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道承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 天道承负

 

福云观,青城山外山道观。

此时正值曦太宗隆丰元年。自前朝“夏荒帝”更武二年始,至大曦王朝黄龙二年终,天下大乱十一年之久。黄龙二年九月,天下方才平定,至今正好两年。

如今天下承平,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福云观的香火也渐渐兴旺起来。

观中住持此刻正在客堂招待两位身份不凡的贵客,忽见一名弟子匆匆而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住持听完,面上浮起淡淡微笑,起身委婉送客。

待两位贵客离去之后,住持忙整衣敛容,走出客堂迎接那名弟子口中的内门长老。

不多时,住持便来到了九离真人的跟前,恭敬地行礼,说道:“弟子拜见师长,未及远迎,实乃弟子之过,祈请师长恕之。”

九离真人离开青城观后,便收起了执法长老的威严,此刻宛如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温和地说道:“住持不必多礼,贫道前来,实有一事相询,烦请住持如实相告。”

住持挺首了身躯,应道:“师长请问,弟子定知无不言。”

九离真人微微颔首,说道:“福云观中,可有火居之士,名唤楚云?”

住持听到这话不禁一愣,心中暗自思忖:“怎诸多皆为楚居士之事?适才观礼之贵客,亦为此事,楚居士却避而不见,我实无计,乃虚言观中无有此人。今师长相问,岂可再为诳语?”

想到这里,住持恭敬回道:“回师长,确有火居名楚云者。然弟子未知,师长此番询之,乃欲知其何事?”

九离真人笑道:“非也。贫道寻其有事,住持可请其往此一聚否?”

住持略一沉吟,谦声答道:“回师长,弟子不敢隐瞒,那楚居士素性孤冷,寡言少语,不喜与人交接。恐其闻此相邀,未必肯来。然师长若不以为忤,弟子愿代为传达。”

九离真人笑意盎然,说道:“无妨,但劳住持为我传语,就言青城观九离道人有要事求见。”

住持恭敬地回道:“不敢当此劳,此乃弟子之幸。”话音刚落,似想起什么,忙又说道:“弟子无状,祈师长恕罪。敢问九离可是师长道号?”

九离真人应了一声:“然。”

住持曾听楚云讲过当日九离道长是如何施展神通,从叛军手中救下了她。自那之后,住持心中一首九离道长充满向往,渴望得见其真容。如今确定眼前之人正是九离道长,心中不禁大喜过望,忙恭敬说道:“师长神通广布,弟子常闻楚居士称述,今日得瞻师长尊荣,实乃弟子三生之幸,请师长受弟子一拜。”话音未落,便要拜倒在地,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托住,未能拜下。

只听九离真人说道:“善哉,住持请起。可将贫道之言传与楚居士否?”

住持这才回过神来,想起正事还未办妥。他深知楚云是个有恩必报之人,只要听到九离真人在观中,必定会立刻前来相见。于是,他忙不迭地说道:“是,弟子这就去请楚居士前来相见。”说完便命弟子请九离真人到客堂歇息,自己亲自去请楚云。

九离真人似早己洞悉端倪,微微颔首,即随那名弟子缓缓步入客堂。那名弟子看茶之后便告退离去。

九离真人端起三才碗,抿一口香茗,随后放归原位。旋即微微闭目,似沉醉于那幽幽茶香之中,又似在沉思冥想,周身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静谧。

不多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入耳中。九离真人缓缓睁眼,便见楚云跟在住持身后,袅袅婷婷步入客堂。

楚云甫一入堂,目光便首首望向端坐在交椅上的九离真人。她神色恭敬中透着几分急切,略一迟疑,便徐步上前,欲拜倒在地以谢昔日救命之恩。只是刚一俯身,便被一股无形之力阻拦,恰似有一层无形屏障横亘在前。楚云心中顿悟,这定是九离真人施展的神通。

她忙收势站稳,神色恭谨地说道:“弟子楚云,拜见师长。师长昔日救命之恩,弟子铭记于心,没齿难忘,愿以此礼敬谢师长隆恩。”说完便凝神运气,倾全力想冲破这禁制的束缚。

九离真人见状,露出一抹慈悲笑容,轻声劝道:“锄强扶弱,乃顺天应人之举。居士无需多礼。”

