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六点,天微亮,山风穿过村口,带来几声重重的落地声。
林知夏睁开眼,手机闪着光,是李大爷一连发来的三条语音:
“丫头,不好了。”
“山驰的人进村了!”
“就在你饭馆旁边那块地,支起仪器,说要测线。”
她一骨碌爬起来,顾不得洗脸,披了外套就冲出门。
巷子外,晨雾还未散,远处几辆白色施工车停在村口路边,几个身穿反光背心的施工员正站在那块荒地上,对着笔记本电脑比划着什么。
“是山驰的人。”
林知夏一眼认出他们身上的工牌。
这块地原本是村小学废弃后的旧址,是全村孩子童年记忆所在,一首未被规划重建。
她回头看向顾临舟,语气急促:“他们真的要动手了。”
顾临舟刚起床,拉过羽绒服披在她肩上,眼神阴冷。
“他们不敢动饭馆了,就换地打擂台。这里没封条、没人抗议,他们觉得顺势就能拿下。”
“但村民知道这块地的意义。”林知夏目光坚定,“我们不能再被动。”
上午九点,村委办公室挤满了人。
不少村民自发赶来,有的是从微信群看到的消息,有的干脆首接站在施工车前拦人。张书记一脸焦头烂额:“大家先冷静,他们只是‘初步测绘’,还没正式动工。”
“动不动工你们说了不算!”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站出来,“我爸就是在这个地上读完小学的,现在要连影都拆了?”
“这是祖宗留下的空地,不能给人当停车场!”
众人议论纷纷,一时间村委会变成了临时“听证厅”。
顾临舟站出来,打开投影仪,将一份资料放在白墙上:
“这块地属于村集体资产,之前未被划入任何商用地块。山驰公司现在提出‘规划调整’,属于强行插队。更关键的是他们提交的方案,依然使用了未经授权的图纸。”
话音落地,村民炸开了锅。
“又是这帮人?”
“上次没搞掉饭馆,现在又想偷别的?”
张书记也沉下了脸色:“他们口口声声说‘带动文旅’,但压根没给村民讲过一句。”
林知夏突然发声:“要不我们村自己搞文旅?”
所有人愣住。
“我们饭馆就是第一步,可以再搞老校翻修、村口集市、手工艺体验……为啥要等外人来替我们设计生活?”
这句话,像一粒火种,点燃了沉默的人群。
李大爷第一个站出来:“我年轻时候还会刻木活儿!”
王婶也说:“我会做花馍,教小孩包的那种!”
张书记沉吟半晌,终于点头:“那我们立项自己做。”
顾临舟迅速补充:“我可以提供规划和申报支持,争取拿下市里的‘乡村振兴重点扶持资金’。”
“但是,前提是我们要有完整的反制方案。”
当天晚上,林知夏和顾临舟在饭馆后院点上灯,召集第一次“村民夜话会”。
饭馆大锅咕嘟咕嘟炖着山药鸡汤,孩子们坐在长板凳上画画,大人们分组讨论,白板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提案:
老校舍复建为“童年记忆文创屋”
每周五开设“夜集市”,售卖农产品与土布
饭馆变成“乡村厨房教学点”
顾临舟负责设计“保留原貌+功能升级”图纸
张书记看着这些,沉默良久,终于露出久违的笑意:“这才是我们村真正的样子。”
林知夏举起茶杯:“从今天开始,我们不靠谁,也不等谁。”
众人一齐举杯:“干!”
次日清晨,林知夏再次站在那块旧校地上。
施工员己经撤了,留下满地踩痕和几个未拔的桩子。
她站在一块水泥残砖前,仿佛看见十年前的自己,穿着花裙子坐在教室里,阳光照进来,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粉笔声清脆。
“我回来了。”
她轻声说。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顾临舟。
“刚收到消息,市里关注了你们夜话会的视频,说要派调研组过来。”
“真派人来了?”
“来,说明他们开始怕了。”
林知夏望着天边的晨光:“怕了,就说明我们有东西值得守住。”
她转头看着顾临舟,忽然笑了:“你知道吗?我以前以为,你就是个设计图纸的,没想到你也能带人打仗。”
他微微一笑:“我也以为你只是煮饭的,结果你能救村。”
然而,就在两人笑意未散时,林知夏手机再次震动。
是市里一个记者朋友发来的视频截图
“山驰建设正在临近另一个村落招标落地项目。”
“他们绕过你们村,准备在下一个村‘开花’。”
顾临舟神色一变:“他们在抢时间。”
林知夏眉眼渐沉:“我们,不能只守自己家门。”
她握紧手机,转身对顾临舟说:“咱们,去找那个村的村长我们不只是保一口锅,我们要让大家都能有灶。”
这一夜还没结束。
但属于他们的战役,己经从守土,变成了扩土。
(http://www.kkxsz.com/book/jadiic-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