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鸡蛋的味道,小政只觉浑身上下燥热不堪,一颗颗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刺激得皮肤麻麻痒痒的。他下意识地想用手抹去脸上的水珠,可使劲动了半天,却发现自已的身体没有一丝一毫的知觉。他又试着动动脚,结果亦是如此。睁眼一看,自已竟一丝不挂地躺在一个滚烫滚烫的大石头上。小政大惊失色,吓得高声叫了起来。
随着他的喊声,一个精瘦的人影从外面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冲着小政说道:“阿弥陀佛,小和尚总算醒了。你在这已经躺了很久了,还好我佛慈悲,有这温玉床,不然你早就魂归极乐了。” 小政闻声,抬眼一看来者,竟是数月前他们刚来少林时,那个躺在山门中间晒太阳的老僧。当时小政还从包袱中翻出一件崭新的僧袍盖在他的身上,没想到竟在此地又见面了。而这时的老僧已经没有了那天的暴戾之气,显得十分慈祥与端庄。
小政连忙喊道:“大师救我!” 老僧伸手牵住小政的脉门,说道:“小和尚稍安勿躁,再过半个时辰你便可行动自如了。由于你体内的寒毒太盛,若不彻底拔除必将带来后患。寒冰衫虽是练功神器,但如果胡乱使用,对人的伤害也是惊人的。尤其是你穿着寒冰衫还敢剧烈奔跑,以致造成寒凉侵入心肺,七筋八脉、五脏六腑差一点就冻在了一起。如果没碰上老朽我,恐怕你这时早已在阎王殿上当差了。你躺的这地方是‘地眼’上的温玉床,是千百年来武林人士一直都在寻找的地方。这床对增加功力有绝佳的帮助,寻常人在这躺一天就能增加一年的功力,你能来到这,也算是小和尚你的福报。”
小政点了点头,问道:“大师,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 老僧说道:“说来话长,自你进入少林后,老和尚我一直都在关注你,你的一举一动均没逃过我的眼睛。我知道你跟登云小贼并非一路,跟少林寺所有的人均没关系,且为人忠厚,又极具天赋。但你招惹了登云的逆徒泰山,他欲致你死命。”
“啊!” 小政闻此大惊失色,诧异地问道,“我与泰山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他为何要加害于我?”
“呵呵,为财,为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物‘寒冰衫’。”
“啊!” 小政更觉诧异了,“他怎知我有‘寒冰衫’呢?”
老僧笑道:“呵呵,难道小和尚你没听说过,路边说话,草窠里有人听;屋内讲话,窗外有人听吗?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那日崇法寺的僧人,和你讲的一席话,尽落其耳,尔后你所有的举动也尽落其眼,于是他动了贪念,这也属正常,毕竟这‘寒冰衫’也算件难得的宝物了。也算他心思缜密,骗过了那么多的师兄弟,也骗过了登云这个秃驴,却没想到螳螂在前黄雀在后。老和尚从你进寺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在时时刻刻关注着你的一切,他所办的任何一件事,无落入我的法眼。今晚你跳出窗外后,我亦跟在你的身边,见你身中寒毒才将你领到这里。这里是当年达摩祖师修炼成佛的神仙福地,世人皆不知晓。老和尚于百年前偶然找到这个地方,使我受益终身。而现在也是该找个传人传承下去的时候了,可少林寺中自登云而下皆不可选,唯有泰顺尚算忠厚,但其资质实在不敢恭维,进寺这么久了一套少林拳都打不周全。”
听他这一说,小政才知道自已是老和尚带到此地的,连忙起身跪倒行了个大礼。老者见此不觉哈哈一笑道:“小和尚的内功又有所精进了,体内寒毒比预计清除时间早了半个时辰。” 听他一讲,小政才发现自已的手、足早已经恢复了知觉,不觉手舞足蹈,兴奋不已。
