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宝衣之约与暗夜危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章 宝衣之约与暗夜危机

 

一行人快马加鞭,没多久便抵达了县城。渔樵耕读迅速安排人手,四处打听五个僧人的踪迹,然而,众人问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竟没有一个人见过小政他们。钱多多心中已然明白,小政肯定并未进城,而是带着其他几位僧人去往了别处。可小政等五人究竟去了何方呢?

原来,小政一行离开凤凰庄后不久,他便与德天、德武商量:“此次离开凤凰庄,咱们就别回去了,直接往少林寺进发吧。” 德天、德武自然明白嘉和尚急于离开的缘由,心中却也不免担忧,要是那两位姑娘追到寺院,恐怕会惹出更多麻烦。少林寺不同于寻常寺院,可一时之间又想不出更好的去处,既然小高僧心意已决,他们便决定陪同前往。于是,几人转上岔道,朝着少林寺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风餐露宿,平安无事。没过几日,他们便来到了登封嵩山五乳峰下的少室山山麓。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素有 “天下第一名刹” 的美誉。少林寺凭借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并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闻名遐迩,“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 的说法更是广为流传。

少林寺历史悠久,北魏太和十九年,文帝元宏为安顿前来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特在嵩山少室山修建此寺。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皇帝李世民的封赏,获赐良田千顷、水碾一具,少林僧人也被尊称为僧兵,自此,少林寺声名远扬,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彼时,少林寺拥有土地一万四千多亩,寺基五百四十亩,楼台殿阁五千余间,僧徒多达两千多人。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在唐朝达到鼎盛,成为唐代佛教最大的宗派。元代初期,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福裕和尚住持少林期间,创建了钟楼、鼓楼,增修廊庑库厨,一时间,僧徒云集,在此演武礼佛。到了本朝,虽然少林寺不复唐、宋、元时期的鼎盛,但在嘉靖年间,日本倭寇袭扰中国沿海,少林僧侣抗倭有功,朝廷因此大规模修整寺院,少林寺还享有官府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此后,少林僧人至少六次被朝廷征调,参与战事,且屡建功勋,朝廷也多次为少林寺树碑立坊、修缮殿宇,少林功夫在武术界的权威地位也得以稳固确立。近年来,在住持登云大和尚的带领下,少林寺更有了统帅天下武林的气势。

小政一行五僧来到少室山下,距离山门还有十几里地时,便有巡山的武僧前来盘问。武僧双手合十,恭敬问道:“阿弥陀佛,几位大师傅从何处而来?欲往何处去?是入寺挂单,还是途经此地?” 德天越众而出,双手合十答道:“回小师傅的话,我等几人是崇法寺的僧人,奉方丈海空大法师之命,特地护送金陵无想禅寺的嘉胤师叔祖前来少林。还请小师傅速速禀报贵院住持登云大菩萨。” 巡山和尚听闻来者是崇法寺的大和尚,而被护送的小和尚竟是他们的师叔祖,不禁上下打量起小政,只见他气宇轩昂,料定此人定非寻常之辈。他连忙从怀里摸出一只信鸽,又从身上找出一块白色的帛,用随身带的笔在上面不知画了些什么,随后将帛卷起来,塞进信鸽右腿上绑着的竹筒里,接着一扬手,信鸽朝着少林寺的方向飞去。做完这一系列动作后,他转过身,对着众人道了声 “失敬”,便陪着众人沿着山道拾级而上。

行了大约三四里路后,从山上下来三四个僧人,领头的一名年轻和尚来到小政等人面前,双手合十施礼道:“请问哪位是金陵无想寺来的嘉胤大和尚?小僧是少林方丈登云大和尚座前弟子泰顺,奉方丈师傅之命,前来接引嘉胤大师以及崇法寺的高僧大德。” 小政抬头望去,只见来者是个瘦瘦的小和尚,年纪与自已相仿,身着一身洁净的灰布僧衣,一笑便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小政走上前,双手合十答道:“阿弥陀佛,小僧就是嘉胤,参见泰顺师兄。” 泰顺见自已要接的贵客竟是一位和自已一样年轻的和尚,心中大喜,亲切感油然而生,全然不顾眼前人的辈分有多高,拉起小政的手,便上下打量起来。小政被这阳光热情的小和尚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却十分乐意结交这样一位伙伴,于是拉过泰顺,将德天、德武一一介绍给他。

