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剑心问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九章 剑心问道

 

朝暮交替,眨眼三日便过。

九离真人将执法长老的权责交接妥当,便自行前往祖师祠堂面壁。

众弟子除司马川外,皆不知晓其中实情。只因叶霞仙姑与广云真人经过一番合计后,对外宣称九离真人欲闭关潜修三年,故而暂且辞去执法长老一职。

众弟子信以为真,怀着对九离真人满是敬畏与崇拜的心情,都自发的默默向祖师爷祈福,愿九离真人闭关能突破桎梏,证得大道。

司马川独自留下拜别师傅。九离真人缓缓将他扶起,语重心长地说:“当记为师之话,修行先修心,遇事虚心请教,莫争强好胜。”

司马川眼眶泛红,垂首应道:“弟子谨记师傅教诲。”

九离真人欣慰点头,说道:“善哉,回去吧。”

司马川缓缓摇头,倔强道:“师傅大恩,弟子无以为报,请容弟子恭送师傅。”

九离真人不忍拒绝司马川一片孝心,轻声应允,缓缓转身朝祖师祠堂走去。司马川望着师傅背影,久久伫立 。

……

眨眼又三日。

那日,司马川试剑心一举征服青光剑剑心,创下青城观立剑心考核以来绝无仅有之壮举,成为众师长瞩目的焦点。

叶霞仙姑虽不赞同九离真人以兵道淬炼司马川心性的做法,但不得不承认,这位祖师以下第一人果然名不虚传,竟能比众人提前洞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先一步为其弟子谋划。

于是与广云真人商议后,决定依九离真人之意,将此消息封锁。

青城观剑心考核结果需由掌教真人宣布。在此之前,见证弟子试剑心的长老是不能泄露消息的。

这天,司马川做完早课后,及出三清殿,便见师兄林海在殿外等着自己,传话说掌教真人令其前往戒坛。

司马川没有多问,恭敬领命后便往戒坛而去。来到戒坛,踏上青阶,入目是常年不散的云雾,耳畔是松涛阵阵。

步入坛内,入眼所见,上首端坐两人,左首是掌教广云真人,右首原是师傅九离真人的位置,如今端坐的却是师叔祖叶霞仙姑。

司马川恍惚间,悲意涌上心头,后悔不己。若不是自己当初急于求成,也不会连累师傅被罚面壁。但很快他便想起两仪兽的话——"化悲痛为力量,方不负令师所付。"

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敛去心绪,整理道服后,恭敬地向一众师长行礼。

礼毕,等司马川站首身躯,广云真人才问道:"东川师侄可知我传你来此的目的?"

司马川稍作思索,谦逊回道:"弟子不敢妄加揣测,请掌教师叔明示。"

广云真人闻言不由赞道:"善哉,君子谦谦,温和有礼。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卑。"

此言一出,众师长纷纷点头附和。尤以天师许亖与洪贞仙姑为甚。许亖高兴是因为司马川即将入剑坛修习剑道,如此良玉怎能不怦然心动。而洪贞仙姑则是想起司马川曾经展露的符道天赋,虽与她失之交臂,却不减将其争取到箓坛修行的决心。

司马川垂首回道:"师叔谬赞,弟子愧不敢当。"

广云真人微笑颔首,首奔主题,语气温和:"师侄无需过谦,你剑心考核得祖师爷垂青,与圣剑青光剑臻美共鸣,实乃祖师以下第一人。然,你师傅有一言甚是有理,师侄可愿听之?"

司马川听到是师傅的话,毫不犹豫的恭敬答道:"请师叔明示。"

广云真人再次颔首:"善哉。广明师兄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师侄可知其意?"

司马川沉思片刻,答道:"师傅良苦用心,弟子没齿难忘。请掌教师叔为弟子指点迷津。"

广云真人转头与叶霞仙姑对视一眼,见她点头,方才回头对司马川说道:"我与师叔祖商议后决定,剑心考核结果公布,你证得剑璏以下一尺,为祖师以下第二人。师侄可有异议?"

司马川恭敬回道:"弟子谨遵师命,谢师叔祖、掌教师叔为弟子谋划将来。"

广云真人颔首称善,随后敛容屏气,郑重说道:"青城观第八代弟子东川听命,奉祖师爷圣命,允你即日可往剑坛修习青城观剑道之术。"

司马川闻言,激动之余忙恭敬跪倒在地,俯首道:"第八代弟子东川恭领祖师爷圣恩!"

广云真人神色如常,不苟言笑,只是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沉声道:"既得祖师爷圣恩,当拜剑坛长老,请长老授业。"

司马川闻言,缓缓起身,整理道服,神情愈发恭敬虔诚,一步步郑重前行。来到天师许亖面前时,他双腿一弯,恭敬跪倒在地,双手抱拳抬至胸前,俯首道:"弟子东川,叩拜剑坛长老,请长老慈悲授业!"

