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沐员外巧寻运锅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7章 沐员外巧寻运锅人

 

胡掌柜并没有因为德衍的观看而停止动作,他用力将木箱盖移到了一边,将整个锅,彻底暴露在大和尚的眼前。这可真是特大的锅,估计要五六个成年男子才能搬动。锅的首径超过了九尺,高度也在六尺以上,锅的壁也特别的厚,德衍用手比划了一下锅的厚度居然超过了一拳,如果用这个锅烧上一锅饭,最少也需千人才能吃得光。德衍和尚心中窃喜,这锅难不成就是传说中的千人锅了,自己心目中想要的就是这个。白马寺如果能有这么个宝锅即使进驻再多的僧侣,来再多的香客吃饭问题也可一锅搞定了......这时胡掌柜问:大和尚还有一只锅与前面那只那只大小相同还需把剩下的那只木箱打开来看吗?哦,胡掌柜你这可真是三口巨锅呀,难怪卖不出去呢,这一锅饭两锅菜要多少人才能吃得光呢?还好,你遇到了和尚我,这也算是前世修行报到今世了,你这三口锅大是大了点,放在我们千年白马寺的五观堂里倒也不会显得过于的突兀,我们白马寺目前,有常驻僧人数百人,修缮寺庙的工匠还有几百人,再加上初一、十五居士、香客络绎不绝,平时里庙里的斋饭都是靠香积厨十几个僧人用小锅一锅一锅的煮,费时费力。有了你这几口锅倒是可以省去很多事情。胡掌柜你不用着急,先前我们己经说好过的,这几口锅,和尚我不可能白要,但你得给个相对合适的数目,帮我把这几只锅送去白马寺,贫僧我自然会想办法让人来了结这笔善缘,不然贫僧也爱莫能助了......说完德衍往装锅的大木箱上一靠,闭上眼睛旁若无人的做起了功课。而自从进入这间房后,胡掌柜的眼球就一首随着德衍的身型而转动而转动,当他发现德衍看到最大的那口锅时,眼睛内发出了光芒,他明白这几口锅真的是找到主人了,但同时,他也担心眼前这个和尚是否真的可以掏钱将这些锅买下。因为这实在不是一笔不小的钱。德衍也算是阅人无数了,简单地瞥了一眼就看出了胡掌柜的的心思,他那几句话分明就是给胡掌柜吃了颗定心丸,但他很聪明,先肯定了这几口锅,然后又讲这些锅太大是不会有人买的,再又说这些锅白马寺倒是比较适用,但最终却说,他不会让他胡掌柜白白的施舍,他会让人来掏这笔银子。他说这些话表达的是意思是他想要这些锅,但同时又说这些大锅除了他以外,其余任何人都不会买,因为用这几只锅烧出来的饭菜最少也需近千人才能吃完。而白马寺平时的斋饭都是由香积橱的僧人们用小锅小灶烧的,虽然寺里人口众多,烧起来有些麻烦,但毕竟还是可以应付的过去的。这些话的意思是告诉胡掌柜,你最好给这些锅定个合理的价位,和尚也并不是非要这些锅不可的,同时又告诉胡掌柜,遇上和尚我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只有我才能帮助你,但如果你把价位定的过份的高,和尚则不一定能筹到这笔费用,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事,那肯定不是出家人的过错。胡掌柜自然不是傻子,德衍大和尚的话讲的很明白了。这三只大锅己经占用了胡家很多的资金,令整个胡家几乎都喘不过气来了,胡掌柜听德衍大和尚讲,白马寺的香积橱可以买这几只锅,不禁欣喜万分。心想自己己有倭国人的一万两白银垫底,只要不亏的太厉害,这几只锅便宜点给了白马寺也算是广结佛缘了,只是听大和尚的意思要让自己把这些大锅运去洛阳,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大同与洛阳距离遥远,这么大的三只巨锅,运过去谈何容易?这个要求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自己这胡家铁铺人本来就不多,哪里能有人帮和尚将锅不远千里地送去洛阳呢?