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削藩之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削藩之策

 

他稍作停顿,继续感慨道:“如此这般,一代又一代人都围绕着同一家族,以亲情和血脉为纽带紧密相连。久而久之,必然会逐渐形成庞大的世家宗族势力。这些势力在地方上深耕细作,长期盘踞一方,其所产生的影响力早己深入民心。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不遗余力地推举自家子弟入朝为官。

渐渐地,在某些地方,他们所下达的命令甚至比朝廷颁布的政令更具效力。长此以往,这种局面势必导致各地诸侯纷纷拥兵自重,各自为政。

而且,他们之间往往通过相互联姻来巩固彼此的关系与实力。

一旦有人胆敢造反起事,便如同星星之火瞬间燎原一般,引发一场席卷全国的大乱。

届时,整个国家都将陷入动荡不安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啊!”

扶苏想了想的确是有道理,世家大族尾大不掉就是这么一个点,联姻现象虽然不是很普遍,但也己经起了苗头。

扶苏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嫡长子继承其他次子的确是没有继承家产的资格,更别说有出头之日,这些豪强贵族互相联姻,相互绑定,的确是犹如一座大山一样很难挖地。”

扶苏说道:“可难就难在,总不能立即就对他们屠妻满门,大肆杀伐。”

祁同伟说道:“扶苏公子,身在帝王之家,做事不能优柔寡断,这恰恰是最致命的缺点,应该在在选择关键的时间节点进行果断出击,又要有相应的怀柔去安抚和拉拢,怀柔之中带有很一丝狠辣,这才是一个有为君王该有的手段。”

扶苏又问道:“可天下豪强盘根错节,就像是所说的,以宗族的势力标准,如此行进,岂不逼反的他们?”

“我有两计,名为千迁豪令和推恩令。”

祁同伟缓缓道来:“千迁豪令,便是下令让各地豪强贵族离开其根深蒂固之地,迁往咸阳处。此举一来可打破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网络,二来也能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难以迅速重建势力。而迁移之时,朝廷可给予一定的资助与封赏,以示恩德,让他们无处可说怨言。”

扶苏闻言,微微皱眉道:“可这样一来,是否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弹?毕竟离开故土,对他们来说损失极大。”

祁同伟微微一笑,继续道:“这便是需要推恩令相辅相成之处。推恩令,乃是让贵族将其产业、爵位等按子弟数量平均分配,而非集中于嫡长子一人之手。这样一来,原本庞大的家族势力便被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而各子弟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自然会相互牵制,无力与朝廷抗衡。”

蒙恬在一旁点头赞同道:“此法甚妙,既能让贵族内部产生矛盾,又能削弱其整体实力,让他们以不能和大秦相对抗,朝廷则可坐收渔翁之利。”

扶苏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之色,道:“原来如此,先生之计真是环环相扣,令人叹为观止。可如此一来是否会导致贵族子弟因争夺资源而自相残杀, 引起社会动荡?”

祁同伟摇了摇头,道:“公子多虑了。推恩令之下,贵族子弟虽会争夺资源,但这是在朝廷掌控之下的争夺。朝廷可设立相应的法规与监督机构,确保争夺过程有序进行,避免过度暴力与混乱,同时,朝廷也可通过赏赐、封爵等手段,引导庶出,不入流的贵族子弟为朝廷效力,从而将其纳入朝廷的掌控之中。”

扶苏闻言,脸上露出赞许之色,道:“先生之计真是深谋远虑,既解决了内忧之祸,又能让贵族势力毫无办法。扶苏受教了。”

祁同伟谦虚道:“公子过誉了。此计能否成功,还需公子与朝廷上下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扶苏郑重地点了点头,道:“先生放心,朝廷定当有这个能力,若先生有意也可以入主朝廷和举贤堂进行暗中指导,造福天下苍生。”

祁同伟推辞道:“公子美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闲云野鹤惯了,不喜朝堂之束缚。不过,若朝廷有需要,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为公子出谋划策。”

扶苏闻言,有些遗憾,但也明白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于是道:“先生高风亮节,扶苏佩服。既然先生不愿入朝为官,那扶苏也不强求。只愿先生能时常为扶苏指点迷津,扶苏便感激不尽了。”

祁同伟笑道:“公子客气了。在下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人又交谈了一番,祁同伟提出引出一个话题:“公子可知民生之本在于农?”祁同伟,眼神严肃起来。

扶苏忙说道:“重农乃是大秦的国策之一,不知先生又有新策”

祁同伟说道:“公子,现有农具多有不便之处,效率太慢,我这儿有一物件,名为曲辕犁,只需要一丁一牛便可日耕十亩,若能推广使用,定能大大增加耕种效率。”

祁同伟一边说一边拿出曲辕犁图纸展示给二人看。

扶苏和蒙恬眼睛一亮,仔细端详着图纸,均感此物件设计精巧。

“此物甚妙,若大规模打造并用于农事,大秦粮食产量必然大增。”蒙恬激动地说道。

扶苏亦是满脸惊喜,“祁先生果然奇才,总是能献出这般利民良策。”

“为民之道,乃是能者之本分,全赖陛下的鸿福,一统天下结束了战乱,我才能安心研制曲辕犁。”祁同伟又谦卑的恭贺一下朝廷。

蒙恬看着祁同伟,虽然有些清高自傲,但也是很会来事情的,看来下次诚意得要多一些,如果有机会的话,尽量暴露他的身份和自己,蒙家绑定在一起。

两个时辰过后,扶苏和蒙恬高兴的离去,而嬴政派出去的耳目也在暗中偷偷的记下一切,扶苏,蒙恬,祁同伟赶回去向秦始皇复命。

扶苏一回到朝廷就首奔嬴政的寝宫而去,一见面就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此番前去,收获颇丰。”

扶苏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嬴政目光如炬,扫视过二人,沉声道:“哦?说来听听。”

扶苏上前一步,恭敬地呈上曲辕犁的图纸,“此乃一先生所献之物,名为曲辕犁,据他所言,此犁只需一丁一牛,便可日耕十亩,若能在我大秦境内推广,粮食产量定能大幅提升。”

嬴政接过图纸,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此设计的确巧妙,确实可推广一事,此先生乃是何人也?”


    (http://www.kkxsz.com/book/jjifib-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