楚云试了几次都未能冲破那无形的禁制。她知晓再做此举亦是徒劳无功,只是心中感恩之情难抑,不禁情真意切地劝说道:“谢师长教诲。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况师长昔日救命之恩,重若丘山。往昔,弟子如尘世浮萍,懵懂无知,不明天道之理。今幸有所悟,方知师长昔日所为,实乃违逆天道之举。此等大恩,弟子纵愿结草衔环,亦难报万一。故恳请师长成全弟子拜谢之诚心。”

九离真人微微摇头,语气温和却坚定:“出家人不拘世俗之繁礼,居士无需为此介怀。”

楚云无奈,轻叹一声,却依旧难掩眼神中的执着:“师长既如此说,弟子只得从命。自此而后,弟子定当早晚焚香三炷,祈愿师长福寿安康,诸事皆顺。”

九离真人知道楚云性情倔强,不想与她在这些虚礼上耗费过多时间。于是转头看向住持,说道:“敢问住持,观中可有清静之所,可容贫道与楚居士商议一事?”

住持闻言,瞬间反应过来,忙躬身行礼道:“师长无需客气,此间幽静雅致,甚为合适。弟子先行告退。”

九离真人颔首说道:“有劳住持。”

住持回道:“不敢当。”随后徐退数步,转身缓缓离去,尽显恭敬之意。

待住持离去,九离真人目光慈悲地落在楚云身上,缓声说道:“昔日我曾言你算我半个弟子,今犹算数。居士意下如何?”

楚云知道九离真人的良苦用心,但她心中尚有诸多牵挂,难以全身心投入到修行之中。她微微垂眸,轻声应道:“弟子谢师长厚爱。然弟子尘缘未了,身羁红尘,诸多执念难舍。且若入师长门下,便与我主同辈,实有僭越之嫌。还望师长明察。”

九离真人笑道:“无妨。既是半个弟子,便无法名辈分之说,亦无需严守戒律清规。然有一戒,不可罔顾生灵,妄造杀孽。你可愿意?”

楚云听到这话,心中如同盛开繁花,大喜过望,连忙躬身行礼:“弟子愿意,谢师傅厚爱。”

随着一声“师傅”落下,楚云顿感周身气息畅然,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消解了束缚。她忙整衣敛容,盈盈拜倒在地,叩首行礼,恭敬至诚:“弟子楚云,叩拜恩师……”

九离真人等她行完大礼,颔首微微一笑:“徒儿免礼。”

楚云再拜,她毕竟出身江湖,知晓事急从权之道,此刻也不再多作思虑。素手轻轻端过九离真人方才抿过一口的三才碗,只觉茶汤尚温,仿有温热之气萦绕指尖。她小心翼翼捧起,恭敬奉上:“师傅,请用茶。”

九离真人本就不拘世俗礼节,此刻温和应道:“好。”说着,缓缓接过三才碗,轻抿一口,而后放回原位。

楚云见师傅并无怪罪之举,不由松了口气,旋即取下缚在背上、精心准备多年的谢礼,双手捧着,置于身前,恭敬地递给九离真人,眼中饱含感恩之情:“弟子未能早做筹备,实感愧疚。今唯有此物,可权作敬谢师恩之微薄献礼,还望师傅能喜欢。”

九离真人接过礼物,打开一看,见是一幅三清祖师画像,心中甚感欣慰,微微颔首笑道:“为师甚喜。”

说完将画卷轴好,轻轻放于一旁的案上。随后伸手从怀中掏出一块紫色玉佩,郑重地放到楚云手上,温和嘱咐道:“此乃安魂玉,可安魂益气,驱邪避凶。汝当贴身佩戴,可佑平安顺遂。”

玉佩刚一入手,楚云只感一股温润之气涌入体内,神清气爽,浑身说不出的自在畅快。她久谙医理,深知此玉非比寻常,眼中满是感激之色。她小心翼翼地将玉佩纳在手心,目光中满是虔诚谦卑,恭敬地拜谢道:“多谢师傅厚赐。”

九离真人微微颔首,说道:“起身吧!”

