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墨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墨渖

 

苏芷晴的翡翠镯子卡在龙泉窑梅瓶口时,码头正飘来一阵焦桐香。她手腕微转,镯沿在釉面刮出轻响,忽然定住:"季先生,这冰裂纹里掺了墨。"

季文渊的银柄放大镜悬在瓶腹三寸处。晨光穿过镜片,将裂纹里的黑渍映成蛛网状——那并非窑变天然形成的铁线,倒像是被人用狼毫蘸墨生生描出来的。

"昨儿戌时二刻,官牙的人说要避潮气。"赵铁柱蹲在货箱旁,古铜色指节捏着半截松烟墨,"来验货的小吏带着方歙砚,说是要抄录货单。"

石步云的海图正铺在酸枝木案上,闻言笔锋一折,朱砂在耽罗港标了个红叉。他拎起梅瓶对光而视,瓶底"宣和年制"的款识突然剥落半片,露出底下新鲜的糯米胶:"林三娘何在?"

"追到鱼市就断了线。"林三娘的金丝轿帘上沾着鳞片,绣鞋尖挑开个青布包袱,"但那小吏袖袋里掉出这个。"包袱里裹着二十枚潮银币,边沿凿着高丽商会的三叶草暗记。

验货场的铜锣忽响三声。

官衙王提举的皂靴踏着卯时鼓点进场,这回腰间除了青铜鱼符,还多了柄镶翠玉的短刀:"石东家这船货,怕是要重验。"他刀鞘轻敲货箱,"昨儿耽罗港来信,说高丽商会丢了三车贡瓷。"

季文渊的麂皮手套己按在梅瓶裂口:"大人明鉴,这墨渖浸釉不过十二时辰。"他指尖捻开半片剥落的釉面,"若真是宣和年间的老裂,墨色早该渗入胎骨。"

人群忽然骚动。

八名赤膊汉子抬着鎏金箱挤进场,箱盖未开先溢出沉香气。领头的是个戴金丝叆叇的琉球商人,生硬的汉话混着海腥气:"石东家,换不换?"他掀开锦袱,露出尊钧窑天青釉尊,"拿这换你半船吉州窑。"

苏芷晴的绢帕拂过釉面,帕角苏绣的《窑变图谱》正映出紫红斑纹:"这尊器型是蒙古人入主后才有的梅瓶式,如何会有靖康款?"她忽然翻腕,帕中暗藏的磁石吸起片金箔——原是贴上去的假款。

王提举的短刀突然出鞘三寸。

赵铁柱的铁掌己按在箱沿,古铜色小臂青筋暴起:"这刀柄缠的鲨鱼皮,跟昨儿断我们锚链的水贼用的是同料。"他铁靴碾碎地上一枚潮银币,露出内芯的铅胎,"大人要不要验验这银钱成色?"

海风卷着鱼腥掠过货场。石步云忽然抖开《漕船水经》,指腹在耽罗港潮汐表上一抹,朱砂竟化开成血渍——原是今晨林三娘追凶时溅上的。

"未时三刻满潮。"他将书卷掷向王提举,"大人若执意扣船,误了庆元府衙的贡瓷,这干系..."

话未说完,海面忽传来裂帛声。三艘尖底福船正破浪而来,帆索打着官衙特有的双鱼结。甲板上立着个戴乌纱的瘦高身影,蟒纹补子在暮春的潮气里泛着青黑。

"是榷货务的周提点!"林三娘的金丝轿帘忽地垂落,"去年查没泉州林氏私盐的就是此人。"

季文渊的放大镜突然聚焦在钧窑尊口沿。一道细若游丝的修胎痕在镜片下现形,正是吉州窑特有的竹刀纹——与他们船上那批被做旧的赝品如出一辙。

"好个连环扣。"苏芷晴的翡翠镯子磕在鎏金箱上,"用我们的吉州窑仿钧瓷,再拿这'赃物'换我们真品。"她忽然抽走琉球商人腰间算袋,抖出半块松烟墨——与货箱里发现的墨条断口严丝合缝。

申时的潮水漫过验货场青石板时,二十口官箱己贴上封条。周提点的乌纱翅在咸风里乱颤:"本官奉旨稽查海贸,这批吉州窑涉嫌通倭..."

"大人慎言!"

石步云忽然掀开丙字舱油毡。三百件青白瓷在暮色里泛着月光白,底款"枢府"二字银钩铁画:"此乃浮梁磁局承制的枢府瓷,十日前己入官册。"他抖开的货单存根上,赫然盖着榷货务的朱砂大印。

王提举的短刀哐当坠地。赵铁柱的铁靴尖正碾着那枚铅胎假银币,忽然踢向鎏金箱——箱板应声而裂,露出夹层的硫磺粉,遇潮气腾起呛人青烟。

暮色染红归帆时,漕帮的舢板正将最后箱货押上官船。季文渊独坐船尾修补梅瓶,金丝在冰裂纹间穿梭如织。忽然一线夕照刺入釉面,他瞥见墨渖深处竟藏着半幅海图——笔锋走势,与三年前那艘琉球商船的航行日志如出一辙。

"潮信不改。"

石步云将半枚潮银算珠投入海中,惊起群鸥。东南风裹着苏芷晴新换的沉水香漫过甲板,混着赵铁柱夯补龙骨的夯歌,在《鉴宝手札》"至元十二年芒种"处,凝成滴带咸味的墨渍。


    (http://www.kkxsz.com/book/jaa0dd-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