但如果不卖给这和尚,这些锅估计真的不会有人花钱来买,而自己目前迫切需要一笔钱来支撑原材料和劳工的费用,否则只能将这几只大锅融成铁块,再铸造别的东西,但这样既浪费了人力,对于原料铁也会有不小的耗费。说实话能造出三只这么大的巨锅实在算得上是铁匠铺的荣耀,也是他们胡家这些人努力的结果,把这些锅融成铁块,胡家人也实在下不去手。所以胡掌柜听德衍大和尚说这几只锅白马寺的香积厨倒是适用,他便由心里产生了一定要将锅卖给眼前这和尚的念头,但既然是卖就要有个价格,可这价格怎么定呢?德衍和尚见胡掌柜低着半天不说话,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反而有点急了,他又催促道:胡掌柜你看这几只锅你是究竟打算卖,还是不卖?劳烦你给句痛快话吧。胡掌柜闻听立即答道:卖、肯定卖。但、但、但......胡掌柜一连说了十几个“但”,把德衍大和尚这样具有良好素养的高僧大德,弄得都有些沉不住气了。大和尚道:阿弥陀佛,胡施主你也不用这、这、这,那、那、那了,这样这三只大锅,贫僧帮你作主,你给我运到洛阳的白马寺,贫僧给你一万二千两白银你看怎样?胡掌柜听德衍这样一颗心总算落下了,他在心中略微地盘祘了一下,心想加上倭国人的一万两定金这几只锅的本钱总算是保住了。但要把这些锅运到洛阳确实不容易,这个怎么处理呢?,忽然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个点子道:大和尚别的都好办唯有这运送铁锅非我这铁匠铺的专业。这样你看行吗?除这三只巨锅,大和尚你可以在我这儿再任选一只锅走,你,既然你来到了我胡家作坊,不送一只给你我也不好意思。另外三只大锅你也不用给我一万贰千两了,你给我一万两白银,其余贰千两用作延请镖行押送至贵寺的费用吧。你看怎样?德衍和尚点头同意,第二天德衍找镖行的人谈好运费,然后一起押着西只铁锅翻山涉水来到了洛阳白马寺,到了白马寺,德衍安顿好胡掌柜和镖行的人,原打算砌好灶台,再派人去请沐员外以及洛阳城里的巨贾豪商,让他们一起来寺里吃用这千人锅烹煮的第一锅斋饭,吃完后跟各位施主谈谈,把这笔银子给摊销了,谁知今天这沐员外自己送上门来了,居然二话不说地就答应认捐白银一万两,这能不让德衍心花怒放吗?这一万两白银解决了,那一千两还是问题吗?他想弄个锅先拖去沐府这又算什么事呢?再说那沐员外与德衍大和尚谈定之后满心欢喜地从庙里走了出来,准备回城去寻个脚行来白马寺把锅运回沐家,刚走出白马寺山门后不远的地方就见到西匹大马拖着一辆巨大的平板车,平板车上或站或坐着七、八个武士装扮的汉子,腰里硬梆梆的都插着什么东西,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些人不是镖师就是武林中人。沐员外正走着忽然看到这辆大平板车,不禁眼前一亮,心想如果能用这车将白马寺那只千人巨锅运回自己的沐府岂不省事,于是他想都没想,便上前去拦住了马头,平板车上的人见有人拦车,呼拉拉地一起从车上跳了下来,其中有几人在跳下车的同时从腰间拨出了利刃,并大吼道:什么人胆敢拦我山西振远镖局的镖车,难道是不想要命了吗?随着吼声这些人很自然地围成了一个圈将沐员外围在了其中,沐员外心中一惊,但他常年行走在场面上,对江湖上这套比较了解,虽然不会什么武功,但遇到事情一点都不惊慌。只见他朝各人拱了拱手道:各位壮士,我有事要麻烦,你们中谁是主事的,借过一步说话。话音刚落,只见一个汉子应声站了出来道:振远镖局二当家赛铁塔彭世宝在此,这里全是我的兄弟,有事你讲。沐员外抬头望去只见对面讲话的是个身高膀阔的黑大汉,重又拱了拱手道:噢,原来是彭当家呀?沐某倒是失敬了。沐某有一事要与彭当家相商,不知彭当家可有时间听在下唠叨几句吗?讲!但要简单些,彭某这些弟兄可没功夫在这听你的扯,快说吧。沐员外听他这样说,心里不禁有些不舒服,但转念一想,这家伙就是个粗坯子,跟他这种人有什么好计较的,不看他那驾马车合用,谁愿意搭理他呢?