泰顺听说德武是戒律堂首座海明大师座前弟子,顽皮的天性瞬间被激起。他一躬身,使出一招 “童子拜观音”,表面上是向德武行大礼,实则在合什下拜之时,掌风、指力已经扫向德武的三十道大穴。德武是什么人?他见小政拉来个小和尚给自已和德天介绍,在德天面前,小和尚并无异常举动,可轮到介绍自已时,他竟使出少林拳中的 “童子拜观音”,明着是行大礼表示敬重,实则是在试探自已的武功。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与之对招,恐怕双方都会难堪;可若装作不知,任由他拜下去,让他的指力、掌风在自已身上划过,又太有损崇法寺武僧的威名。于是,他略侧过身,弯下腰,回了一招 “迎佛纳喜”。这一招式本是《拳经》里的起手式,因是弯腰做恭迎状,紧接着双掌往前击出后再往身体后侧做水平运动。在这一招式里,德武又添加了三分内力,如此一来,这一招起手式便显得拳风激荡。

泰顺本是年轻顽皮,使这一招只是为了显摆自已在少林所学的武功,同时也想试探一下崇法寺武僧的能耐。哪知自已使出 “童子拜观音” 后,只见对方躬下身、弯下腰,像是要行大礼,可就在对方弯腰的瞬间,自已的整个身子却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压向地底,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而德武也没想到,对面的小和尚根本没什么真功夫,这招 “童子拜佛” 不过是个花架子,自已还没怎么用力,对方就已经涨红了脸。

就在这时,忽听一人喊道:“师弟休要胡闹,就你这点功夫,恐怕再练十年也不是这位大师的对手,还不赶紧住手!” 说话间,只见一团灰影飞奔而来,拉着泰顺跳出圈外。这一番变故,让德武有些不好意思,本是小和尚主动挑衅,自已只是应对了一下,却反倒有欺负小孩的感觉。他立即正过身子,掸了掸袈裟上的尘土,连声说道:“惭愧、惭愧。”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等小政与德天回过神来,事情已然结束。他们抬头望去,只见泰顺身边多了一位同样身穿灰布僧袍的僧人,此人相比泰顺要壮实得多,太阳穴鼓鼓的,一看就是个内外兼修的高手。

泰顺莫名其妙地被拖了出来,刚想发作,抬眼一看来人,便笑道:“哟,我当是谁呢?师兄你怎么来了?” 来人没有吭声。泰顺指着来者对小政等人介绍道:“各位大师,这位是我少林寺方丈登云大师的首徒泰山,也是我的大师兄。师兄奉师命一直在空相寺住锡,他可是我们少林十八罗汉之一呀。” 接着,他又将小政等人一一介绍给泰山。泰山知道来者都是有身份的人,也明白德武并无恶意,于是和泰顺一同陪着小政等人往山门走去。

当他们来到少林寺山门前,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瘦弱老僧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破旧僧袍,闭着眼睛独自躺在石阶上晒太阳。泰山、泰顺带着小政等人从他身边绕过,无人理会他。小政见他可怜,便从随身携带的包袱中找出一件还未穿过的新僧袍,走过去盖在老者身上。老僧原本闭着眼睛躺在地上,当小政的僧袍盖到身上时,他的眼睛突然睁开,精光四射,一把拽下身上的僧袍,从地上跳起来,高声嚷道:“哪儿来的小秃孙不懂规矩,谁让你靠近爷爷的?” 说话间,举起手掌就要往小政的头上拍去。小政本是心存怜悯,做件好事,没想到这老和尚竟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一瞬间愣在了原地。旁边的德武跳了出来,指着老僧说道:“你这老和尚真是枉活了一把年纪,人家见你可怜,怕你受凉,拿件僧衣给你盖上,你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还想搞什么名堂。” 老僧一听,把脸转向德武,说道:“你是何方神圣?胆敢前来啰嗦,难道是受那龟儿子登云的指派来烦我?” 这时,泰山、泰顺走了上来,用手指着老僧道:“老僧头你休要胡说,他们是方丈大师的贵客。” 又指着小政说:“这位可是金陵无想寺一苇大师的高徒,你可要放尊重点。” 说着,一人一个拉着小政和德武往后走去。

