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鱼装入冰桶后,得立即通过八百里加急或者用快船飞递运送。当年永乐皇帝特意令应天府造了十西艘用于运送冰鲜鲥鱼的专用船,由运河运入京城,沿途城市皆建有冰窖,“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说的就是这个场景。民间亦有快船、飞骑,他们将鱼放入特制的冰匣中,从江南的产地送到全国各地。我这朱仙镇是南北水陆交汇的必经之路,从鲥鱼出水至此,不消五个时辰便可抵达。骆思恭连连点头道:“嗯,真所谓是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但得来也真是不容易了。”
元声接着说:“比起清蒸鲥鱼,我更爱吃的是另一道菜。” 骆思恭听了,急忙打断他的话头,眼中闪烁着一丝狡黠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岳兄你先别说,让我猜猜看,你更喜欢哪道菜行吗?” 说着,他用手中的筷子指了指桌子中间,挑眉问道:“是这个吗?” 元声见他手指沙锅,眼睛瞬间瞪得滚圆,满脸惊讶之色。骆思恭见了,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洪亮。笑罢,他接着说:“来、你我兄弟共同食之。” 话音刚落,旁边一名侍女轻盈地走过来,将沙锅端了下去。不一会儿,侍女又端上两只盖碗,小心翼翼地分置于二人面前,然后微微鞠躬,悄然退下。
骆思恭迫不及待地揭开碗盖,拿起汤匙,在碗中兜了少许内容,连汤带水地塞进嘴里,随后缓缓闭上双眼,眉头轻皱,细细地品味起来。过了许久,他忽然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惊喜与赞叹,大声说道:“好一道蟹粉狮子头,口感松软,肥而不腻,真正是入口即化呀。想当年郇国公吃过的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元声接过话说:“蟹粉狮子头说起来只是道寻常不过的菜,但真要做好,也很不容易。首先要选好肉,寻常猪肉,肉质粗,蛋白质含量少,做不出鲜美的滋味,要选广西瑶乡香猪身上的肋条肉。肥、瘦肉的比例也很有讲究,冬季做这道菜的比例是肥肉 7 份瘦肉 3 份,剁成极细的肉糜;夏季则肥、瘦肉各一半,斩成绿豆大小即可;春、秋时节,肥、瘦肉比例通常为 6 份肥,4 份瘦,要剁成石榴籽状。再选公母搭配的阳澄湖大闸蟹若干只,隔水蒸熟后,将蟹黄、蟹肉挑出,用油煸炒后分成两份,另取太湖草虾的虾籽若干,剁碎的马蹄、葱白和姜汁、盐、料酒、生粉等放置于大碗中,与剁好的肉馅和蟹黄、蟹肉一同搅拌上劲。再取铁锅一只,置旺火上烧热,舀入熟猪油两勺,放入菜心煸至翠绿色,加入少许虾籽、精盐及事先预备好的膏汤,烧沸后将锅取下。另取砂锅一只,先用熟猪油擦拭锅底,再取一块熟肉皮,皮朝上垫在锅底,将菜心排入,然后倒入煮好的膏汤。然后用手把拌好的肉分成几份,逐份在手掌中搓成肉圆,放在砂锅里的菜心上,再将另一份蟹黄分嵌于每只肉圆上。然后盖上菜叶,锅盖。烧沸后微火焖约 2 小时,上桌时揭开菜叶,取出熟肉皮,上桌即可食用。这样制作出来的‘蟹粉狮子头’口感松软,肥而不腻,具有入口即化之妙,其营养丰富,对人的身体大有益处。来来来,洛大人,趁热我们一起吃。” 骆思恭笑着连连点头说:“好好好,不过在下有个不情之请,等过会用完餐后,大人把贵府的厨子请出来,本指挥有赏。” 说完,继续用餐。
