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在院子里像个泼妇一样闹腾了大半天,可是却没有一个人理会她。
毕竟,谁不知道她心里那点小九九呢?
她无非就是想让大家给他们家送点粮食罢了。
然而,如今粮食如此稀缺,谁家有那么一点点粮食,不是像宝贝一样藏起来,还得反复清点生怕少了呢?
大家都在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又有谁会有多余的粮食送给别人呢?
更何况,就算真有人好心送了粮食给贾家,恐怕也得不到一句好话。
说不定,贾张氏还会嫌送的粮食太少呢!
想当初,搞帮扶政策的时候,贾家可是吃了大家不少粮食。
可结果呢?贾家有对大家说过一句感激的话吗?根本没有!他们反而觉得这是大家应该做的。
后来帮扶计划取消了,大家却惹来了一身的抱怨。
那段时间,贾张氏整天在院子里摔摔打打,指桑骂槐的,把西合院的邻居们都烦透了。
而贾家那个所谓孝顺的儿子和儿媳妇呢?面对母亲这样的行为,他们竟然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可让西合院的邻居们彻底看透了这一家人的虚伪。
和贾家关系最好的一大爷易中海,也没有出面制止,恐怕心里也是有不满。
彭语阳在这天晚上,许大茂下班的时候,在门口叫住了他。
“大茂,过来一下,老婆子有事找你。”
许大茂听到招呼,快走两步进了屋子,“哟,太太,找我啥事啊?”
彭语阳把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大茂,你在乡下不是有点关系嘛,我想让你帮我去买几百斤粮食备着。眼下这情况,明显不对劲,现在多花点钱还能买到。”
许大茂眼睛转了转,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太太,这事儿有点难办呐,乡下现在粮食也紧张,我这去买还得欠不少人情呢。”
彭语阳看出他的小心思,忙说:“大茂,不会让你白帮忙,事成之后,肯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许大茂一听有好处,立马来了精神,“行吧,我试试。不过这价格肯定得高些,你也别嫌贵。”
彭语阳点头道:“只要能买到,价格好说。”
许大茂拍着胸脯保证:“您就瞧好吧,我许大茂出马,肯定能成。”
对于许大茂提出想要好处的要求,彭语阳不仅没有丝毫的反感,反而欣然接受。
正所谓“有求于人,必有求人之态”,就如同当初许富贵恳请她照顾自己的儿子儿媳那般,既然是有所求,自然需要展现出应有的态度。
彭语阳二话不说,从怀中掏出了一百块钱,这可不是小数目,整整十张大黑十!她毫不犹豫地将这些钱递给了许大茂,仿佛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钱。
“大茂啊,老婆子我可是信得过你的。这钱你先拿着,不管你买这些粮食花了多少,我只要一百斤大米、五十斤白面和五十斤玉米面就成。”彭语阳的语气十分坚定,似乎对许大茂充满了信心。
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来估算,这两百斤粮食大概需要七八十块钱左右。
也就是说,剩下的那二十多块钱,实际上就是给许大茂的跑腿费了。
以许大茂的本事和能耐,他根本无需花费什么人情费用,甚至有可能买到比市场价更便宜的粮食。
如此一来,这一百块钱到最后,恐怕还能有一小半落入他自己的口袋里呢!
许大茂定睛一看,只见那十张大黑十整齐地摆放在自己面前,他的眼睛不由得微微一闪。
这两百斤粮食对他来说,简首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他从彭语阳的行为当中,可以看出她对囤粮这件事情的急迫,足以证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粮食恐怕是一件非常畅销的商品。
许大茂心中暗自盘算,决定借着这个机会大赚一笔。
他表面上应承着彭语阳,心里却想着多买些粮食囤着,等以后粮食价格上涨再高价卖出。
没过几天,许大茂就兴高采烈地来找彭语阳,说粮食己经买好了。
他分几次帮她把粮食用自行车给拉了回来,帮她搬到了房间里面。
彭语阳仔细一看,大米、白面和玉米面都有,数量也符合她的要求。
她满意地点点头,又额外给了许大茂五块钱作为感谢。
许大茂拿到钱后,笑得合不拢嘴。
他觉得自己这次真是做对了,不仅赚了彭语阳的跑腿费,还囤了不少粮食。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彭语阳其实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只是为了能顺利囤粮,才没有点破而己。
有许大茂出手相助帮她囤粮,彭语阳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
如此一来,她日后便无需担忧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还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借口来解释这些粮食的来源。
这两百斤粮食可都是精挑细选的细粮啊!其品质之优,即便放在市场上,也绝对算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
尽管为此花费了不少钱财,但彭语阳深知,再过一年半载,想要用同样的价钱去购买这么多粮食,恐怕是痴人说梦了。
所以,彭语阳决定只囤这一批粮食就好,毕竟囤得太多也并非明智之举。
她担心过多的粮食会引来他人的觊觎之心,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今,大家都在纷纷囤粮,彭语阳的这两百斤粮食虽然数量不少,但也并未显得过于离谱。
毕竟,其他人也都是几十上百斤地囤粮,尤其是那些人口众多的家庭,囤粮的数量更是惊人。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们所囤的粮食大多是粗粮。
这主要是因为粗粮价格相对便宜,同样多的钱,可以囤到好几倍数量的粮食。
他们原本以为囤粮只是一种应对可能到来的困难的方式,却万万没有料到这场灾难竟然会持续整整三年之久!
他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那些粮食,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尤其是贾家,由于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他们总共才囤了区区八十斤的粮食。
这八十斤粮食的构成如下:六十斤粗粮,其中包括三十斤红薯、三十斤棒子面;二十斤细粮,具体为五斤白面、五斤大米、两斤小米以及十八斤玉米面。
这些粮食被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乍一看似乎数量不少,但实际上,这些粮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要支撑三年的时间,实在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http://kkxsz.com/book/jdfegf-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