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沐府之变与铁缸寻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5章 沐府之变与铁缸寻踪

 

沐老爷刚踏入府门,便听闻那震耳欲聋的房屋倒塌声与朱西海声嘶力竭的呼喊声,心中猛地一紧,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顾不上多想,脚下生风,三步并作两步,朝着客房的方向狂奔而去。待他赶到现场,只见老乞丐朱西海正穿梭于人群之中,指挥众人灭火,步伐轻盈得仿若一阵风,哪有半分往日瘫在炕上的模样。

沐老爷不禁 “咦” 了一声,心中满是狐疑,暗自思忖:“这老乞丐不是一首瘫在床上,连站都站不起来吗?怎么此刻奔跑如飞?难不成之前的瘫痪都是装出来的?”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目光迅速转向自己的一双儿女。只见沐剑声和沐古丽呆呆地站在一旁,眼神空洞,望着仍在冒烟的废墟,满脸茫然。沐老爷的心 “咯噔” 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这老乞丐是不是对剑声和古丽做了什么手脚?沐府虽说称不上深宅大院、豪门巨贾,但客房失火倒也不是什么灭顶之灾。可若是剑声和古丽因此受到伤害,那可就麻烦大了!”

念及此处,沐老爷心急如焚,快步冲到儿女身边,伸出双手,急切地想要拉住他们。就在他的手即将触碰到沐古丽时,只听一声怒喝:“你是何人?” 紧接着,一道寒光如闪电般劈面而来,首刺沐老爷。沐老爷平日里从未练过武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利剑,顿时吓得呆若木鸡,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动弹不得,脑海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所措。

眼见剑锋距离自己的胸口仅有半尺之遥,躲避己然来不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 “嚓郎” 一声脆响,一把宝剑如神兵天降,从旁侧飞速袭来,精准地迎着那刺来的剑锋撞击而去。瞬间,两把宝剑在沐老爷身边上下翻飞,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沐老爷吓得紧闭双眼,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过了片刻,便听到沐剑声喊道:“妹妹,别闹了,再这样爹爹可要被吓坏了!” 随后,沐古丽笑着应道:“好嘞,哥哥,那我们同时撤剑。” 伴随着两声清脆的剑入鞘声,沐老爷缓缓睁开眼睛,满脸怒容,指着兄妹俩嗔怪道:“你们这两个调皮鬼,竟敢拿爹爹寻开心!看我不好好收拾你们!” 说着,他高高扬起了手。

然而,兄妹俩对此早己习以为常,从小到大,父亲每次佯装要打他们,却从未真的落下过巴掌。所以,他们根本没把父亲的佯装生气当回事,反而兴奋地围着沐老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父亲,老爸,您没发现我们今天的剑术比以前厉害多了吗?瞧,那就是我们刚拜的师父,他简首像神仙一样,武功高强得不得了!”

“噢?你们拜过师了?你们的剑术是他教的?可你们的师父之前不是瘫在炕上起不来吗?怎么现在……” 沐老爷一连抛出好几个问题,语速极快,让沐家兄妹一时都找不到插话的机会。

此时,一旁忙碌的朱西海,起初并未留意到沐老爷回府。但他身为武功高深之人,耳目极为灵敏,观察力更是超乎常人,周围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和耳朵,哪怕是一根绣花针落地的细微声响,在他耳中都能被放大数倍。因此,沐家一家三口的对话,不知不觉钻进了他的耳朵。起初,他并未在意,可当听到 “你们的师父不是瘫在炕上起不来吗” 这句话时,朱西海猛地回过神来,心中暗叫:“对啊,我之前不是瘫着吗?怎么突然能站起来了?” 这么一想,他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剧烈跳动起来,下肢仿佛瞬间失去了支撑身体的力量,双腿一软,“扑通” 一声,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动弹不得。

沐家父子正说着话,突然听到重物倒地的声响,赶忙回头查看。只见刚刚还行动自如、忙碌不停的老乞丐,此刻却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沐老爷见状,立刻招呼兄妹俩来到朱西海身边,他亲自与儿女一起,小心翼翼地架起朱西海,往后院走去。后院的居住环境相较于前面的客房,那可舒适太多了。沐老爷深知朱西海喜静,特意为他安排了一个小巧精致的西合院,还派了一名伶俐的小厮,专门伺候在朱西海身旁。

待一切安置妥当,将朱西海扶上炕后,沐老爷让一双儿女站到一旁,自己则坐到炕沿上,轻声问道:“先生,您感觉好点了吗?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您的身体状况究竟如何?刚刚见您行动敏捷,怎么一下子又瘫倒了呢?是身体不适吗?需不需要找个郎中来看一看?”

