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占城星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七章:占城星辉

 

咸涩的海风裹着槟榔花香,星槎船队缓缓驶入占城港。苏芷晴扶着柚木船舷,望见岸上鳞次栉比的棕榈屋舍间,竟有数座飞檐翘角的闽南式祠堂。

"那是陈丞相七年前命人建的藏经阁。"星槎首领林宗闵指着最高处的三重檐,"底层供着妈祖,中层存典籍,顶层..."他突然噤声,远处祠堂顶层的琉璃瓦正泛着诡异的幽蓝。

阮明玉突然拽住苏芷晴衣袖:"你看码头!"数十名占城官吏正用铁链拴住批颊纹面的囚徒,为首的色目监工挥舞的皮鞭上,竟缠着半截"殿前司"的令旗。

"是崖山败退的同袍!"蒲如月独目充血,"当年张枢密分兵三十路出海..."

话音未落,岸上突然暴起喊杀声。囚徒中跃出个疤面大汉,铁链缠住色目监工的脖颈:"首娘贼!老子在襄阳城头杀鞑子时,你还在草原啃羊粪!"

林宗闵的青铜海螺号骤然吹响,三艘星槎船同时升起朱漆硬帆。苏芷晴还未及反应,船首的霹雳炮己向码头倾泻烟雾瓷,混在硫磺中的胡椒粉呛得元军涕泪横流。

"接应弟兄!"林宗闵的闽南官话带着血性。阮明玉第一个跃入浅滩,占城水鬼的吹箭筒在浪花间时隐时现。当最后一名囚徒被拽上甲板时,苏芷晴认出那疤面大汉——正是当年护送陈宜中出海的殿前司都头王坚!

"苏娘子?"王坚扯开褴褛衣衫,胸口文着的《武经总要》阵图己模糊不堪,"陈丞相埋在此处的《诸蕃志》,可还在妈祖像下?"

夜色降临时,众人摸进祠堂。妈祖像的鎏金莲座下,三百口磁州窑瓮整齐排列。王坚用断刀撬开火漆,捧出的《诸蕃志》残页间,竟夹着陆秀夫的血书:"...祥兴二年西月初八,帝舟过占城,遗《玉海》于宾童龙..."

突然,琉璃瓦顶传来细碎脚步声。林宗闵甩出船锚钩住横梁,青铜义肢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是八思巴的'察子'!他们额间的红痣乃密宗刺青!"

"带典籍走密道!"王坚掀开供桌下的青砖,"这地道首通宾童龙河..."

暗河腐水中,阮明玉突然踉跄。苏芷晴扶住她时,掌心触到滚烫的额头——三日前中的箭毒,终究发作了。

"把我留在这。"阮明玉解下鲨鱼牙项链,"达雅克人的药灵在齿尖..."

"要死一起死!"蒲如月将她背起,断臂在石壁刮出血痕。前方隐约传来水声,王坚突然低吼:"闭气!"

湍急的暗流通向宾童龙河口,众人浮出水面时,正撞见元军的战船在焚毁渔村。八思巴的星槎悬浮在河湾处,船首的昆仑镜残片折射着妖异的月光。

"那是陈丞相的星图灯!"林宗闵指向山巅。成排的青铜灯盏沿山势蜿蜒,恰似苍龙盘踞——正是《武经总要》记载的"二十八宿地脉灯"。

子夜时分,苏芷晴在峭壁上攀爬。怀中的玉璜与星图灯共鸣震颤,当她将最后一块磁石嵌入角宿灯座时,整条山脉突然泛起幽蓝磷光。河湾处的元军星槎剧烈摇晃,昆仑镜在磁暴中炸成碎片。

"快看!"负着阮明玉的蒲如月突然指向海面。无数疍民船队趁着潮信突袭元军,船首的妈祖旗与星图灯交相辉映——正是陈宜中七年前布下的海上暗桩!

晨光中,苏芷晴在宾童龙石窟找到最后一批典籍。褪色的《真腊风土记》里,周达观的朱批仍在闪耀:"...华夏文脉如湄公河水,九曲终入海..."


    (http://www.kkxsz.com/book/jaa0dd-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