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蛮自验尸房领命而出,玄色飞鱼服在阴沉的天光下更显肃杀。他脚步沉稳,不带一丝迟疑,迅速召集了手下得力的锦衣卫校尉,将谢砚之的指令清晰传达下去。
“大人有令,彻查苏绣娘生平背景、所有人际往来,尤其是她与林清月之间是否有过节或密切联系,以及她与靖王府、魏公公府上是否有任何牵扯。任何蛛丝马迹,都不得放过!”阿蛮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刻行动,务必尽快查明,每日将关键进展汇总上报!林司首那边,大人己亲令其三日内剖析物证,我等亦不可懈怠!”
“是!”数十名校尉齐声应诺,随即如鹰隼般西散而去,融入京城错综复杂的街巷之中。一场针对苏绣娘死因的秘密调查,在锦衣卫雷厉风行的行动下拉开了序幕。
然而,调查的进展却远不如预想中顺利。
最先回报的是负责查访苏绣娘平日相熟绣坊及布料商铺的校尉。这些平日里与苏绣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行,此刻却像是约好了一般,个个噤若寒蝉。
“头儿,城南那家‘锦绣阁’的掌柜,一听是问苏绣娘的事,脸都白了,哆哆嗦嗦地说跟苏绣娘只是点头之交,寻常买卖往来,对其私事一概不知。问得紧了,就差跪地求饶了。”一名校尉面带困惑地向阿蛮禀报。
另一名校尉也道:“卑职去了苏绣娘常去的几家丝线铺子,那些伙计要么说苏绣娘许久未曾光顾,要么就说只认得脸,从不曾说过话。卑职看他们的神色,分明是在撒谎,可就是撬不开嘴。”
不仅是这些商户,就连那些曾经与苏绣娘有过生意往来,甚至请她绣过嫁衣、寿礼的达官显贵府邸,锦衣卫的校尉们也吃了闭门羹。管家们要么以“主母身子不适,不便见外客”为由推脱,要么便是一问三不知,言语间滴水不漏,却透着一股子刻意的疏离与警惕。
阿蛮亲自出马,动用了安插在市井中的一些眼线,得到的消息也大同小异。那些平日里消息灵通的街坊混混、茶楼酒肆的说书人,一提到苏绣娘和林清月近期的接触,便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半个字也不敢多吐露,眼神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惊惧。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锦衣卫行动之前,便己将所有相关的线索都拂拭干净,将所有可能开口的人都施以了重压。
傍晚时分,夜色尚未完全笼罩京城,阿蛮带着一身寒气,将第一日调查的结果汇总,呈报给了谢砚之。
谢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谢砚之冷峻的面容。他静静地听着阿蛮的禀报,眉头越锁越紧。
“所有与苏绣娘有过明面交往的人,几乎都三缄其口,显然是受了警告。”阿蛮的声音低沉,“即便是有些平日里碎嘴的,如今也像是锯了嘴的葫芦。”
“可有发现说法矛盾之处?”谢砚之问道,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有。”阿蛮点头,“负责查访苏绣娘街坊邻里的校尉回报,苏绣娘隔壁住着一位姓张的婆子,平日里与苏绣娘有些口角。初时,那张婆子还抱怨苏绣娘恃才傲物,不睦邻里。可当校尉问及苏绣娘近日有何异常,或与何人来往过密时,那张婆子却突然改口,连连说自己老眼昏花,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不知道,前后判若两人。”
“还有,”阿蛮继续道,“一名曾为苏绣娘采买过稀有孔雀羽线的货郎,据其家人说,昨日一早便收拾了包袱,说是回乡探亲,至今未归。卑职己派人追查,但此人行踪诡秘,恐怕早己远遁。”
“苏绣娘家附近,有一个常受她接济的小乞丐,平日里总在巷口转悠。据其他乞丐说,昨日也被一个陌生面孔的汉子给了些碎银,打发去了城外。”
一桩桩,一件件,都透着诡异。
谢砚之的眸色越发深沉,如同凝结了寒冰。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戾气:“好手段。恐吓证人,转移耳目,抹除线索……这绝非寻常江湖草寇所能为。”
这般精准而迅速的反应,几乎是在锦衣卫展开调查的同时,便开始进行反制。对方不仅消息灵通得可怕,对锦衣卫的办案手法也似乎了如指掌。
“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宫中,便只有那些权倾朝野的宗室了。”谢砚之冷笑一声,眼中寒光闪烁,“靖王府……魏公公……”
他想起了马婆子的死。同样是刚刚透露出一些对靖王不利的线索,便立刻“意外”身亡。如今苏绣娘案的调查刚刚开始,便遭遇如此巨大的阻力,手法如出一辙,只是更加严密,覆盖面更广。
显然,苏绣娘的死,以及她与林清月、与那异常染料之间的联系,触动了靖王最敏感的神经。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这潭水搅浑,将所有线索都掐断在萌芽状态。
“大人,接下来……”阿蛮请示道。
“调查方向不变。”谢砚之的语气斩钉截铁,“但手段需更加隐秘。所有参与调查的兄弟,务必注意自身安全,不可打草惊蛇。”
他沉吟片刻,继续道:“重点盯防靖王府和魏公公府的动静。尤其是魏公公本人,他最近的行踪,见过什么人,处理过什么事,都要一一查明。”
“是!”阿蛮领命。
谢砚之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却并不平静。外部的调查线索几乎被完全掐断,压力无疑又落回了林昭雪那边。那神秘的白色粉末,那淬毒的精巧毒针……三日期限,她能否从这些死物上找出活的证据?
他知道林昭雪有她的“特殊”之处,但面对如此狡猾狠毒的对手,单凭她一人,在缺乏必要工具和助手的谢府内宅,又能做到哪一步?
一股莫名的烦躁涌上心头。这张由靖王精心编织的大网,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密集,还要坚韧。每一个节点,都透着血腥与阴谋。
“去吧。”谢砚之挥了挥手。
阿蛮躬身告退,身影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
书房内,只剩下谢砚之独自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被寒风吹得摇曳不止的枯枝,眼神幽深。靖王,魏公公……你们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了吗?本指挥使倒要看看,是你们的手段更高明,还是这天道昭昭,疏而不漏!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苏绣娘案的阻力越大,便越说明此案背后隐藏的秘密越惊人。他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林昭雪那边的突破,也等待靖王自己露出破绽。
只是,这京城的暗流,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汹涌,都要危险。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而在这场博弈中,他能完全信任和倚仗的人,也只有身边这寥寥数人了。
夜,更深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http://www.kkxsz.com/book/j0dfif-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