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吴哥遗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八章:吴哥遗光

 

湄公河的晨雾裹着莲花香气,十二艘柚木船悄然滑入真腊水泽。苏芷晴倚着船帮,望见远处石砌码头间穿梭的象群,背鞍上鎏金佛塔在朝阳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那是阇耶跋摩八世的象队。"林宗闵用占城话与船工交谈片刻,转头解释,"三年前元使来逼贡,被他们用战象踩成了泥。"

蒲如月突然按住腰间断刃——码头苦力中混着几个额点朱砂的汉子,正用临安口音叫卖槟榔:"新到的明州冻米糖,三文钱一包嘞!"

"是陈丞相布下的暗桩!"王坚独目暴突,当年襄阳血战中留下的刀疤微微抽搐,"看他们捆货的绳结,打的是殿前司的'玄武扣'。"

众人扮作香料商登岸,阮明玉的鲨鱼牙项链突然被个老妇拽住。"娘子可要买螺钿?"老妇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掌心亮出半枚虎符,"前日有北边来的恶客,在巴戎寺摔碎了林伽像。"

伊本·赫达的青铜义肢猛地一颤:"八思巴的察子!他们定是冲着《真腊风土记》的密档来的!"

巴戎寺的回廊深处,成排的西面佛俯视着闯入者。王坚用断刀撬开某尊佛像的基座,青苔覆盖的梵文突然渗出朱砂:"周达观在此!"苏芷晴抚过千年石壁,吴哥工匠竟将《真腊风土记》全文刻入廊柱,每个汉字都嵌着金箔。

"北廊第三十六柱。"阮明玉对照老妇给的贝叶符,"按九宫数术,该有暗门。"

蒲如月独臂按下浮雕的毗湿奴神像,石壁轰然洞开。腐霉气息中,三百口陶瓮整齐排列,瓮身阴刻着"德祐二年,枢密院封"。

"是文丞相的亲封!"王坚扯开火漆时,独目泛起血丝,"看这'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印鉴,除了文山先生,谁敢用这等反诗作印!"

突然,象鸣震碎寂静。八思巴的残部驱赶着战象冲入寺门,象鞍上架着的回回炮己点燃引线。林宗闵甩出烟雾瓷,混入的胡椒面刺激得战象发狂,将元军甩入护城河鳄鱼群中。

"带典籍走水道!"王坚劈断廊柱,露出暗河入口。湍急的水流裹着众人漂向丛林深处,苏芷晴怀中的《真腊风土记》在颠簸间散页,露出周达观的密注:"...通王城南门有古渠,可通《武经总要》所载之九曲阵..."

三日后,众人摸进崩密列丛林。绞杀榕的根须间,半座石砌藏书阁巍然矗立。蒲如月点燃火把,照见门楣上的汉隶:"大宋景炎三年,沿海制置使司藏"

"是张世杰将军的手笔!"林宗闵的青铜义肢抚过青砖,"看这'人'字形砌法,只有当年死守重庆的匠人才会。"

阁内蛛网密布,成箱的《守城录》用鲸油浸过的棕榈叶包裹。最深处的水晶匣中,陆秀夫的绝命诗旁,静静躺着半枚虎符——正是王坚当年在襄阳失落的另一半。

"原来张枢密分兵三十路,每路持半符..."王坚独目含泪,将两半虎符合拢。机关声响,地砖下升起铸铁炮管,炮身铭文"景炎元年,重庆府造"。

八思巴的追兵杀到时,夕阳正染红塔普伦寺的树神庙。王坚转动炮座机括,七百年前的襄阳炮在真腊丛林怒吼,铁蒺藜撕碎元军的牛皮甲。林宗闵的星槎船队趁机接应,柚木船沿着周达观标注的古渠疾驰。

夜半停泊洞里萨湖时,苏芷晴翻开浸透的《真腊风土记》。月光透过贝叶符的孔隙,在残页投下暗语:"...华夏火种,当续于暹罗素可泰..."

阮明玉突然指着水面:"你们看!"成群的萤火虫聚成北斗形状,指引向西南方的星河。妙音法师的菩提树在船头舒展新枝,嫩叶拂过《守城录》上的血渍,恰停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八字之上。


    (http://www.kkxsz.com/book/jaa0dd-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