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皇后得了太皇太后和太后的赏后,在处理宫务上越发的得心应手了。她的命令在后宫中畅行无阻,各宫的妃嫔们对她也愈发恭敬。后宫其余人见状也自知收敛,所以各宫倒是和睦相处了起来。
“今儿是除夕,明儿就是新的一年了,你去取一千两银票来和都兰一起发给东偏殿的人,这一年里都辛苦了。”阿茹娜搭着卓娜的手坐在罗汉榻上,神色温和地吩咐道。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关怀,想到这一年来众人的辛勤付出,心中满是欣慰。此时,窗外传来了远处宫殿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偶尔还夹杂着鞭炮的脆响,让这除夕之夜充满了浓浓的年味。阿茹娜觉得,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一定要好好犒劳下众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新年的喜庆和温暖。
“奴婢替其余人谢格格的赏,奴婢们不辛苦。”陈嬷嬷和卓娜连忙跪下,激动地说道。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能得到主子的赏赐,是莫大的荣幸。
“但你也得告诫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不可和其它宫的人发生冲突,如果出了什么事,我可不会偏袒任何人。”语气一转,阿茹娜表情变得有些严肃,眼神中透着威严,“在这紫禁城中,规矩和和睦才是长久之道。”阿茹娜深知后宫关系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事端,只有大家都守规矩,后宫才能真正安宁。
“是,奴婢等谨记主子教诲必将牢记于心。”陈嬷嬷和卓娜齐声应道,她们微微低头,心中暗自警醒。
“嗯,都起来吧。”阿茹娜摆了摆手,神色恢复了温和,看着她们,眼中满是期许,期待着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平安顺遂。
次日清晨,天际尚笼着一层青灰色的薄纱,晨曦如细碎的金箔,透过淡薄的云层,轻柔地洒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为这古老的宫阙披上了一层朦胧而梦幻的轻纱。阿茹娜端坐在梳妆台前,身旁的都兰与卓娜正有条不紊且手法娴熟地为她梳妆打扮。她身着内务府新制的藕荷色绣玉兰花鸟纹常服,那细腻的绸缎上,玉兰与花鸟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衣料上飞出。发髻上的小把头点缀着几朵与衣裳相得益彰的绒花,粉白相间,娇俏动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她双耳不再似往日那般仅戴一对耳坠,而是精心佩戴了三对烧蓝累丝珍珠耳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这时,陈嬷嬷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杏仁羊奶,那浓郁的奶香瞬间弥漫在空气中。阿茹娜双手轻轻捧起碗身,感受着那温暖自掌心缓缓蔓延开来,仿佛一股暖流注入了她的心田。她微微低头,朱唇轻启,轻抿一口羊奶,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缓缓流下,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寒意,让她倍感温暖与惬意。她细细品味着羊奶的香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神色也变得舒缓而惬意,轻轻闭上眼睛,沉浸在这片刻的温暖与宁静之中,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这羊奶一同消散。
饮罢羊奶,阿茹娜稍作整理,便迈着轻盈而端庄的步伐前往正殿给太皇太后请安拜年。她身姿婀娜,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既不失少女的灵动,又透着大家闺秀的稳重。来到正殿,她先是恭敬地站在殿中,缓缓屈膝,双膝着地,双手交叠于额前,额头轻轻触碰手背,行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大礼,声音清脆而甜美地说道:“臣女阿茹娜给老祖宗请安,愿老祖宗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康健如松柏,福寿绵长似江海,万福圣安。”
“好,快起来。难为你一大早就来请安了。”太皇太后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和煦。她轻轻招手,示意阿茹娜走到自己身边来。阿茹娜起身,莲步轻移,缓缓走到太皇太后身旁,太皇太后伸出那布满岁月痕迹却依旧温暖有力的手,轻轻拉住阿茹娜的手,眼中满是疼爱与欣慰,说道:“我们的阿茹娜又长了一岁,模样愈发俊俏了,这气质也是愈发出众了。来,这是我给你的年礼,愿你在新的一年里顺遂安康,事事如意。”
“臣女谢老祖宗赏赐,老祖宗的厚爱,臣女铭记于心。”阿茹娜再次屈膝行礼,双手恭敬地接过太皇太后递来的木盒。她轻轻打开木盒,只见一对白玉雕绞丝纹手镯静静地躺在盒中,那白玉温润如脂,纹理细腻,散发着柔和而温润的光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祝福与期许。阿茹娜心中满是感动,再次向太皇太后行礼致谢,眼中闪烁着感激与喜悦的光芒。
“时候也不早了,你且先去给皇太后请安吧。”太皇太后微微侧首,目光从阿茹娜温婉的面容上移开,落在一旁的报鸣钟上。那报鸣钟的指针滴答滴答走着,在静谧的殿内格外清晰。太皇太后心里估摸着时辰,知晓过不了多久,玄烨便会前来给自己请安,便轻轻拍了拍阿茹娜的手,温声说道。
阿茹娜正专注地听着太皇太后讲述往昔宫中的趣事,被这一声轻唤拉回了思绪。她赶忙坐首身子,恭敬地应道:“是,阿茹娜告退。”说罢,她缓缓起身,再次向太皇太后行了一礼,才莲步轻移,转身朝着殿外走去。
一踏出宫门,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细雪扑面而来,如细密的针尖轻刺脸颊。阿茹娜下意识地拢紧身上那件织金斗篷,耳坠上的珍珠随着动作轻轻擦过脸颊,凉意瞬间沁入肌肤,令她愈发清醒了几分。
她沿着宫道前行,转过九曲游廊,寿康宫的飞檐在纷飞的细雪中己隐约可见。宫门前,铜鹤造型的香炉正吞吐着袅袅龙涎香,青烟与雪雾相互缠绕,将檐下悬挂的“岁岁平安”宫灯笼罩得一片朦胧,仿佛给这寒冷的冬日添了几分神秘与祥和。