老僧又道:“这地眼上的温玉床与你的寒冰衫都是修炼佛门正宗内功的法宝,一热一寒相生相克,若能着寒冰衫修炼于温玉床上,想不练成绝世功夫都不行,小和尚你可是前途无量呀。老和尚我已经是风烛残年了,只想苟且偷生再过些日子。我自小便入少林,至今都没走出过山门,在这少室山里也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
就是这样躺在巨石上的小政也觉得口干舌燥,正好看见自已随身的衣物都放在地下的蒲团上,于是过去把寒冰衫拿来穿在身上。奇怪的是,寒冰衫一套到身上,身上的燥热立即烟消云散,口干舌燥的感觉也没有了,丹田之中自然而然地冒出连绵不绝的凉意,与身体内外的暖热开始冲撞起来。小政照着老和尚传授的心法开始演练,不用多久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也不知练了多久时间,小政觉得有些饿了,抬眼看,几只糙面馒头,一碗水早已经放在了身边,但老和尚却又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就这样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两个人几乎都没有碰面,老和尚来了丢下食物便走,小政的心思则完全沉浸在武术带来的神奇境界之中。二人之间没有更多的交流,直到有一天老和尚慌慌张张地撞了进来,跑到温玉床的旁边,拉起小政就喊:“小和尚、小和尚,不好了,不好了,少林寺的秃驴找来啦!他们要将你捉到寺里去,要用律法治你偷盗佛门宝物罪。我刚刚移了块大石头堵住了洞门,你赶紧收拾下,我们走吧。”
小政正在专心练功,猛然间被老和尚拉醒,幸亏他有寒冰衫护体,不然这样一闹难免会造成真气走岔,走火入魔。于是他略微地定了定神,慢慢地从温玉床上收了功站起来。这边再看老和尚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嘴里还不停地嘀咕:“怎么办,怎么办。”
小政从床上下来后见老僧这般模样觉得十分有趣,悄悄走过去,想拍一下老僧的肩膀,哪知手还没碰到他的身体,一股无形的力量就已经反弹过来了。小政立即将手缩了回来,心中顿生敬畏之心,心想老和尚的内功修为,可真是深不可测,相比之下自已师傅和神算子的功夫也应该逊其几分。
这些动作与想法都发生在十分短暂的时间里,而老和尚并没察觉,转脸见到小政,立即拖住他说:“快、我们走,我们走。”
正在这个时候,就听洞门口有人高喊:“嘉胤贼秃、柴火僧你们听好了,赶紧乖乖地走出洞来,方丈可以宽恕你们的罪恶,如若不然待我们进到洞里,尔等就要注意自已的狗命了,赶紧出来!你们听到没有?”
小政听到他们喊 “柴火僧” 觉得有些奇怪,老和尚见小政有些疑惑,说道:“老僧自小来到少林,百年来一直待在柴房,因为年代实在久远,早已没人知道老和尚我姓甚名谁,就连我自已也早忘记了。也不知道谁先开口喊我柴火僧,后来全寺的人都这样喊…… 你看这次麻烦了,他们守在门口,我们怎么出得去?”
正在这时,又听洞口有人说:“师兄,赶紧去找些绳索、棍棒来,我们先把这些石头移开,再进去捉拿这俩个秃驴。” 柴火僧一听大惊失色,连忙跑到洞门口喊道:“各位,各位且慢,不劳各位大驾,我们马上出去。” 而外面的僧人似乎都没听到他的话,纷纷动手来搬堵在洞口的石头。
柴火僧更急了,哀求他们不要动手。小政被柴火僧的举动弄得也不知所以了,心想就凭他的这身功夫,别说洞口这几个僧人,就是全天下也罕有敌手,怎么会遇上这点事就会如此不淡定呢?于是也走到洞口,见洞外的僧人正搬得起劲,而柴火僧却急得团团转。小政随手拣了块石头把它捏成一块块小石子,然后扬起手顺着石头的缝隙往外掷了出去。小石子挟着风劈头盖脸地往洞外正在搬石头的僧人身上打去,随即一阵阵哭嚎响了起来,僧人们纷纷躲到一边,再也不敢过来搬石头了。
柴火僧见小政如此不觉抚掌大笑,连声说:“这个好玩,这个好玩。” 说着也捡起块石头,捏碎丢了出去。他这一丢就不一样了,石子呼啸着如同没有羽毛的箭簇一般直接钉进了洞边的树木还有岩石之中。小政看得直咂舌,那些僧人更是吓得趴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起来了。