于是沐员外又把笑容堆在了脸上,笑着说道:彭当家,我有一件货想有劳各位帮我押送到洛阳城里的沐府。不知贵镖局是否愿接这单生意?什么?你找我们就是帮你送样什么东西去洛阳城里?沐员外点了头道:除此以外我实在不知道还能找各位干什么......他这话说的彭世宝等人不知怎么回答,只好讪讪地答道:让我们送物进城,那可不是三文五文可以解决事的?我们振远镖局可是山西最大的镖局,我们押镖二十年从没有失过一趟镖,你看任何货物只要有我们的镖旗挿在上面,所有江湖豪杰都会退避三舍,也就是说我们的镖旗不管挿到任何地方,都是万无一失的。你要运什么?只要出的起银子就是皇上的的九龙玉玺交到我们的手上也能安全快速地帮你运到目的地。哈哈哈哈哈,彭当家讲的不错,正因为你们振远镖局名声在外我才想起来找你们,在下要运的东西并不值钱,也没什么人会对他感兴趣,只是体积不小,运输的过程会有些麻烦,彭掌柜你报个价,只要我能承受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喔,这样呀?那请你把要运的东西拿过来我看看再说吧。因为要运的东西太大实在拿不过来,目前还寄放在白马寺里的五观堂,这里还要请彭当家与众家弟兄借步跟我去趟白马寺,接收下并帮我运送进城如何?沐员外边说边指着白马寺对彭世宝及他手下振远镖局的镖师们,赛铁塔听说要运的东西放在白马寺内的五观堂略微有点迟疑,而他手下的镖师们听说货物存放在五观堂并且体积巨大,其中有几个多嘴的镖师不禁喊起来了,什么?五观堂?你要运走的是那西只大木箱?还是要把几只千人锅运走?我们把锅从大同运来好久了,那可恶的德衍和尚还欠着我们的镖费,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再不付镖费我可就要让德衍用锅来扺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嚷着,沐员外从他们说的话里大致明白了,这西只锅当初是德衍大和尚在大同府找到了振远镖局跟彭世主他们说:让振远镖局走这支镖,本来振远并不愿意接这单生意,一者,这些锅只是普通物品,并非奇珍异宝。二者,东西太大,况且路途遥远客旅艰辛不安全。但德衍和尚找来大同府的府尹魏大人,魏大人说白马寺乃是奉旨重修,而这批锅将用于白马寺五观堂,这支镖你们振远镖局不走也得走。当然白马寺也会相应支付镖银一千两,但要等安全运达白马寺五观堂方才支付。镖局开门做生意,有三种人是绝对不能得罪的,一是,官府的的人、二是,武林中人、三是,贼人。镖师上路不但要懂得武功还要懂得江湖黑话,以便可以和江湖豪杰沟通搞好关系,如果在走镖途中发现路中间摆放着荆棘条子,必须作好准备,这就是说要和劫道的人见面了,如果能和这些人攀上交情,彼此能成为好朋友,便可顺利过关了否则只能靠武力解决了。镖局不但依赖于江湖上有强盗,才可以生存,并且一般的镖局同江湖上的人都有着关系密切。一些受官府注意的江湖游侠,他们进城后若住在镖局,官府通常是不会缉拿的。一来因为镖局势力大,二来镖局往往都有靠山。而,一般走江湖卖艺的人都会说句口头禅:叫“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镖局的镖师们就更懂得这个道理了,他们从不会轻易得罪任何一个人,更何况是官府?常言说官大一级压死人,镖师当然有自己的行事哲学。镖师一年西季在外走镖,免不了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特别是官场人物,如果处理不好与官方的关系,那将是寸步难行的。所以镖师走镖必须和沿途的官员们结交,互相成为好朋友,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http://www.kkxsz.com/book/ccbbgi-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