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天光刚亮,容溪又钻进了"新兴食家"的蒸笼白雾里。
老板娘一见她就笑:"阿妹,今日碗粥要加料吧?"
重头戏——及第粥Plus版粗陶碗里堆成小山的粥品冒着热气,老板娘偷偷多舀了一勺猪天梯(上颚软骨)。
容溪筷子一搅,嫩猪肝、粉肠、猪腰片全翻了出来,最底下还沉着两颗溏心鲍鱼仔。
"陈师奶今早送来的新鲜货!"
老板娘眨眨眼。粥水裹着海鲜的鲜甜和猪杂的油润,烫得容溪呼呼吹气,脆骨在齿间咯吱作响,最后连碗边黏着的粥油都刮净了。
新宠——炸两肠粉刚出锅的油炸鬼(油条)被肠粉皮闪电包裹,淋上混着花生酱的豉油。
容溪咬破滑溜的米皮,油炸鬼的酥脆在舌尖炸开,咸甜酱汁顺着手腕流到手肘。
隐藏菜单——流沙煎堆隔壁桌阿伯推荐的私藏。
金黄麻球掰开的瞬间,咸蛋黄流沙喷涌而出,容溪急忙用嘴去接,滚烫的内馅烫得眼泪汪汪,芝麻沾了满脸。
老板娘笑着又塞来一个:"后生女,食饱好打仗!"
晨光中,容溪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走出店门,街角报童正喊着最新的战讯。
她舔掉嘴角最后一粒芝麻,心想——管他天翻地覆,先吃好这碗粥再说。
上午,坐上车子,容溪去了启德机场, 位于九龙城填海区,是连接世界的重要空中门户。
容溪能看到小型客机(如DC-2)起降的剪影,引擎轰鸣清晰可闻。
香港中环,第三天正午
容溪拐进永吉街的老字号「镛记酒家」,跑堂一见她便笑:"小姐,今日有刚到的黄脚鱲,清蒸还是豉汁?"
头盘——蜜汁叉烧拼烧鹅琥珀色的叉烧淋着热蜜汁,肥瘦相间的部位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烧鹅更是皮脆肉嫩,蘸上酸梅酱,一口咬下去,鹅油在唇齿间迸发,香得她眯起眼睛。
主菜——清蒸黄脚鱲现捞的海鱼铺满葱丝姜片,蒸得恰到好处。筷子轻轻一拨,雪白的蒜瓣肉便剥落下来,鱼鲜味首冲脑门。
容溪连鱼头也不放过,吸出腮边的嫩肉,连垫底的豆腐都蘸着鱼汁吃光。
时令——蟹肉竹笙扒时蔬春日的嫩菜心衬着雪白蟹肉,竹笙吸饱了上汤,咬下去鲜汁西溢。容溪勺起浓稠的蟹黄芡汁浇在米饭上,转眼就扒完半碗。
压轴——陈皮红豆沙慢火熬煮的红豆沙里,十五年陈皮的甘香回味悠长。第一口是顺德水牛奶的醇厚,接着红豆的绵密在舌面铺开,最后陈皮的甘冽在喉头轻轻一刺——
"加了秘密武器。"掌柜笑着指指柜顶的小陶瓮,"用荔枝木炭慢煨八小时,连砂仁都化在汤里了。"
容溪小口啜饮着,忽然听见邻桌议论华北局势,瓷勺在碗沿轻轻一磕——"唔该,再加碗杨枝甘露!"
玻璃窗外,叮叮车正驶过德辅道中。
她望着杯中晃动的芒果粒,心想:乱世里的甜,才是最该抓紧的东西!
玻璃窗外,卖报童正喊着最新的战讯。
甜香氤氲中,她忽然尝到一丝咸——原来是自己咬碎了混入红豆沙的喜马拉雅岩盐,那点点咸涩,反而让甜味更鲜活地跳动起来。
来了购物天堂,吃货容溪,忍不住去买了点特产。
一、经典老字号(至今犹存)
1. 陈意斋(1927年创立)
燕窝糕(纸盒装,润肺养生) 10盒
川贝杏仁露(手工研磨,止咳用) 10盒
虾子扎蹄(腐皮卷肉,佐酒小食) 10盒
2. 么凤凉果(1850年创立)
话梅王(当时己享誉港澳) 10袋
陈皮柠檬(缓解咽喉不适) 10袋
商家用传统油纸包装,怀旧感十足。
3. 李锦记蚝油(1888年创立)
旧庄蚝油(陶罐装,浓度高于现代版) 10罐
虾酱(澳门工场生产,经香港转销)10瓶
星洲肉干:经香港转口的胡椒味薄片猪肉干 10大袋
马来咖椰酱:椰浆咖椰(玻璃罐装,配面包) 10罐
港制药品
虎标万金油(1926年上市):铁盒装,缓解蚊叮虫咬 1000盒
二天堂追风油(1934年创立):祛风湿药油 1000盒
扫空各大药行(如瑞昌药房)
广生行双妹唛花露水:玻璃瓶装,经典花香100瓶
利工民鹿牌线衫:手工针织内衣(耐穿实用) 100件,款式各异,容溪准备用来送人!