小政这才清醒过来,问道:“这位大师是谁?” 泰山说:“此人本是庙里的杂役僧人,自小出家少林,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代方丈、主持,在庙里生活了多少年,也不知他如今究竟有多少岁。方丈念他年老,便不再安排他做任何事,将他安置在高僧院颐养天年。怎奈此老不识时务,整天疯疯癫癫,惹是生非,经常把高僧院搞得鸡犬不宁,僧人们纷纷投诉。方丈大师让人把他找来,苦口婆心地劝他尊规守纪,可他根本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实在没有办法,只得任他在寺里游荡,自生自灭。” 小政听后,“哦” 了一声,心想这堂堂少林掌门也有无法对付的人。而那位老僧听泰山、泰顺说,知道那小和尚并非本寺僧人,而是金陵无想寺一苇大师座前弟子,便不再吱声,接着往地上一躺,拉过小政的那件僧袍,又躺倒在地闭上眼睡了过去。

小政一行跟着泰山、泰顺走进寺门,左拐右拐,直接来到了方丈室。方丈登云亲自接见了小政一行,并安排泰顺、泰山负责小政的衣食住行。德天、德武陪着小政住在少林。有一天早晨,德天叫上小政,把他拉到后山僻静的地方,从怀里拿出一只乌黑发亮的木匣,一脸严肃地对小政说:“小高僧,此匣内装的是崇法七宝之一的寒冰衫,家师嘱我亲自交予你手。这几日我将把此件宝物的来龙去脉及使用方法一一告知你,你可要仔细听着。先说这匣子,它是采用冰川之上生长的千年阴沉木所制,具有隔温隔热的特性,据说将一杯热茶放入其中,第二年打开木匣,茶温依旧。” 小政听闻,不禁惊得睁大了眼睛。德天看到小政的样子,接着又说:“匣子虽然不错,但与匣内之物相比,那就差远了。寒冰衫本是用生长在冰川上的一种大蜘蛛吐的丝编织而成。这种蜘蛛只有生长到千年后才会吐丝,而要把这丝收集起来织成衣服,那可是难上加难。”

小政听了德天的介绍,忍不住就想打开乌木匣,一睹宝物的真容。但德天一把抢过匣子,亲自打开乌木匣,指着里面一件灰白色的织物说:“此衣由寒冰丝织成,寒冷无比,可谓触手成冰。穿在人身上不用多久,就会将人的七筋八脉及血液通通冻结在一起,寻常人不能用手去接触,因为此衣只要碰到皮肤,便会立即降温。” 小政闻听,差点把匣子丢在地上,急忙对德天说:“师兄在上,此件宝衣,对于小僧实在无用,你还是把它带回贵寺交于尊师吧。另外,请转告尊师海空大法师,他的好意在下已经心领了,但这寒冰衫乃贵寺宝物,小僧无德无能,不敢领受。” 德天摆手打断小政的话头,说道:“这件宝衣虽有诸多问题,但确是修炼绝世内功的必备辅助工具。你只要掌握好使用方法,在练功时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你练的正是佛门纯正的内功,在练功的时候若能穿上此衣,然后运用内功抵抗寒气,时间由短及长,循序渐进,如此练个十年八载,功力定会有所精进。但切记不可盲目蛮干,否则血液一旦凝固,将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小政听德天这样说,便不再推辞,把乌木匣顺手塞入怀里。接下来的几天,德天细细地将穿着寒冰衫练功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一传授给小政。

又过了几天,德天与德武忽然接到崇法寺海空方丈传来的信函,让他们速速回寺,另有公干。二德带着两个沙弥与小政洒泪而别。德天、德武走后,小政依然住在当初分配给他们的寮房里。这间寮房地势偏僻,紧靠着后山的悬崖边上,平常少有人来,只有那个满脸阳光的小和尚泰顺时常会来看他。

又过了几个晚上,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小政独自穿着寒冰衫正在练功,忽然,寮房的门被人一脚踹开,闯进几名手执钢刀、黑纱蒙面、身形魁梧的精壮汉子。他们冲到小政面前,低声吼道:“快把寒冰衫交出来!”


    (http://www.kkxsz.com/book/ccbbgi-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