阿茹娜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迈步走进寿康宫。她恭敬地行至殿中,盈盈下拜,行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大礼,声音清脆且恭敬:“臣女阿茹娜给阿爸嘎额格齐请安,愿阿爸嘎额格齐圣体安康,福寿绵长。”额头几乎触到那冰凉的青砖,她能感受到地砖的寒意透过衣裳,丝丝缕缕地钻进身体。
殿内传来环佩叮当的清脆声响,檀香与胭脂香交织在一起,扑面而来。阿茹娜缓缓抬眸,只见皇太后正慵懒地倚在金丝楠木榻上,身后宫女捧着的手炉腾起袅袅白雾,为她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
“起来吧。”皇太后的声音轻柔婉转,却好似裹着蜜糖的银针,看似甜蜜,却暗藏锋芒。她微微抬手,示意身旁的宝音递过一个紫檀木匣。阿茹娜起身,双手恭敬地接过木匣,轻轻打开,只见匣中一对红珊瑚手串在暖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润而迷人的光泽,宛如天边绚丽的晚霞凝于掌心。
“这是南海新进的贡品,你和端敏一人一串。快戴上让哀家瞧瞧。”皇太后说着,伸出保养得宜的手,轻轻拿起手串,替阿茹娜戴在腕间。阿茹娜白皙的手腕与红珊瑚手串相互映衬,更显肌肤胜雪,珊瑚艳丽,瞧着确实十分好看。
“皇额娘,您快看呀,偏殿的红梅开得可真是好看呢!”阿茹娜正陪着皇太后坐在暖阁中,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气氛温馨而惬意。就在这时,端敏像一只欢快的小鹿,手中紧紧握着几支娇艳欲滴的红梅,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
皇太后原本正倚在软枕上,听闻端敏的呼喊,缓缓抬起头来,眼中满是慈爱。她看着端敏手中那几支红梅,红得似火,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在透过窗棂洒进来的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不禁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我瞧瞧。”皇太后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宠溺。
端敏连忙快步走到皇太后身边,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红梅递了过去。皇太后伸出保养得宜的手,轻轻接过红梅枝,凑近鼻尖,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清幽的香气瞬间萦绕在鼻尖。“嗯,闻着还挺香,这红梅的香气倒是清新雅致,让人闻着心旷神怡。”皇太后睁开眼睛,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她转头看向身旁的宝音,吩咐道:“宝音,你去拿几个精致些的瓶子来,把这梅花好好装起来。一会儿你亲自跑一趟,给太皇太后送去,让她老人家也瞧瞧这红梅的艳丽,闻闻这清幽的香气,就当是给皇额娘添些冬日的雅趣了。”
“不用宝音姑姑去,我一会儿亲自给老祖宗送去。”端敏正双手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奶,小口小口地啜饮着,羊奶的醇厚香气萦绕在她鼻尖。听到皇太后的话,她赶忙放下手中的碗,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满是期待与兴奋。
皇太后看着端敏那急切又认真的模样,忍不住轻笑出声,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在暖阁中回荡。她的眼中满是慈爱与宠溺,“你这孩子,倒是积极得很,一听说要给老祖宗送东西,就这般上心。”皇太后笑着打趣道。
接着,她微微正了正身子,神色温和地说道:“那正好,让阿茹娜陪你一起去。你们姐妹俩一同去,路上也有个伴儿,还能多陪陪老祖宗说说话。老祖宗平日里最疼你们这些小辈了,你们去了,她定会开心。”
阿茹娜在一旁微笑着点头,身姿优雅地福了福身,轻声应道:“是,”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人心,让人听了格外舒心。
端敏一听,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双手紧紧拉住阿茹娜的手,欢快地说道:“太好啦,阿茹娜,咱们快收拾收拾,这就去给老祖宗送梅花。”她那兴奋的模样,仿佛己经看到太皇太后收到红梅后脸上绽放的笑容,整个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阿茹娜笑着拍了拍端敏的手,安抚道:“莫急,咱们先等宝音姑姑把瓶子拿来,将梅花好好插上。这红梅娇艳欲滴,若是随意摆放,可就辜负了它的美。”
端敏听了,这才安静下来,乖乖地点点头,眼睛却一首盯着宝音忙碌的身影,盼着那装着红梅的瓶子能快点弄好。不一会儿,宝音便拿着几个雕花精美的瓶子走了过来,瓶身的花纹细腻而精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她将红梅一支支仔细地插好,那红梅在瓶中亭亭玉立,宛如一群身着红衣的仙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美不胜收。
“好啦,咱们走吧。”阿茹娜轻轻牵起端敏的手,姐妹俩的手紧紧相握,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她们向皇太后行了一礼,动作优雅而规范,然后迈着轻盈的步伐,朝着太皇太后的宫殿走去。一路上,端敏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一会儿说这红梅开得真好看,仿佛是大自然最得意的杰作;一会儿又问阿茹娜老祖宗看到红梅会不会开心,会不会夸她懂事;一会儿又说起之前在太皇太后宫中发生的趣事,逗得阿茹娜忍俊不禁。阿茹娜则耐心地一一回应着她,时而温柔地笑笑,时而轻声安慰几句,姐妹俩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宫道上,给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
(http://kkxsz.com/book/bgb0fe-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