同时她买了几件特色的旗袍和洋装,还有几件礼服,看得上的,容溪就买下了,容溪买衣服的速度很快!
很快,就到了晚上,她的美食大餐又要来了!
桥底辣蟹(骆克道店)
点菜:避风塘炒蟹(大份)、椒盐赖尿虾、蒜蓉粉丝蒸扇贝 ,
这是容溪得到的忠告:
18:00前到店免排队,蟹选「大蟹」,点一份金银蛋时蔬解辣 。
吃完后,容溪转战一品鸡煲火锅(谢斐道店)
点菜秘制麻辣鸡煲(中辣)+ 必加配菜:响铃卷、炸鱼皮、出前一丁 。
再点杯竹蔗茅根水解腻 !
完美的吃饱了!
但是夜宵也必不可少!
强记大排档(谢斐道档口),22点的时候,很是生意兴隆!
容溪点菜, 豉椒炒蚬(镬气十足!) ,椒盐鲜鱿 + 冰冻生力啤酒 ,啫啫鸡煲(酱香扑鼻,配米饭绝杀)
坐在露天座位,感受香港夜生活 ,真是惬意啊!
深夜的碳水炸弹(23:00后)
容溪去到新记车仔面(登龙街店)
萝卜(必点!)、瑞士鸡翼、牛筋、鱿鱼、猪皮 。
再加HKD 8配冻柠茶,爽感翻倍!
一晚吃遍香港西大经典:高端海鲜、市井镬气、麻辣狂想、街头碳水,味觉过山车体验达成!
……
过了几天逍遥日子,容溪收心了!
回归正事,通过几天的行程,容溪确定了自己的行动和目标。
安全屋: 她让暗线人员在安静的湾仔街区,租下了一处视野良好、有后巷可撤离的公寓。空间里的舒适家具布置好。
结合报纸、茶楼听闻、自身观察,她对香港的物资储备、运输网络、权力结构、社会情绪有了立体认知。
日军可能的南下路线、英军的防御薄弱点在她脑中形成初步地图。
目标初步设定汇丰金库: 顶级挑战,需从长计议,但值得持续观察。
还有一些战略物资仓库:怡和、太古等洋行的货仓,政府米仓(位于坚尼地城),药房批发商库房。
这些是更现实、更急迫的目标,尤其在战时。
她开始提供金银让陈觅物色可靠(或可控)的线人,接触有走私能力的帮会中层,甚至考虑利用某些洋行买办的贪婪,向南洋重点购买战时的物资。
空间准备: 她意念扫过空间内庞大的物资库。
重点检查:
药品区:磺胺、吗啡、奎宁、纱布、消毒剂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补充?
燃油区: 汽油、柴油、煤油的储备量。
香港是重要补给点,但也要未雨绸缪。
食品区: 压缩干粮、罐头、糖、盐的储备。
战时粮食必然紧张。
……
她像一只优雅而警惕的猫,行走在繁华的钢丝上。
香港的浮华在她眼中是脆弱的花瓶,底下是汹涌的暗流。
她既享受此刻的“正常”带来的便利(方便踩点、采购、隐藏),又清醒地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她的空间,是她在这乱世漩涡中唯一的、绝对的堡垒和依仗。
她来这里,不是为了避难,而是为了在风暴彻底降临前,攫取这最后也是最丰厚的“战前红利”,并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风暴眼”观察点。
对容溪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充满诱惑的、同时也危机西伏的“狩猎场”与“补给站”。
她行走其中,既是冷静的观察者,也是蓄势待发的顶级掠食者。
通过陈觅的渠道,将在云南王那里收取的物资一批一批通过安全屋运输出去,容溪的空间也空出来了!
(http://www.kkxsz.com/book/bge0jd-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