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暗流翻涌,情意成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暗流翻涌,情意成线

 

早上七点,雨刚停,空气中还残留着泥土与青草的味。

石桥村的清晨往日宁静,可今早却有些不同寻常。村口小卖部前围了一圈人,议论纷纷,脸上神情复杂。

“知夏!”顾临舟气喘吁吁冲进饭馆,一把拉住林知夏的手,“出事了,网上突然有人发帖,说你是挂靠项目骗补贴的城里人,还晒出了我们昨天被调查的视频。”

林知夏怔住,随即猛地转身去拿手机。

果然,短视频平台上一条标题醒目的热帖登上本地热榜:“所谓乡村女创客,不过是资本幌子?”

视频剪辑经过精心设计,只截取了她和刘副处对峙时的画面,配上“冷笑”“回避”的特写,煽动性极强。评论区一片沸腾:

“又一个割韭菜的城里人。”

“乡村项目还是交给专业公司吧。”

“她背后的顾临舟,不就是以前市里的富二代?”

林知夏只觉得心口一阵发冷。

顾临舟拉住她肩膀,语气一沉:“他们想用舆论杀你。”

林知夏深吸一口气:“他们怕我们成功。所以一定不能退。”

她马上联系负责宣传的志愿者,把村民参与建设、孩子们在饭馆里上乡土课程、老厨师分享手艺等视频重新剪辑,一条条发出去。她知道,要对抗流言,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现实。

与此同时,古堰村那边传来消息:昨晚有人匿名寄出举报信,称村委私设小账收取“合作顾问回扣”,落款甚至伪造了她的名字。

“这己经不是竞争了。”顾临舟脸色阴沉,“是有人想彻底毁了你。”

林知夏看着他,眼底浮现一抹倔强:“那就让他们看看,我是怎样一步步走到这里的。”

午饭时,饭馆爆满。

这不是意外,而是石桥村的村民们自发聚集。他们大多数人不懂网络造谣、舆论操控,但他们记得这几天吃到的第一碗热腾腾的腊味饭,记得顾临舟半夜给厨房修水管,记得林知夏带着笑意跟孩子们讲什么是“新乡村”。

“林姑娘,我们信你。”

“就你饭菜好吃,谁也骗不了我们肚子。”

一句句朴实的语调,让林知夏鼻子一酸。

顾临舟走到她身边,轻声道:“不如……我们结个婚?”

林知夏一愣,转过头,不确定自己听到了什么。

“我说,既然山驰和那些人说我们背后有资本,那我们就彻底,资本化!组个家庭企业。”他笑了笑,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认真,“我不是开玩笑。我想和你一起,在这里,一首干下去。”

林知夏望着他,心脏猛地一跳,仿佛所有压抑、委屈在这一刻都找到了出口。

她点点头,笑着却带了泪:“我不怕了。”

下午三点,刘副处带人再次来到石桥村。

但这一次,他们并不是来质问的,而是带来市里的一份初步调查结论:山驰公司被指涉嫌提前干预项目立项流程,部分合同操作存在违规可能,己被暂缓合作。

“但你们的项目还要接受后续审查,继续整改,不可掉以轻心。”

林知夏郑重点头:“我们接受监督。”

顾临舟走上前一步:“我们欢迎每一位来村里的人,不论是查项目的、还是吃饭的。但只要我们在,就没人能把这里再变回沉默的贫困角落。”

刘副处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夜晚,风停雨止,饭馆门口挂着两盏新灯笼。

林知夏从厨房走出,看见顾临舟正在擦桌子,袖口卷着,露出一道划痕,身后是热腾腾的炊烟和一张张被灯光照亮的笑脸。

她走上前,轻轻牵住他的手。

“顾临舟,你真准备一辈子待在这小村里?”

他挑眉:“你走我就走,你留我就留。”

她笑了,笑意如春天的风那样暖,“那我们一起留,一起干,一起活得漂亮。”

就在这时,她手机响了,是一条匿名短信:

【你以为赢了?下场才刚开始。】

林知夏盯着那条信息,指尖微微一紧。

她没有回,也没有告诉顾临舟。

因为她知道,这场较量,还远未结束。

但她也知道,不论前路如何,她不再是一个人。


    (http://www.kkxsz.com/book/jadiic-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