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乙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低着头,快步走到堂中,对着上首的杨道深揖到底。
杨铮眼皮都没抬,心里却有数。这小子,临机处变,从无差池。
“杨小乙,” 杨道的声音沉沉响起,目光落在杨小乙身上,“把你知道的,一五一十说清楚!若有半句虚言……”
“小的万万不敢!” 杨小乙应声伏低。
“回禀家主,前几日,小人确实发现李嬷嬷行踪有些古怪。“
”她……她曾多次在西市角门附近,与一个咸阳口音的陌生男子见面,还……还曾偷偷塞给对方一个鼓囊囊的钱袋。”
咸阳口音?杨铮心里冷笑一声。柳氏的娘家就在咸阳,这线索指向性够明显了。
他瞥了眼柳氏,柳氏放在膝上的手猛地攥紧了衣角,指节发白。哼,果然沉不住气。
杨道的脸色更加阴沉,目光转向在地的李嬷嬷,那眼神几乎要将她凌迟:“李氏!你还有何话说?!”
李嬷嬷浑身一颤,猛地抬起头,脸上涕泪横流,看向柳氏的眼神充满了绝望和哀求。
柳氏别过脸,不敢看她,身子却在微微发抖。
完了。李嬷嬷心里一片冰凉。她知道自己完了。
但……但她不能把夫人供出来!那是她一辈子的主子,也是她一家人唯一的依靠。
“族长饶命!族长饶命啊!” 李嬷嬷突然像疯了一样,朝着杨道猛磕头,额头撞击地面,发出咚咚的闷响,
“是老奴!都是老奴一人所为!和夫人没关系!真的和夫人没关系啊!”
她语无伦次地哭喊着,声音凄厉。
“老奴……老奴不是人!老奴对不住铮公子!老奴……是因为……因为当年铮公子的生母……”
她猛地顿住,似乎难以启齿,随即又像下了决心般。
“当年铮公子的生母曾多次责难老奴伺候不周,还差点被撵出府去……老奴心里一首记恨着!这些年看着铮公子越发出息,老奴……老奴就更是嫉妒、更是恨!”
“所以……所以五老爷出事后,老奴听到外面那些风言风语,又知道……知道夫人那里恰好有一块多年前别人送的、和铮公子那块差不多的玉珏……老奴就动了歪心思!”
她一口气说了出来,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老奴偷了夫人的玉珏,偷偷做了记号,又散布谣言,想要……想要诬陷铮公子勾结六国遗民!老奴彘油蒙了心!老奴该死!求族长看在老奴伺候杨家这么多年的份上,饶老奴一命吧!”
说完,便伏在地上,嚎啕大哭,身体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一派胡言!杨铮心里嗤笑。
他那位早逝的母亲,性子软弱,哪有胆子“责难”柳氏的心腹?这借口拙劣得可笑。
但……不得不说,这借口又是眼下最“合适”的。
她把所有罪责都揽到了身上,一个对主子怀恨在心的刁奴——多么完美的解释!既保全了柳氏,又给了杨道一个台阶。
蠢货,但也算忠心。
杨铮瞥了一眼柳氏,她脸色苍白,嘴唇紧抿,看向李嬷嬷的眼神里,混杂着痛苦和……如释重负。
杨道坐在上首,面沉如水。
他真的信了吗?杨铮觉得未必。这老狐狸精明得很,恐怕早就猜到七八分了。
但他需要一个结果,一个能维护杨氏脸面、迅速了结此事的结果。李嬷嬷的“自白”,恰好递给了他这把刀。
“哼!” 杨道重重冷哼一声,打断了李嬷嬷的哭嚎,声音里透着厌恶和决绝,“刁奴!死到临头还敢狡辩!”
他猛地一拍手,厉声喝道:“来人!”
两名家丁从门外进来,叉手听令。
“把这刁奴拖下去!” 杨道眼中寒光一闪,“严循家法,给我堵上她的嘴,立刻处置!莫要让她再胡言乱语,污了祖宗清净!”
“是!” 家丁应声,上前一把架起如泥的李嬷嬷,拖死狗一样往外拖。
“不!族长!饶命……夫人……救我……夫人……”
李嬷嬷的哭喊戛然而止,被一只大手死死捂住,只剩下呜呜的挣扎声,很快便消失在门外。
柳氏浑身剧烈地一颤,闭上了眼睛,指甲掐进掌心,一丝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李嬷嬷跟了她快二十年,名为下人,实则早己是她最信任的家人。如今,为了保全自己,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去死……
杨铮冷眼旁观着这一切。若非她自己心狠手辣,何至于此?
杨道的目光缓缓转向柳氏,声音严厉无比:“柳氏!”
柳氏猛地睁开眼,迎上杨道的目光,身子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连忙低下头,声音带着颤抖:“……妾身在。”
“看看你做的好事!” 杨道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威压。
“治家不严,驭下无方!竟让一个刁奴在你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险些酿成滔天大祸!“
”若非查清真相,我杨氏一族的名声,岂不都要毁在你手里?!你这个主母,是怎么当的?!”
这般训斥,如鞭子般抽打在柳氏脸上。虽然没有明说,但字字句句都是敲打,都是警告。
柳氏脸色煞白,嘴唇哆嗦,却一个字也辩驳不出来。
她知道,此刻任何辩解都是火上浇油。她只能俯下身子,额头抵着手背,声音低微而屈辱:
“是……是妾身……是妾身失察,管教不严……妾身知错了……”
杨道冷哼一声,不再看她,目光转向一首沉默不语的杨铮,语气缓和了些许:“铮儿。”
杨铮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父亲。”
“今日之事,己经查明。” 杨道缓缓说道,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结论性。
“你与那‘六国遗民’之事,纯属这刁奴因旧怨而恶意诬告,与你无关。此事,到此为止!“
”往后,你好自为之。”
“是。” 杨铮垂首应道,声音平静无波,“谢家主明断。”
洗清了?杨铮心里清楚,这所谓的“洗清”,不过是家族为了颜面,强行画下的句号。
那块消失的、带着记号的真玉珏,就像一根刺,扎在杨道和所有知情族老的心里。
他们或许暂时不会再拿“六国遗民”说事,但对自己的忌惮和提防,只会日益加深。
(http://www.kkxsz.com/book/jagdfg-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