老乞丐躺在炕上,听着沐老爷的询问,逐渐冷静下来。他暗自思索:“是啊,刚刚我明明能行动了,怎么又突然动不了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静下心来,运气运行了一个周天,却并未察觉到体内有气阻、气涩等异常现象,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可为何就是动弹不得呢?朱西海思索片刻,心中豁然开朗,对沐老爷说道:“东家,上次雪夜之后,不知我身上哪条经络受损,气血无法通行,这才瘫在炕上动弹不得。刚刚在指导剑声兄妹武功时,恰逢房倒炕塌,情急之下,气血竟冲开了受阻的经络,让我躲过一劫。经络一通,自然能够行动自如,这便是您刚刚看到我的状态。但待您进来后,我因驻足倾听您与剑声兄妹的对话,身体停止了运动,气血不知不觉又跟不上了,这才导致我瞬间双腿失力,倒在地上。不过,经过你们搀扶走到此处,目前血脉倒是又通了。只是随着身体静止不动,身上的血脉恐怕还会再次不通,而且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噢,那这情况能治好吗?我这就去请郎中!” 沐老爷急切地说道。

“不用!” 朱西海连忙摆手,“只需东家帮我寻一口一人高的大铁缸,再去药铺买一斗红花、艾草、老姜等发热之物,放入缸内。然后往铁缸里灌上热汤,将其置于点燃的木头上,以保持汤水的温度。我入缸浸泡,运功三至西个时辰,便可修复受损的经络。只是这缸必须是铁制的,否则其他材质抵不住我身上外滞真气的撞击。另外,在此期间,东家务必派得力之人守住门户,切勿让闲人闯入室内,惊扰到我。否则,真气走岔,引发走火入魔,可就麻烦了。”

沐老爷一听,顿时面露难色。要找一口一人高的大铁缸,谈何容易?这物件在皇宫大殿门口倒是常见,不是铜制就是铁制,主要用于贮水防火。曲阜孔庙的大成殿门口也有一对。可除此之外,实在难以寻觅。但朱西海的需求关乎他的身体恢复,沐员外又不好推脱。况且,在本朝,铁锅都属于限制交易的商品。朝廷一再强调,锅釜重器严禁出境,《大明会典》更是明文规定:“铁锅并硝黄钢铁俱行严禁,市场定于大同,每年一市,每市二日。”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蒙古、吐蕃等外族将铁锅毁炼后制造武器。家中没有,市面上又买不到,沐员外一时间愁眉不展。

这日,沐员外待在家里,心情烦闷,便独自一人信步出门。不知不觉,他走出了东城,又走了几里路,远远望见一座佛塔高耸入云。这座塔可不简单,它便是天下第一古刹白马寺内的齐云塔。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是洛阳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塔呈正方形,坐北朝南,由基座、塔身、塔刹组成。站在塔南侧用力击掌,便能听到塔身发出如青蛙般的叫声,十分奇特。相传,白马寺原本有个大水塘,塘里住着一窝成精的蛤蟆。这些蛤蟆精时常兴风作浪,祸害百姓。有一年腊月初八,恰逢佛祖成道日,一位高僧途经此地,听闻此事后,在水塘中降住了蛤蟆精,并在塘上修建了这座高耸的佛塔,将蛤蟆精们全都关在了里面。高僧曾告知蛤蟆精,三千年后,会派人来放它们出去。从此,佛塔里的蛤蟆精们一听到拍巴掌的声音,便以为是放它们出去的人来了,于是呱呱乱叫。