大约又吃了一个时辰,两人酒足饭饱后,岳夫人亲自端着一只茶壶,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进来。她走到二人面前,动作优雅地放下两只白瓷杯,然后变戏法似的从身上抖出些黑褐色、颗粒状、油菜籽般大小的东西,分置于二人的杯中。开始,只见那黑褐色的颗粒物飘于水面,继而徐徐释放出一根根绵绵的血丝,盘旋于水中,犹如晨烟雾霭,袅袅娜娜,蜿蜒起伏,弥漫在水中,继而又若飞絮般缓缓地散落于杯底,呈现出古铜色的光泽。骆思恭满脸疑惑地盯着面前的这盏液体,又抬眼看向对面的岳元声,心中暗自思忖:这是啥玩意?还要劳动岳夫人亲自送来?也不知这东西到底作何用处?先观察下,可别闹出笑话来。
元声见他面带疑惑之色,便己知道骆思恭并不认识此物,也不吭声,只是端起面前的白瓷杯,轻抿了一口。骆思恭见岳元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知道这东西可以喝,于是也端起瓷杯,仰头喝了一大口,感觉甘醇爽口,香气宜人,颇有狮峰龙井的气息。正在这时,就听到岳元声说:“此物名叫‘龙珠茶’,产于邵阳城步苗、瑶聚集的地方,是一种小昆虫的粪便。”“什么!这是虫子的粪便?” 骆思恭闻听,惊得瞪大了眼睛,失声喊了起来,连忙弯下腰,想要把咽下去的液体吐出来,可干呕了半天,连一丝一毫的液体也没吐出。一首在隔壁房间用餐的校尉听见动静,以为指挥大人被灌了毒药,拔出配刀就冲了进来。骆思恭忽然抬起头,见校尉舞着刀冲进门来,顿时怒目圆睁,怒声斥道:“谁让你进来的,本指挥与岳大人之间的事情岂是你这小辈可以出头的?赶紧给我滚出去,滚!” 讲完,两眼瞪着岳元声说:“岳大人请别在意,是兄弟我管束不严,让贤伉俪受惊了。” 岳元声没有吱声,只是淡淡地端起白瓷杯,又呷了口古铜色的液体。
这时候,岳夫人按捺不住心情,开口说话了,她目光坚定地看着骆思恭,说道:“洛大人,你与我家老爷也算是几十年的朋友了,虽说这些年没有往来,但彼此应该还是有所牵挂的,否则依您的身份也不会来到朱仙镇,也不会来寒舍吃这餐饭。而我们岳家虽说沦落至此,但总也算是名人之后,我家老爷总也曾官拜兵部侍郎之职,也为朝廷建下过赫赫功勋。我们不说什么虎死不倒威的事,就凭我们岳刘二府当年的荣耀,在这大明朝想杀了我们一家,也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恐怕有朝一日圣上问起来,洛大人你也不太好交差。我家老爷对待朋友一贯都是诚心实意,唯恐招待不周,就今晚的这桌饭菜,你去打听打听看,不说是整个开封府,就算回到江南恐也没人可以置办。就你刚刚喝的‘龙珠茶’,确实是用一种小昆虫的粪便加蜜炒制而成,有许多人和你一样,听说是‘虫屎’制成,就联想到臭味和肮脏,其实不然。这虫非一般的什么虫,而是一种神奇的浑身散发着花香的飞蛾,它产卵孵化成虫后,再喂以野生的陈年六堡茶,茶虫吃了茶叶排出虫屎,把虫屎与茶虫吃剩下的茶叶渣混合在一起,再按比例兑上蜂蜜,放在铁锅里经猛火炒制后形成此茶。此茶不但可以止渴生津,还能消肿解毒,健胃消食,延年益寿。其汤色纯正,口感醇和,品饮此物后,满口生津,回甘似蜜,久久难消,再尝别茶,皆如白水。此物产量稀少,非万金不能得。大人若不想品尝,我们决不勉强。但像这样在我岳府舞刀弄枪,也未免太过份了吧,我家老爷虽说只是个九品府事,在你们的眼里也许算是贱命一条,但有大明律法与御赐的丹书铁券在此,我看谁能动他一动?”
