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落进你眼底
第西十一章 星外来信
收到来自"Starfall"行星疑似回应信号的消息后,全球陷入狂欢。苏软软和陆逸寒被邀请参与NASA的特别研讨会,当他们走进会议大厅,大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那段神秘信号的频谱图——它与《永恒星轨》的节奏竟有着微妙的共振。
"这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首席科学家激动地说,"我们希望你们能亲自解读这段信号。"在顶尖科研团队的协助下,苏软软和陆逸寒将音乐与数学模型结合,经过三个月的钻研,终于破译出部分信息:那是一串关于恒星坐标的图谱,以及一段类似音乐的波动频率。
这个发现引发了新一轮的文化热潮。艺术家们以"星外来信"为灵感创作作品,哲学家们探讨着宇宙文明的对话可能。而苏软软和陆逸寒,则决定发起"星际共鸣"计划——邀请全球音乐人根据破译的频率,共同创作一首能跨越星系的新曲。
第西十二章 星夜迷途
就在"星际共鸣"计划如火如荼展开时,陆逸寒突然病倒了。多年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让他的心脏不堪重负。手术室外,苏软软紧紧攥着那枚吉他拨片,星星则红着眼眶守在母亲身边。
昏迷中的陆逸寒陷入了奇异的梦境:他回到了高中时代的天台,看见少女时期的苏软软踮着脚偷看自己弹吉他;又看到暴雨中那个青涩的吻,化疗期间妻子强撑着微笑的模样,还有女儿在舞台上绽放光芒的瞬间......当他终于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苏软软布满血丝却充满希望的眼睛。
"你答应过要和我一起听到星际的回响。"苏软软哽咽着说。陆逸寒虚弱地握住她的手,在病床边重新拿起吉他,开始为"星际共鸣"谱写新的旋律。
第西十三章 星芒重聚
经过半年的康复,陆逸寒重新站在了音乐创作的前线。"星际共鸣"全球征曲活动收到了来自187个国家的23万份作品。评审团中不仅有音乐界泰斗,还有天体物理学家、语言学家,他们从艺术、科学等多个维度评选作品。
最终脱颖而出的,是一首由非洲部落鼓点、中国古筝旋律和电子合成器音效融合而成的曲子。创作者是一个跨国音乐团队,成员包括一位曾接受基金会帮助的叙利亚难民、一位自闭症天才少年,以及一位研究外星信号的女博士。
"音乐真的没有国界。"苏软软在颁奖典礼上感慨道,"它就像宇宙中的星光,能跨越光年,连接每一颗渴望共鸣的心。"
第西十西章 星穹之下
"星际共鸣"完成录制那天,全球70个国家同步举行盛大的发射仪式。在敦煌的沙漠中,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将承载着人类文明的音乐信号射向星空;在纽约时代广场,巨型屏幕实时首播着发射过程,无数人仰头望向天际。
与此同时,"Starfall"元宇宙音乐世界推出了"星际漫游"特别版本。用户可以驾驶虚拟飞船,沿着信号传播的路径遨游宇宙,每经过一个虚拟星球,就能听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星际共鸣"的演绎。
在这个特殊时刻,苏软软和陆逸寒带着全家人来到基金会最初建立的那所希望小学。孩子们用自制的乐器演奏着"星际共鸣",稚嫩的音符与夜空中的星光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人类对未知的向往与探索。
第西十五章 星永恒
时光流转,苏软软和陆逸寒渐渐老去,但"Starfall"的传奇仍在继续。他们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写成小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而那首《永恒星轨》,早己成为音乐史上不朽的经典,在各种重要场合被演奏。
临终前,苏软软躺在陆逸寒身边,看着窗外的星空。"你说,我们的音乐会被外星文明听到吗?"她微弱地问。陆逸寒握紧她的手,微笑着说:"一定会的,因为我们的音乐里,有最纯粹的爱与梦想。"
多年后,在"Starfall"音乐博物馆的纪念墙上,新增了这样一段话:"有些人用一生追逐星光,有些人本身就是星光。苏软软和陆逸寒,他们的爱情、梦想与坚持,如同永恒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彼此的人生,更点亮了无数人心中的希望。而这,或许就是宇宙间最美的共鸣。"
(http://www.kkxsz.com/book/jjgc00-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