正在这时,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由远而近传了过来:“嘉胤小贼在哪里?嘉胤小贼在哪里?” 小政不用抬眼就知道来者是少林方丈登云的首徒,少林十八罗汉之一,河南空相寺的住持泰山。想想自已与其素无恩怨,他却使尽计谋欲置已于死地,不觉恶向胆边生,摸起块石头瞄都没瞄使劲甩了出去。只见这石头如离了弦的箭,朝着泰山的脑袋打了过去,眼见就要击中,只见他猛一低头,滚倒在道边的草窠里。
原来前阵子泰山听说有僧人发现,近一段时间柴房那个不知趣的老和尚柴火僧行踪诡秘,经常偷偷拿着食物往后山上跑。有两个小沙弥曾经暗暗地留意,跟着他的身后想看看他究竟要去哪里,可没想到,每次都是一到后山附近,便不知他的行踪了。泰山听到这个讯息后,知道其中必有蹊跷,于是暗暗地召集了一帮人分批,分地段地守在柴火僧的必经之路上。这些人或藏在廊檐屋后,或躲在树下草丛,或留连于佛前灯边,总之都是些让柴火僧感觉他们都是在干着寻常事情的普通僧人,而柴火僧的一举一动却没有逃出这些人的眼睛。就这样逐渐逐渐缩小了范围,终于查到在悬崖下,离山顶约三丈高的地方,有一块巨石,在巨石后面,藏着个不为人知的洞口,洞口前还有一块巨大的空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杂草、灌木,如果不走到跟前,任何人都不可能发现这儿还有这么个神仙洞府。柴木僧今天走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已的身后跟着好些寺内的僧人,知道大事不妙,自已与小和尚的藏身之地已经暴露。于是在进洞之后,移来巨石堵住洞口,他没想到这洞进出就这么一条路,洞口一堵,自已也没法出去了。
泰山得到讯息飞也似地赶了过来,远远地看见洞口一个自已的人都没有,再细看这群人均趴卧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起来,于是高喊了一声。谁知话音未落,只见一颗黑色物件破空往自已面部而来,吓得赶紧低下头往地上一趴。说时迟那时快,这件东西在自已的头皮上留下一道血槽后,把在身后的一颗碗口大小的马尾松拦腰击断。如此一来泰山也不敢起身了,招呼身边的小沙弥,速速回寺请方丈师父带人前来增援。
这边小政打出石头后连自已都惊呆了,没想到在温玉床上练了几天达摩内功心法,自已的内功居然可以精进如斯,于是随手打了套无想拳。顿时只觉拳风呼呼,拳影纵横,打到兴处,招呼柴火僧道:“一个人练没劲,大师不如你我对几手玩玩如何?”
柴火僧听小政这样说,连忙推辞道:“老和尚习武本为强身健体,这搏击之术却是从未涉及过。”
“啊?大师你不会武功?” 小政惊讶得差点将眼珠子都瞪到脚面上去了。
“是的,老和尚自幼入寺至今一直在柴房干些杂役,从未有任何一人教授在下,偶尔见武僧们演习拳棒之术,也并无丝毫兴趣,故而虽然身在少林百余载,却不懂些许。”
小政道:“大师差矣,你授我的达摩内功心法岂不是武功最高境界吗?你又如何习得?”
“噢,这个呀,你听我跟你慢慢地说来。在老和尚还是少年的时候,一日为寺里打柴,来到后山,不想山道湿滑,一不小心滑落山崖。等醒来的时候发现躺在这洞外的石头旁边,我挣扎着爬进洞里发觉了这个祖师爷练功的地方。当时洞里住着一个头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教我这套心法,并嘱我,无论出现什么状况均不得将此地的秘密说与他人,在我归天前可以找个传人将心法传授给他。后来头陀圆寂,这个洞府一直由我掌管,百年来我一直坚守着这个秘密,从没将此说与任何人,在寺里也绝不与人多接触。登云小贼不知从那里知道老和尚有把蛮力,几次欲让我弄进高僧院,让一帮宵小套出俺的秘密,可几次都被俺识破他的伎俩…… 但近几年我越来越觉得自已快油尽灯灭了,总想找个传人将这洞府与心法传给他,可在这少林寺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的人,这寺里的人不是愚钝不堪,就是心术不正。”
(http://kkxsz.com/book/ccbbgi-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