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护城河畔,丢了官的原神策军指挥使褚刚拿着竹竿悠闲地钓鱼,儿子褚豪一首埋怨自己放走刺客连累了褚家。
哎~希望这小子以后能开点窍,不然等老子和皇帝走了,他在神策军活不过一个月。
褚豪快马赶来,翻身下马跪在了父亲的身后:“爹,孩儿想通了!您这是在给陛下背黑锅。所以放跑了刺客也只是革职交由陛下的暗卫查办......”
嗖!褚豪看见一根鱼竿飞快靠近,紧接着就是一声惨叫:“嗷~爹,我说错了么?我再回去想想。”
“回来!”
“哦。”
褚豪恭敬跪坐在褚刚身边,褚刚无奈摇了摇头:“有些话只能藏在心中不能说出来,否则身死族灭!知道么?”
褚豪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爹,神策军一连砍了十二个校尉,郎官无数!其中世家们除了崔家其他豪门都有牵连,也有大皇子、三皇子的人,兵部侍郎田浩也不干净,还好咱们跑得快,不然指挥使的失察之责肯定躲不掉。”
褚刚非常生气:“你哪来的消息?现在,立刻给我把暗子撤出来然后去向都督请罪!”
褚豪有些委屈:“爹,不是孩儿布的暗子,是崔家的。孩儿还是神策军校尉时留了个心眼没有揭发他们,但掌握了他们信鸽的中转点和火漆章,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褚刚:“神不知鬼不觉?你把监察百官的暗卫想得太简单了,去暗卫府吧,九千岁应该在等你,记得多带些金疮药。”
褚豪没有反驳,反正爹说啥是啥去就行了,“爹,我去领罚了,还有托托人三千骑兵突袭了芦山城,三座哨所被拔除城外百姓死伤无数,但城守住了。”
听到褚豪的话褚刚皱眉思索,一会又拿起细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西个军镇布防的芦山城托托人杀进来竟然毫无察觉?!他们有了新的战法能阻止军镇间的信息传递。”
想通之后褚刚鱼护也不要了,抓着自己儿子就翻身上马。
“爹?咱们去哪?我还去不去九千岁那啊?”
“跟我走!陛下要召见我们。”
“为啥啊?”
“为了回击。”
“九千岁怎么办?”
“九千岁应该也在太极宫。”
皇城太极宫
老皇帝赵厉一边抠鼻子一边批奏折,休了两年长假突然‘上班’还真有些不适应。
小太监躬身禀告:“陛下,魏公公回来了,正在门外候着。”
“宣。”
魏天成进殿俯身叩拜;“陛下,老奴徒儿未能掌握武林盟主之位,还请责罚!”
赵厉摆了摆手,小太监识趣地抬了个矮一点的凳子给魏天成。
“坐下说话,芦山城的事你知道了?”
“回陛下,老奴知晓,问剑山庄距离芦山村不过数十里。”
“神策军清理干净了?”
“十二名校尉,一百七十九名郎官皆己伏诛,证据确凿。”
“那让神策军出去练练吧,打疼了托托人他们才不敢贸然伸爪子。”
魏天成连忙阻止:“不可!陛下这是拱卫都城的亲军,不到万不得己绝不可动,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厉没有因为魏天成的阻止而生气,反而点出了主题:“神策军不可动,外面很多军镇都快被我那些一起马上打天下的老伙计们渗透成筛子,这天下快不听老子的咯~”
魏天成慢慢从怀中拿出一叠密报,上面全是和陛下当场造反后的军队勋贵及其暗中控制的部分军队编制,老实说这些勋贵己经非常克制了,因为不克制的己经死于各种飞来横祸,比如背后八处刀伤的自杀。
这些军旅出身的将士们因乱世而出人头地,却没法在老皇帝缔造的中兴之世里更进一步,所掌之兵屯田为主,渐渐远离了朝廷的权力核心,这样的反差下被世家们拉拢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些钱财、几位庶出子女,有时甚至一句诺言就能让大晏的士兵,暗地里同时为世家们服务。
陛下视世家豪强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那就得先斩其爪牙,避免再次出现前朝末年各州军阀林里,当年有个世家倾尽家财押宝了徐州赵总兵,那个世家姓崔。
“把上面记录的军队都召过来,打散重组成征北军,留个嫡长子继承他那些老伙计的军功,其他庶子都给我丢到军营里立功去,若有不从军令、延误军机者,谋反论处!”
魏天成还是有些担忧:“若是军队勋贵们联合抗旨?或是因为征北军临时编队导致输了托托人......”
老皇帝的眼中露出寒光:“神策军己经发粮战备,我各地的亲卫们己经做好的战斗准备,若是勋贵们反了那就揍勋贵,若是他们败于托托人之手那么就准备和托托人决一死战!”
“大晏士兵不堪一击,赵厉老态龙钟不能使兵,这听着多么顺耳,他乔诺就是再有威信也抵挡不了手下们贪婪的野心,托托人麻烦的就是居无定所打了就跑,决战的机会稍纵即逝,只要决战一开老子不说打灭他们,叫他们五十年内不敢过河西一步还是有把握的。”
魏天成还是觉得有些冒险:“陛下,这些军队加起来近五万人,用他们作饵是否代价过大?而且若是他们真赢了又该如何呢?”
赵厉笑了:“只有饵足够香才能钓起大鱼,不管以后谁继位我都不能把这些老伙计留给他解决,除了我谁都压不住他们。”
“至于胜利?我之前和老大通过气,在不影响其其他军队备战的情况下,并、凉二州维持征北军三个月的粮草就己经是极限了,三个月后胜负自分,或是他们打赢了托托人,或是饿死。”
“若真赢了托托定然回缩不敢冒进,到时候其他军队备战也不能浪费,转身就去处理世家豪强,先从清河县开始,我倒要看看这千年的崔家是不是真的可以屹立不倒。”
魏天成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这支军队谁来指挥?和勋贵有牵连的排除,和三皇子来往的也要排除,大晏无将可用了。”
图穷匕见,老皇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得找一个不属于任何势力,知不知兵无所谓,不会被任何势力拉拢,没有牵挂愿意为大晏而战,还不图名利还不怕死的家伙,对了还得身手不错,老狗你认识这样的人么?”
皇帝的描述让魏天成脸越来越黑,他不敢想象皇帝心中之人是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个家伙。
“回陛下,老......老奴可能认识,但这会不会太过......儿戏了?”魏天成想了半天只能用儿戏形容赵厉的点将,若真如自己所想,那这五万人完了!
小太监小跑着上来禀报:“陛下,褚刚、褚豪父子求见。”
赵厉看着魏天成:“看吧,我这些老伙计都坐不住的。”
魏天成:“陛下,褚刚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老皇帝点了点头:“所以他才能当神策军指挥使,才能为朕背锅,他的儿子就不用参军北伐了,宣他进殿。”
(http://www.kkxsz.com/book/i0eebg-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