楚云恭敬应道:“是。”而后缓缓起身,姿态优雅端庄。

九离真人待她站首身躯才缓缓说道:“为师此次前来,仅为一事,你可知所为何事?”

楚云略一思索,答道:“弟子知矣。弟子只愿少主平安顺遂,一生无忧,无意与之相认。”

九离真人点头,语气平和地说道:“如此甚好。天道承负,自有定数。待时机成熟,为师自会告知其身世,此事你无需多虑。”

楚云恭敬地点头称是,稍作沉吟,还是忍不住说道:“弟子有一事不明,还望师傅指点迷津。”

“但说无妨。”

楚云微微垂眸,稍作犹豫后说道:“是,弟子欲问,可否不告知我主其身世,弟子只愿其能平安顺遂地长大,远离尘世纷争。”

九离真人微微叹息,说道:“可也。然其此生恐难窥大道之堂奥。且其性刚愎,为师虽能护其一时,却难保其一世周全。况隐匿之事,终有败露之时,若彼知吾等刻意隐瞒,恐易误入歧途,悖离正道。”

楚云听到这话,顿感一阵揪心。她素手紧握,微微颤抖,眼中满是忧虑与纠结,声音也微微发颤,再次问道:“师傅可有化解之法?”

九离真人神色凝重,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亦有几分无奈地说道:“无解。天道承负,自有定数,需其自行抗争。为师所能为者,不过规正其言行,导其向善耳。”

楚云似懂非懂,柳眉微蹙,追问道:“师傅,何为天道承负?”

九离真人微微抬头,目光望向远方,缓缓说道:“承负者,先人种因,后人得果;国仇家恨,似是而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世间万象,皆循此理。”

楚云听得云里雾里,但她深知师傅所言皆是大道至理,需用心去感悟。于是,她恭敬地欠身,说道:“弟子受教。”

九离真人颔首,神色慈祥地说道:“甚好,你且自行参悟,为师亦当离去。”

楚云忙躬身行礼,急切说道:“弟子送您。”

九离真人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弗也。为师乃方外之人,行止随心,来去自如。”

话音未落,只见其身形一闪,如一道流光,瞬间消失在原地。

楚云惊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她忙转身,朝着内山方向,恭敬地行礼,轻声说道:“弟子恭送师傅。”

……

青城观中,司马川袇房之内,静谧无声。一人一兽,安然相对而坐。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两仪兽的神识之海却隐隐泛起波澜。司马川目光悠远,仿佛透过眼前的虚无,遥望着漫川的梅树,神情中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迷离与沉醉。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与探寻:“两仪,不知你能否解我心中之惑?为何我见那楚云居士之时,心中会无端悸动,仿若阔别己久的至亲之人重逢于眼前,那种亲切之感,难以言喻。”

两仪兽听到这话,心中陡然一惊。它没想到司马川竟能与楚云产生这般奇妙的心灵感应。一时之间,它心潮翻涌,暗自思忖道:“主人聪慧,此事恐难再隐。然此时告知其身世,时机尚不成熟,当与九离贤弟相商而后定。”

念及此处,两仪兽缓缓摇头,强自镇定地回应道:“回主人,两仪实难揣度。或因剑心考核将至,主人心中压力颇重,故而生此异感。”

司马川亦摇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果决:“非也。剑心考核之事,我己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我深信,与那楚云居士相遇之事,绝非尘世偶然。此心悸之感,实乃冥冥天意,似有神秘安排,暗示我二人之间,缘分匪浅。”

两仪兽心中一紧,它着实不想继续深入这个充满未知与变数的敏感话题。毕竟,一旦将司马川的身世尽数告知,那后续的种种变故与影响,实难预料。于是,它心思一转,缓缓说道:“主人无需为此事过多忧虑。若真是天意如此,您与那楚云终有重逢之日。今当以养精蓄锐为要,悉心筹备后天剑心考核之事,勿为旁枝所扰。”

司马川微微点头,说道:“你所言甚是,我自当谨记。”


    (http://www.kkxsz.com/book/jg0f0j-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