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将哥特式建筑群切割成模糊的剪影。张梓诚蹲在黑色SUV后,望远镜里,玫瑰园21号三楼的灯光异常明亮。二叔那辆宾利停在侧门,引擎盖上还冒着热气。
“热成像显示二楼书房有两人。”技术员的声音从耳机传来,“一个坐着,一个站着…等等,站着的那个姿态…左肩倾斜!”
是监控里的红裙女人。
沈知远的声音突然切入频道,带着奇特的韵律:“张队,记得画廊清洁工擦画的动作吗?从左上到右下,西十五度角。如果她手里拿的不是抹布…”
张梓诚瞳孔骤缩:“狙击手!锁定三楼东侧窗户!”
几乎同时,三楼窗帘猛地拉开!一道红影闪过,玻璃应声而碎。
“不是枪!”沈知远在指挥车盯着屏幕,“是弩!她射的是——无人机?”
空中传来刺耳的金属撕裂声。他们用于高空监视的无人机冒着火花栽进喷泉池。
“声东击西。”张梓诚咬牙,“二队,强攻正门!一组,跟我堵后巷!”
暗门在橡木酒柜后无声滑开。张梓诚第一个冲下旋梯,枪口扫过一排排沉睡的酒桶。浓重的葡萄酒香里,混着一丝不该有的消毒水味。
尽头处,不锈钢工作台反射着冷光。二叔瘫在皮质转椅上,额头抵着一把拆信刀,刀尖己刺破皮肤渗出血珠。他面前摊着一本皮质日志,纸页间夹着干枯的玫瑰花瓣。
“她…她拿走了‘21号’…”二叔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三年前的样本…唯一的活性样本…”
苏妍的目光被工作台角落吸引——一个打开的银质雪茄盒,里面铺着黑色绒布,形状清晰地印着一枚戒指的凹痕。她戴上手套,指尖拂过凹痕边缘,沾起一点几乎看不见的金色粉末。
“氯化金。”她轻声道。
张梓诚的耳机里突然传来沈知远的声音,背景是呼啸的风声:“画廊清洁工的车刚上高速,方向…程砚秋的私人码头。”
二叔突然抓住张梓诚的胳膊,指甲几乎掐进肉里:“不能抓她!她身上带着‘21号’…那东西接触空气超过两小时就会…”他的眼睛因恐惧而暴突,“全城都会变成地狱!”
冰冷的雨丝从酒窖顶部的通风栅栏飘进来。张梓诚看着日志上潦草的公式,其中一行被反复圈画:
稳定性临界点:120分钟
倒计时己经开始。
法医实验室恒温箱的倒计时归零时,女清洁工喉咙里爆出诡异的咕噜声。鲜血混着淡金色泡沫从她口鼻涌出,身体在安全带的束缚下剧烈抽搐。张梓皓的解剖刀刚划开她锁骨下的皮肤,注射囊便“噗”地碎裂,一股苦杏仁味弥漫开来。
“神经毒素混合生物酶…”张梓皓的镊子夹起残留的囊膜,“接触空气十秒就失活了,程砚秋根本没想让她活。”
审讯室的单向玻璃后,二叔的律师第三次重复“我的当事人需要医疗监护”。张梓诚把恒温箱的残骸推到他面前:“这里面装过什么?”
二叔的视线黏在箱内壁的结晶物上,嘴唇神经质地颤抖:“…艺术品,只是艺术品。”他腕上的医用腕带突然发出蜂鸣——血压监测器显示收缩压飙到210。医生冲进来终止审讯时,他枯瘦的手指死死抠住桌沿:“那东西…沾上就…”
三周后,市局证物室
苏妍用紫外灯扫过恒温箱内壁,蓝紫色荧光显出模糊的分子式轮廓。“像是某种RNA修饰酶。”她将光谱分析图递给张梓皓,“和你二叔实验室被销毁的记录碎片能拼合。”
张梓皓的解剖刀尖点在结构图某处:“这里有个致命缺陷——强光会引发链式反应。”他抬眼看向弟弟,“程砚秋在逼我们替他做实验。”
窗外突然雷声轰鸣。张梓诚的手机屏幕亮起,陌生号码发来一张照片:暴雨中的跨海大桥护栏上,绑着一件浸透雨水的红裙。
技术科定位信号源的提示音刺破死寂:
“来源:程砚秋古董店地下室。”
(http://www.kkxsz.com/book/jdiafe-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