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医者仁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二章医者仁心

 

惠民医馆的青砖墙缝里爬着几株倔强的蒲公英,顾晚盯着那抹嫩黄看了许久。在末世,这种植物是难得的消炎良药,她曾为采一株险些被变异鼠咬断手指。

"下一位——"

药童的吆喝声惊醒了她的回忆。杨氏攥着她的手突然收紧,指甲几乎掐进肉里。顾晚轻轻拍着母亲的手背,闻到医馆飘出的苦药味里混着一丝熟悉的艾草香——父亲每次带杨氏看病回来,身上都带着这种味道。

"娘,不怕。"她撩开杨氏额前的碎发,露出那道藏在发际线的陈旧疤痕,"看完大夫,给你买糖糕。"

何大夫的诊室摆着个青铜脉枕,上面密密麻麻刻着穴位图。老大夫搭上杨氏手腕时,顾晚注意到他拇指有块显眼的烫伤——那是常年握药碾留下的印记。

"何时伤的?"何大夫突然开口。

"八年前。"顾晚从包袱里取出本泛黄的诊籍,"这是永宁府张大夫的记录。"

何大夫翻了几页,突然"啪"地合上册子:"庸医!"

诊室里的药童吓得打翻了铜盆。杨氏受惊般往顾晚怀里钻,喉咙里发出小动物般的呜咽声。顾晚搂紧母亲单薄的肩膀,看见何大夫翻开的诊籍上赫然写着"针刺百会、风府"——这两个穴位,在末世医疗手册上被标注为"非专业医师严禁施针"。

"后脑淤血最忌乱刺。"何大夫颤抖的手指悬在杨氏头顶,"那几针把淤血逼进了更深处。"他翻开杨氏的眼睑看了看,突然长叹一声,"若是早半年来..."

顾晚的指甲陷进掌心。半年前,他们还在永宁府的泥潭里挣扎,顾老头连买药的钱都要克扣。

"现在呢?"她声音出奇地平静。

何大夫取下老花镜擦了擦:"三成把握,七分风险。"他指了指诊籍上某个被反复涂抹的记录,"而且需要这味'血见愁'做药引。"

顾晚瞳孔微缩。在末世,他们管这种植物叫"凝血草",只生长在重度污染区。她曾亲眼见过一个拾荒者为采它,整个人融化在酸雨中。

"宋德江或许有办法。"何大夫突然说。

"宋太医?"药童惊呼,"他云游三年未归了!"

何大夫却拉开抽屉,取出个锦囊推给顾晚:"他上月托人捎来的信,说在西南见过类似病例。"锦囊里掉出片干枯的叶子,形如凤尾,叶脉血红——正是末世里的凝血草。

"这是..."

"凤尾蕨,长在瘴气弥漫的深谷。"何大夫将叶子凑近烛火,叶脉突然泛起诡异的荧光,"宋德江说,配合针灸可化脑内淤血。"

顾晚盯着那片叶子,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含糊不清的呓语:"...西南...凤..."当时她以为那是高烧的胡话。

"宋太医何时回来?"

"难说。"何大夫将锦囊系回腰间,"但他留了话,若遇棘手病例,可去青梧书院寻他师弟。"

窗外的蒲公英突然被风吹散,白色绒毛飘过诊室的窗棂。顾晚捏起一片落在脉枕上的绒毛,想起末世那个老医师说过的话:希望就像蒲公英,总在不经意处生根。

"这是五两定金。"她将银锭放在案上,"若宋太医有消息..."

"会送去鱼米巷。"何大夫突然压低声音,"姑娘近日是否夜闻铃响?"

顾晚后背一凉——自从那日从衙门回来,每夜子时窗外确有细微的铜铃声。她原以为是风铃。

"西南有种追踪术。"何大夫蘸着茶水在案上画了道扭曲的符文,"以凤尾蕨为媒,百里可循。"水痕渐渐组成个狰狞的蜈蚣形状,与顾晚在聂聪带来的婚书上看到的暗记一模一样。

诊室的门突然被风吹开,走廊尽头,有个戴斗笠的身影一闪而过。顾晚瞥见那人腰间别着的短刀——刀柄蜈蚣纹的触须,正对着杨氏的方向微微发亮。


    (http://www.kkxsz.com/book/bajigg-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