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修好、订单按时交付之后,纺织厂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厂里的气氛虽不像之前那般压抑,但仍透着一丝严肃。
会议室内,员工们整齐地坐着,交头接耳,都在猜测这次会议的主题。
厂长一脸凝重地走上台,轻轻敲了敲话筒,清了清嗓子,打破了会议室里的低声议论。
“各位工友们,这次机器故障导致订单延误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清楚。虽然最后我们成功把订单交付,客户也对产品质量满意,但这次事件给厂里造成的损失可不小。”
厂长神色严肃,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首先,为了维修那台进口机器,我们花费了一笔高昂的费用。厂家调配零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运输成本也不低,前前后后光维修费用就高达上万元。再加上这批订单延误导致的一系列损失,包括搭进去的一批货、额外支付的仓储费,以及潜在的信誉损失,这些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台下的员工们听了,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有的员工忍不住小声嘀咕:“这么多钱,厂里得多久才能赚回来啊。”
厂长接着说道:“经过厂里领导班子的商议,我们决定对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分。李军,你站起来。”
李军缓缓从座位上站起身,头微微低着,脸上满是愧疚,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厂长看着李军,语气沉重地说:“李军,你作为技术骨干,在调试机器时犯下如此严重的失误,给厂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在后续的维修和赶工过程中,你积极努力,表现出了一定的责任心,但错误己经造成,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厂里决定,将你调离原技术岗位,到普通工人岗位工作,希望你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李军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懊悔与自责,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厂长,我接受厂里的处分。这次是我工作疏忽,给厂里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到普通岗位工作,我会更加努力,用实际行动弥补我的过错。维修机器的费用,还有给厂里造成的损失,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心里,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争取为厂里多做贡献,把这些损失都赚回来。”
厂长微微点头,说道:“希望你能说到做到。这次的事情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是一个集体,每个人的工作都关乎着厂里的兴衰。”
这时,台下有员工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唉,李军这次也是太不小心了,可惜了他的技术。”
“是啊,但没办法,损失确实太大了,厂里也是要给大家一个交代。”
淑玲坐在座位上,看着李军,眼中满是心疼,但她也明白厂里的决定是公正的。
会后,淑玲找到李军,轻轻拉住他的手,安慰道:“李军,别太难过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你努力,以后肯定还有机会回到技术岗位。我会一首支持你的。我们一起努力,慢慢总会好起来的。”
李军看着淑玲,感激地说:“淑玲,谢谢你。我知道这次是我让大家失望了,我一定会好好工作,不辜负你的支持。我会把在普通岗位当作重新开始的机会,更加用心工作,为厂里创造更多价值。”
李军被调到普通工人岗位后,第一天上班,天还没亮透,他就早早来到了车间。车间里静悄悄的,只有几盏昏黄的灯散发着微弱的光。他深吸一口气,暗暗给自己打气:“从今天起,一切重新开始,我一定要努力工作。”
不一会儿,其他工友陆续来了。陈大哥看到李军,有些惊讶,但还是笑着打了招呼:“李军,这么早啊!”
李军热情地回应:“陈大哥,您早!以后还得多跟您学习呢。”
陈大哥拍了拍他的肩膀:“咱这也没有啥难的,主要就是体力,和细心,你这刚开始干别急,慢慢来,身体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过你从技术岗位下来,心里能适应吗?”
李军脸上露出坚定的笑容:“陈大哥,我能适应。我知道之前犯了错,给厂里带来损失,到这岗位也是应该的。我就想着,只要在这努力表现,以后肯定还能回到技术岗位,继续为厂里出份力。”
陈大哥点点头:“行啊,年轻人有这觉悟就好。这普通岗位虽说没技术岗位那么有挑战性,但也得认真对待,每个环节都关乎着产品质量呢。”
“我明白,陈大哥。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李军用力地点点头。
一天的工作开始了,李军跟着陈大哥负责搬运和整理原材料。这活儿又累又脏,没一会儿,李军的额头就布满了汗珠,后背的工作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但他丝毫没有怨言,一趟又一趟地来回搬运。
休息的时候,李大姐递给他一杯水,关心地说:“李军,累坏了吧?坐下歇会,别太拼命了,这块的活就是这样。”
李军接过水,连声道谢:“谢谢李大姐,我不累。我得加把劲,争取早点熟悉这岗位的工作。我心里一首想着,只要我把现在的工作做好,领导肯定能看到我的努力,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回到技术岗位,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大姐笑着说:“你这小伙子,还挺有上进心的。行,大姐看好你,只要努力,肯定行。”
下班后,李军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淑玲看到他,心疼地说:“李军,今天累坏了吧?看你这身上脏的。”
李军却笑着说:“淑玲,我不累,真的。今天在新岗位干得可带劲了。我跟你说,我今天跟着陈大哥和李大姐他们学了不少东西呢。我觉得只要我每天都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后肯定还能回到技术岗位。这只是暂时的,我有信心。”
淑玲看着李军坚定的眼神,也被他的乐观和决心感染:“嗯,我相信你,李军。你这么努力,一定会重新回到技术岗位的。”
晚上洗漱过后,李军躺在床上,虽然身体疲惫,但眼神却透着光亮。他小声地对自己说:“加油,李军!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回到技术岗位,为厂里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kkxsz.com/book/jcjabi-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