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浓墨,将谢府清芷院的灯火映衬得愈发明亮。窗外风声呜咽,卷起几片枯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更添了几分行动前夜的凝重与萧瑟。
书房内,一张描绘着西山静心禅院及其周遭地势的粗略堪舆图摊在紫檀木长案之上。图纸边缘因反复而略有些卷曲,其上用朱砂和墨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记号,显然是经过了细致的推演。
林昭雪手执一根细长的银簪,代替了炭笔,正神情专注地在图上比划着。烛光映照下,她略显苍白的面容透着一股异样的沉静与锐利,与平日里偶尔流露出的、带着几分现代人特有疏离感的慵懒截然不同。此刻的她,全然是一名冷静到极致的分析师,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落簪,都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判断。
“静心禅院背靠峭壁,仅前门一条通路可供马车出入,但据阿蛮的人回报,院子西侧有一条极为隐蔽的羊肠小道,可供单人勉强通过,平日里应是樵夫所用,魏公公未必知晓。”她的声音清冷而平稳,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若要突袭,此处可作奇兵。但院墙高耸坚固,即便由此潜入,内部守卫分布亦是关键。”
她银簪的尖端在图纸上某处轻轻一点:“此处,应是禅院的角门,通常用于运送杂物,守卫相对薄弱。但魏公公既然选择此地藏匿林清月,必然会加强防范。我推测,角门附近极有可能设有暗哨,甚至……触发式的绊马索或铃铛。”
说到此处,她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自己的右手。那只手在烛火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半透明质感,骨节的轮廓清晰可见,仿佛精美的琉璃艺术品,却又带着令人心悸的脆弱。一丝冰凉的麻木感从指尖传来,让她秀眉微蹙,动作也因此显得有些迟滞。她不动声色地将重心转移到左手,用左手扶住图纸,右手则尽量自然地垂下,藏于宽大的袖袍之中。
谢砚之负手立于一旁,玄色的锦衣卫常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如松。他深邃的凤眸一瞬不瞬地凝视着林昭雪,眸光复杂难辨。灯火勾勒着她专注的侧颜,那份与这时代格格不入的冷静与专业,以及她身上那挥之不去的、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谜团,在他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与张力。
她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时候,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洞察力与分析能力,仿佛天生就该游走在罪案与迷局之间。从钱侍郎府的彩色纤维,到废弃染坊的化学痕迹,再到如今对这小小禅院布防的精准推测,她的“家学渊源”早己无法解释这一切。
更遑论她那只越来越古怪的右手,以及她身上那种仿佛随时都会消散的虚无感。
他知道她隐藏着天大的秘密,一个足以颠覆他认知,甚至可能与他自身命运紧密相连的秘密。那块在他触碰到她肋下旧伤时,瞬间被唤醒的、尘封多年的记忆,如同梦魇般纠缠着他,让他对眼前这个女人的情感愈发复杂——有因误伤带来的深切愧疚,有对“异魂”占据“亡妻”身体的震惊与探究,更有在一次次生死与共中滋生出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奇异牵绊。
“此处,”林昭雪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谢砚之的沉思,银簪指向禅院后院的一处独立跨院,“从图上看,这处院落位置最为隐蔽,且有独立水源,易守难攻,最适合用作囚禁之所。若林清月果真在此,十有八九便是在这里。”
她抬起头,看向谢砚之:“魏公公既然秘密转移林清月,必然会加派人手看守。强攻不可取,智取方为上策。我建议……”
她正欲详细阐述自己的潜入与营救方案,却见谢砚之缓缓踱步至她身前,目光如渊,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深沉与探究。书房内的气氛,在这一瞬间仿佛凝固了。
“林昭雪,”他低沉的嗓音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若明日行动顺利,当真找到了林清月……”
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紧锁着她的双眸,仿佛要看透她灵魂的深处。烛火摇曳,将他脸上的神情映照得明明暗暗,平添了几分压迫感。
“你会如何?”
简简单单的西个字,却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敲击在林昭雪的心上。
她微微一怔,握着银簪的左手不自觉地收紧。这个问题,她并非没有想过,只是在繁杂的案情分析和对自身诅咒的忧虑中,被刻意压在了心底。
林清月……
这个名字对她而言,承载了太多复杂的含义。
是她,害得原主林昭雪不明不白地死去,让自己这个异世孤魂占据了这具身体,卷入这无休无止的阴谋与杀戮。
是她,在替嫁之前,便因嫉妒对原主暗下毒手,心思歹毒狠辣,令人不齿。这是她从翠儿口中,从马婆子的泣诉中,从那些残存的日记碎片中,一点一滴拼凑出的真相。
可如今,这个曾经骄纵跋扈、满腹心机的嫡姐,却也成了靖王和魏公公手中一枚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生死未卜,境遇凄凉。
恨吗?自然是有的。若非林清月,她或许不会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不会身中这诡异的诅咒,更不会日夜在生死边缘挣扎。
怜悯吗?林昭雪扪心自问,对于这样一个曾经恶毒对待原主的人,她很难生出纯粹的同情。但作为一个见惯了生死与人性复杂的法医,她对任何一个即将逝去或饱受折磨的生命,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冷漠。
更何况,林清月如今是揭开靖王阴谋的关键人证。她的存在,关乎着苏绣娘案的真相,关乎着更多无辜者的性命,甚至……关乎着她自己那仅剩的、渺茫的生机。
烛光下,林昭雪的脸色变幻不定。她能感觉到谢砚之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自己身上,带着审视,带着探究,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她答案的某种隐秘期待。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问她对林清月的态度,更是在探问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她的是非观,她的底线。
她沉默了片刻,长长的羽睫在眼睑下投下一片暗影。再次抬眸时,眼中己恢复了一贯的清明与冷静,只是那清明之下,似乎还涌动着某些更深沉、更复杂的情绪。
“指挥使大人,”她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重量,“你希望我如何?”
她没有首接回答,反而将问题抛了回去。这是一个巧妙的回避,也是一种无声的试探。她想知道,在她坦露真实的、可能并不符合这个时代道德标准的想法之前,眼前这个男人,这个名义上的夫君,这个实际上的掌控者,对她真正的期望是什么。
谢砚之凤眸微眯,似乎没想到她会如此反问。他看着她平静无波的脸庞,以及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的清澈眼眸,心中那份对她的探究欲,愈发浓烈起来。
书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风声,依旧呜咽不止,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
(http://www.kkxsz.com/book/j0dfif-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