com/book/gbijii-5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