骆思恭闻言,大吃一惊,瞪大了眼睛问道:“什么?贵府有御赐的丹书铁券?贤伉俪可否让在下瞻仰瞻仰。” 元声点头,让人去内室取来一只巨大的锦盒,净手焚香后打开锦盒,从中取出一块半弧形,形如板瓦,状如蒸笼,制作考究的生铁券。正面镌有皇上诰命旨文,用颜体字刻在券上,字字嵌金,高约一尺,宽约七寸,厚约二分,重约八斤。正面镌刻文字:“食禄一千石,除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免其子一次死罪以报汝勋。” 背后刻此券持有人的姓名官阶,因什么而获赐,文字约 1000 字。骆思恭看完,小心翼翼地把锦盒的盖子盖了起来,然后说:“这可是个宝贝,千万可要放好,关键的时候这是能救命的东西。夜色己深,兄弟我也是酒足饭饱,承蒙贤夫妇盛情招待,很是感谢。刚刚那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有所得罪,还望兄嫂不要见怪。待弟归去后严加惩罚。好兄弟我这就告辞。” 讲完,站起身就要出门。
元声听了倒没说什么,见骆思恭欲走,也就站起身准备送对方出门。岳夫人却接过话说道:“洛大人,正因为你与我家老爷是朋友,所以刚刚奴家才讲了这些,恐有得罪,还望大人不要介意喔,妇道人家不懂礼数,请洛大人担待些。至于惩罚下属之事,我看就免了吧,人家孩子也不容易,如果不是为了尽职尽忠,谁没事往前冲呀。这样的人倒是应该嘉奖才对。如果洛大人不反对,寒舍备有陈年佳酿。你不是还想见下本府的大厨吗?我让她来敬二位一杯可好?” 说着,走了出去。
骆思恭点头,对元声讲:“嫂夫人这个提议还真是令在下不得不留下来讨杯酒喝了。其实对于我来说,天下的好酒我基本都喝过,皇宫的御宴我也尝了不止一次,但贵府的家宴中的几道小菜却令我有惊艳的感觉,所以我很想见识下贵府大厨的真容。嫂夫人大人大量,不让须眉,令我等所谓的大丈夫们挂不住面子。刚刚那小子不懂礼数,夫人不但没有加以责怪,反而以德报怨,还要委以嘉奖,这种肚量岂是寻常妇人能够具备的。过会儿让那小子来,我让他当面给二位赔礼道歉。我认为这对他的将来会有帮助。” 元声道:“多谢大人,这本是一场误会,无需再议。”
二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忽然骆思恭耸了耸鼻子,眉头轻皱,疑惑地说:“咦,哪里来的酒香?难道……” 元声点头道:“刚刚给你喝的是倭人的米酒,虽说口感也很不错,但怎比我大唐的琼浆玉液。洛大人你的嗅觉还真是好,这酒刚刚才从酒窖里起出来你就能闻到酒香。拙荆今天也真是花本钱了,居然动用了这款酒,这不得不说是对洛大人的个人魅力所致了……”“哦?” 骆思恭听元声如此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的光芒,心里不禁琢磨:到底是什么样的酒能让岳元声这样的人推崇,能让他讲出这番话语。
远处传来一阵阵的脚步声,空气中的酒香味也越来越浓郁起来,这种酒香味中不知又混合了什么,吸入鼻腔中有一种甜甜的味道,有让人走不动路,迈不开步的感觉。骆思恭不停地在脑海里搜寻着:这是什么酿的酒?不一会儿,只见两个壮汉抬着一只古拙的陶制酒坛,酒坛上下缠满了花木的根须。岳夫人领着一位身着黄色裙裾的女子,笑盈盈地跟在抬着酒缸的壮汉身后。这时候,驾车的校尉也被元声派人请了进来,面无表情地站在骆思恭的身边。岳夫人让人打开酒坛上的泥封,顿时满屋异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万花之中,而在花香中还掺杂着阵阵的米酒的香气,令人神清气爽。岳夫人让人取来一支长柄的银制酒端,揭开酒坛的盖子,将酒端伸进去舀出一沽酒,然后又盖上盖子,让人依原样封好酒坛的泥封抬了下去。这才将酒端中的酒依次注进早己放置在各人面前的小酒盏中,然后看着骆思恭说:“大人,今天是本府尊贵的客人,这就是号称世上最珍贵的名酒‘百花酿’。”
“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百花酿’吗?这就是一千年前唐代的名相魏徵,魏玄成酿的‘百花酿酒’?就是他死后唐太宗李世民还推倒他墓碑西处找寻的‘百花酿酒’吗?” 他这么一问,倒让岳夫人和元声吃惊了,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暗自思忖:这么个武夫竟然能够懂得如此的多,这倒也不枉了这杯千年佳酿。传说唐朝一代名相魏徵不但善于做官,更精于酿造,他酿的酒中以 “酃渌” 与 “翠涛” 两种最为珍奇,在当时他酿的酒非一般人可以品尝。传唐太宗当年曾有诗赞曰:“酃渌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其实这两款酒只是魏徵中年时期酿制的精品,而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他更是在 “酃渌”“翠涛” 的基础上不断发明创造新的配方及酿制工艺,最终创造性地用百种鲜花加入酒浆,酿制出甘醇无比,香味袭人的百花酒。
(http://www.kkxsz.com/book/ccbbgi-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