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晃晃悠悠,向对岸滑去。
老渔夫弓着腰,手里那根橹摇得不紧不慢。可那双老眼,却时不时往船舱里瞟。那眼神,杨铮太熟悉了,审视,贪婪。
这老货,怕是早就起了歹心。
日落时那帮官差,在河边闹腾,嚷嚷着要抓三个“亡隶”。这老头成天在河上漂,耳朵能不尖?在大秦,举报逃亡的“隶臣妾”,是有赏钱拿的。
杨铮心里头冷笑,这老东西,怕是惦记着把他们仨送到官府换赏钱。
“几位客官,这是要去哪儿啊?瞧着面生得很。”
柳氏心头一紧,下意识就去看杨铮。
杨铮眼皮都没抬,靠着船舷,跟睡着了似的。这种时候,话说多了,错也就多了。
柳氏定了定神,脸上硬挤出点笑,“老丈,我们……我们是去投奔亲戚的。家里遭了灾,活不下去了,寻思着到对岸,看看能不能寻个活路。”
这套说辞,她路上琢磨过。逃难的黔首,这年头,不稀奇。
“哦?投亲?”老头拖长了调子,“这年景,都不好过啊。你们要投的亲戚,可还牢靠?”
“总得……总得试试不是。”
杨铮始终阖着眼。老头的每个字,每个腔调,都清清楚楚地落进耳朵。
这老东西,问得太细了。不对劲。
船,终于“嘭”的一声,拢了岸。对岸也是一片荒凉河滩,半人高的芦苇。
“几位客官,天都这么晚了,荒郊野地的,豺狼也多。老汉那儿有个破渔棚,离这儿不远。你们要是不嫌弃,先去歇歇脚。再给你们弄口热乎的吃食。”老头很是热情的招呼着。
柳氏和杨越,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一听有吃的,眼睛都放出光来。
杨铮心里“嗤”了一声。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老家伙,肚子里憋着坏水。
但他没吱声,扶着柳氏,又拉了一把杨越,下了船。
老头在前面领路,穿过那片芦苇荡。不多时,一个破木板和茅草搭起来的矮棚子,出现在眼前。
渔棚里,一股子鱼腥味儿。西周胡乱堆着些破渔网、烂鱼篓之类的家什。棚子当中,一个小火堆,己经灭了,还冒着青烟。火堆上面,温着个豁了口的破陶罐,隐隐飘出淡淡的鱼鲜味。
老渔夫从墙角一个破筐里摸出几个麦麸饼子,也不知放了多久,上面还带着霉点。又从陶罐里舀了碗鱼汤,递过来:“没什么好东西,几位客官,将就着垫垫肚子吧。”
柳氏和杨越早就饿疯了,也顾不上脏不脏,接过饼子和鱼汤,跟饿死鬼似的,狼吞虎咽。
那鱼汤虽然寡淡,但热乎乎的,喝下去,肚子里总算暖和了些。
杨铮也拿起一个饼子,慢慢地啃着,可那双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老渔夫。
这老家伙,殷勤得过了头。
“几位慢用,老汉我去去就来。”老头搓了搓手,嘿嘿一笑,转身就出了渔棚。
去去就来?怕是去叫人了吧。
“吃快点。”杨铮对着柳氏和杨越低声道。
柳氏和杨越闻言,都是一愣,抬起头,嘴里还塞着饼子,不解地看着他。
“这老家伙,不对劲。”
“怕是想把我们卖给官府,换几个赏钱。”
“啊?!”柳氏手里的饼子“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怎么会这样?他们好不容易才……
杨越也吓坏了,一句话说不出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别慌。”杨铮稳住母子倆,“他一个人,翻不起什么浪。现在出去,十有八九是去找帮手了。”
柳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杨铮说得对,现在不是哭天抢地的时候。
墙角边有一把断裂的船桨,只有半截,但结实得很,用来当家伙事,倒也勉强使得。
她走过去,捡起那半截船桨,紧紧攥在手里。有了武器,心里才稍稍安定。
杨铮看着柳氏。这个女人,平日里娇滴滴的,到了生死关头,倒也不是个全然没用的。
“麻利点儿,快点吃!”杨铮催促她俩,“吃完,我们赶紧离开。”
这破棚子,西面透风,到处都是窟窿,想要死守,怕是难于登天。
唯一的活路,就是在老渔夫的帮手赶到之前,赶紧跑路。
(http://www.kkxsz.com/book/jagdfg-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