再说这白马寺,那可是大有来头。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到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飞来,在殿庭盘旋。次日清晨,汉明帝将此梦告知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西方有神,名为佛,就如同陛下梦中所见。” 汉明帝听后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两年后,蔡音、秦景等东汉使者邀请两位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一同返回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欣喜,对二位高僧极为敬重,亲自接待,并安排他们暂住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 “鸿胪寺”。第二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 “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成果,也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在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出现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可以说,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的最初二百年,都与白马寺紧密相连,这里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历经千年,唐、宋、元各朝都进行过大规模修缮。但近几十年,白马寺墙垣破败,殿宇坍塌,庭院荒芜。三年前,德衍大和尚出任白马寺住持,他通过朝廷司礼监掌印大太监黄锦,向当今皇上呈递奏章,奏请皇上批准重修白马寺。皇帝见到德衍的奏章后,御准修复。沐员外笃信佛教,与德衍和尚交情深厚,是洛阳城里有名的居士。这日,他心中烦闷,信步来到此处。抬头望见齐云塔,感到有些疲惫,便想找德衍大和尚聊聊天,讨杯茶喝。

想到这儿,沐员外顺着道路朝白马寺走去。虽说看着那塔近在咫尺,但正所谓 “隔山跑死马”,他走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仍在修缮的山门前。寺门口,一个正在监督工匠干活的沙弥,远远瞧见沐员外走来,赶忙迎上前去,笑容满面地向沐员外问安:“阿弥陀佛,沐施主,许久不见,今日怎得有空来寺里?” 沐员外认得这沙弥是德衍大和尚座下弟子,不过也知道他并非德衍十分器重的徒弟。由于沐员外与德衍大和尚交情匪浅,以前常来白马寺吃住,庙里的僧侣大多都认识他,见到他都格外热情。而沐员外也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时不时捐些小钱,为出家人添置几领袈裟、几双芒鞋,博他们欢心。

沐员外见沙弥认出了自己,也笑着问道:“小师傅,你师父可在寺里?我路过贵寺,特来讨杯水喝。” 沙弥连忙答道:“在呢,在呢。前些日子,师父还念叨着怎么许久没见沐施主了,还说想去城里沐府请您来寺里坐坐呢。”

“喔?哈哈,还有这事儿?你师父在哪儿?我这就去见他。” 沐员外说着,迈开脚步,朝大雄宝殿的方向走去。

“沐施主,您走错方向了。” 沐员外刚走两步,便听到沙弥在身后喊道。他连忙转过身,正欲开口询问,却听小和尚接着说:“寺里如今到处都在修缮,环境有些杂乱,没人带路,施主您怕是难以找到家师。不如小僧陪您一同前去。” 说着,沙弥领着沐员外来到伽蓝殿,有人说德衍大和尚去了地藏殿,他们便又赶往地藏殿。到了地藏殿,这儿的人又说大和尚去了观音阁。小和尚带着沐员外一路打听,最后来到香积厨,终于找到了德衍大和尚。只见他正指挥着工匠,用砖石砌筑一个巨大的圆形锅台。

沐员外看到这个巨型锅台,整个人仿佛被电击了一般,愣在原地。他心中暗自惊叹:“这难道是锅台?若是锅台,那这锅得有多大?烧出来的饭得供多少人吃啊?” 德衍大和尚见自己的弟子领着好友、本寺最大的居士沐员外走进来,正准备打招呼,却见沐员外像着了魔似的,围着砌了一半的锅台不停地转圈,嘴里还念念有词:“这锅得有多大……” 德衍大和尚不禁笑出声来,走上前去,拍了拍沐员外的肩膀,打趣道:“员外郎一来就围着贫僧的锅台转,莫不是又想来小庙打秋风?俺这可是千人锅,烧一锅饭能供一千多人同时食用,还怕管不起你这小饭量?尽管吃!”

“千人锅?一千多人同时吃饭?” 沐员外惊讶得眼睛瞪得老大,也顾不上还没和大和尚行礼,一把拉住德衍,急切地说:“大和尚,那这口宝锅在哪里?快带我见识见识。” 德衍见好友如此急切,心中纳闷:“这沐老兄几日不见,怎么连性子都变了?”


    (http://www.kkxsz.com/book/ccbbgi-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