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割成功的喜悦尚未完全消散,厉氏集团内部己迅速将重心转移到了更为庞大的金属产业布局之中。凭借着在铜交割一战中积累的资本与声誉,厉伟廷和史红宁站在集团战略会议室巨大的电子沙盘前,目光扫过全球金属资源分布的全息影像,心中勾勒着一幅垄断金属市场的宏伟蓝图。
"铜的胜利只是开始,"厉伟廷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从智利的铜矿带移至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区,"接我们要在不锈钢、锌、镍、铝等领域全面发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金属帝国。"史红宁轻点手中的平板电脑,调出一系列市场调研报告:"锌和镍是新能源电池的关键材料,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需求呈指数级上升;而铝,凭借其密度低、导电性好、回收率高等特性,在航空航天、建筑、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不锈钢更是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日常生活。我们必须抢先一步,掌控资源与市场。"
厉氏集团的勘探队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行动。在加拿大的Sudbury盆地,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镍矿产地之一,厉氏投入巨资与当地企业合作,利用最先进的地质探测技术,深入探寻镍矿资源。在澳大利亚,不仅在己有的铝土矿项目上加大开采力度,还与科研团队合作研发更高效的提炼技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在国内,厉氏与各大钢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附加值的不锈钢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产品制造,形成了一条完整而紧密的产业链。
在期货市场,厉氏集团凭借精准的市场预判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等全球主要期货交易平台上纵横捭阖。对于锌期货,密切关注全球矿山的开采动态和冶炼厂的产能变化,通过合理的套期保值操作,锁定利润、规避风险;在镍期货市场,利用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镍需求的持续增长预期,提前布局多单,同时与新能源车企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确保在现货市场的稳定销售。对于铝期货,结合自身的生产优势和市场供需关系,灵活调整持仓,在价格波动中获取最大收益。在现货市场,厉氏集团建立了庞大而高效的销售网络,将触角伸向全球各个角落。与航空巨头波音、空客签订长期铝材供应合同,为其提供高性能的铝合金材料;与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合作,提供定制化的电池级镍、锌产品和轻量化的铝制零部件;在建筑领域,与中建、中铁等大型建筑企业合作,提供优质的不锈钢产品,从摩天大楼的骨架到家居装饰的细节,厉氏的金属产品无处不在。
厉伟廷深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他带领科研团队日夜奋战,在超导铝基复合材料的基础上,研发出了一系列新型金属材料。一种添加了微量稀土元素的高强度不锈钢,其强度比传统不锈钢提高了30%,耐腐蚀性更是提升了50%,一经推出便在高端制造业中引起轰动;研发出的新型锌镍合金,在保证高导电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成为新能源电池电极材料的理想选择。为了将这些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厉氏集团在国内建立了多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引进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不断推动金属材料技术的前沿发展。
作为财经记者出身的史红宁,充分发挥自己在媒体领域的人脉和专业优势,为厉氏集团打造了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她亲自撰写深度报道,在全球知名财经媒体上发表,详细介绍厉氏集团在金属领域的创新成果、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一篇题为《厉氏集团:引领全球金属产业变革的引擎》的文章中,她深入剖析了厉氏在铜、铝、锌、镍、不锈钢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成就,强调了集团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重要贡献。同时,组织全球媒体参观厉氏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让记者们亲身感受集团的实力和创新氛围。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对厉氏的技术和产品进行点评和推荐,通过他们的权威声音,进一步提升厉氏集团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次国际金属产业论坛上,史红宁作为厉氏集团的代表发表演讲,她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厉氏集团不仅仅是一家追求利润的企业,更是全球金属产业变革的推动者。我们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然而,在厉氏集团高歌猛进的背后,潜在的危机正悄然逼近。wR德财团在遭受铜交割失败后,并未善罢甘休,而是在暗中积蓄力量,寻找反击的机会。他们利用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联合其他竞争对手,试图操纵金属期货价格,打压厉氏集团的市场份额。在一次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锌期货交易中,乌尔德财团联合几家国际金融巨头,突然大量抛售锌期货合约,导致锌价在短时间内暴跌15%。虽然厉氏集团凭借着强大的资金储备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成功抵御了这次价格冲击,但也意识到了对手的险恶用心。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给厉氏集团的海外业务带来了巨大挑战。一些国家开始对进口金属产品加征高额关税,限制厉氏集团的产品进入当地市场;还有一些国家以环保、安全等理由,对厉氏的海外生产基地进行调查和刁难,试图阻碍其正常运营。在欧洲,某国政府以厉氏集团的铝制品碳排放超标为由,对其实施了为期半年的进口禁令,导致厉氏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锐减30%。面对这些外部压力,厉伟廷与史红宁及厉氏集团员工并未退缩。他们召开紧急会议,制定应对策略:一方面,加强与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贸易争端;另一方面,加大在国内市场的投入,拓展内需,降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厉伟廷在集团内部会议上坚定地说,"厉氏集团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金属产业的领导者,我们将跨越一切障碍,向着这个目标奋勇前进。"开始整合铝业的扩张与发展
(http://www.kkxsz.com/book/jcaaab-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