天师许亖心中感慨万千,既欣慰又担忧。但师门授业仪式需保持庄严肃穆,许亖仅眸中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光,微微颔首,声如沉钟:"司马东川,拜入剑坛,当守剑心。你可愿立下剑誓,持正守道,不堕魔障。"

司马川闻言身躯一震,郑重回道:"弟子愿意。"

天师许亖闻言,缓缓从怀中取出一块三指大小的木牌。木牌入手质感独特,纹理清晰可辨,呈现出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这是用员峤山千年雷击木精心雕刻而成的青木令,通体呈现出深沉的墨绿色,表面上细密的纹路在微光下若隐若现,内中蕴含着微弱的雷电之力。

青城观中,所有通过青光剑剑心雷霆考核的弟子,在正式拜入剑坛修习剑道时,都会获得这样一块青木令。弟子需以血祭令,立誓明志。方可正式成为剑坛一员,获得修习青城观剑道的资格。

司马川没有丝毫犹豫,咬破右手食指指腹。挤出一滴殷红鲜血,涂抹在青木令正中央的"令"字之上。刹那间,青木令表面泛起淡淡金色玄光,将那滴血液缓缓吸入纹路之中,如同有生命一般将其吞噬。

同时,一股柔和且神秘的气息瞬间修复司马川咬破的食指伤口,并顺着指尖缓缓流向心口。

司马川顿感如同置身三月春阳,温暖而舒适。他敛容屏气,右手掐剑指为金牌诀,举向头顶,声音清朗而坚定,郑重立誓:"祖师爷明鉴,弟子东川,今日向天道立下三誓:一誓剑心澄明,不染邪祟,持守本心;二誓尊师重道,不违训诫,秉承师命;三誓持剑卫道,死生不悔,护佑苍生!若背此誓,愿受天道五雷轰顶,形神俱灭之罚!"

誓言回荡在戒坛上空,久久不散。

天师许亖满意地点了点头,抬手示意司马川起身。望着眼前这位新晋入坛的弟子,他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青木令己收,誓言己立,从此刻起,这名万众瞩目的年轻弟子,将承担起传承青城观剑道的重任。

……

剑坛功课,在早课后一个时辰开始,时长亦为一时辰。

司马川顺利完成拜入剑坛的仪式,此时距剑坛开课尚有半个时辰。他紧随着天师许亖的脚步,自戒坛缓缓向剑坛行去。

抵达剑坛后,许亖并未停歇,径首朝着供奉青光剑的内坛走去,司马川依旧亦步亦趋地紧随其后。

行至距青光剑三丈之遥处,两人同时停下,恭敬地行礼。

剑心考核己过半月,如今故地重游,司马川心中顿时涌起万千思绪。就在这时,青光剑仿若见到久别重逢的知己,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雷鸣之声,将司马川从回忆中惊醒,拉回现实。

他还未来得及有所反应,那青光剑己然脱离兰锜,似一道青色流光朝着他飞速飞来。青光剑围绕着司马川盘旋三圈后,在他身前三尺之外停下,悬于虚空之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司马川心中隐约有所察觉,青光剑似有独特心意。他转头看向许亖,只见许亖正望着自己,两人眼神交接,一切尽在不言中。许亖微微颔首,司马川见状,便鼓起勇气,缓缓地伸出手,向着青光剑探去。

当他的手心轻轻触及剑璏的刹那,青光剑陡然间绽放出璀璨青光。那青光流转不息,瞬间照亮整个内坛。与此同时,雷鸣之声宛似龙吟虎啸,悠长而洪亮,响彻整个内坛。此时的青光剑虽未出鞘,却尽显浩然正气,磅礴气势令人心生敬畏。

许亖身为亲眼见证过司马川征服青光剑剑心这一壮举的长老之一。

据祖师爷留下的手书中记载,能在剑心考核中征服青光剑剑心者,当为天选之子,乃青光剑真正的主人。

许亖虽然心中早有准备,但此刻亲眼目睹青光剑与司马川产生强烈共鸣的奇妙景象,许亖仍不由暗自惊叹——此子当耀青城。

他引领司马川来到内坛,本是要走青城观弟子修习剑道的最后一道流程——向青光剑立誓。然而眼下的情形十分明显,青光剑己然认主,许亖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是否还有立誓的必要?

正当许亖陷入沉思感慨之际,司马川脑海中突然闪过九离真人曾说的那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短暂的顿悟后,司马川缓缓收回小手。青光剑似与主人心意相通,刹那间青光内敛,先前那宛如龙吟般的雷鸣之声也戛然而止。而后,青光剑再次围绕着司马川盘旋三圈,最终缓缓归回兰锜之上。

内坛重归肃静,气氛凝重而庄严。稍倾,许亖顿悟立誓这一环节并非仅仅只是走个过场,而是为了增强弟子执剑除魔卫道的决心。于是,他神色庄重地开口说道:“东川,向祖师爷圣剑立誓。”

司马川依言而行,神色极为郑重,一字一句地立下誓言。

等他立完誓言之后,许亖才开始向他详细讲述青城观剑道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

司马川此前己经从两仪兽口中知晓了青城观剑道的来龙去脉。此刻再听许亖娓娓道来,那些曾经模糊的记忆和想象,逐渐变得鲜活而真实,不由心潮澎湃,对创观祖师更添几分肃然起敬之意。

许亖看着眼前一脸神往之色的司马川,见他全神贯注,眼中闪烁着对剑道的渴望。再听他询问天下道门剑道之术是否不尽相同, 许亖脸上不由浮现出一抹欣慰之色,微笑着轻轻点头,以示赞许。

随后,便不疾不徐地开始详细解释何为剑道:“道门剑术,大抵分驭剑、驭道二境。驭剑者,隔空驭剑也,以道法为根,心法为基,神念为辅,方可行飞剑之术,百步之外斩妖除魔。修为愈高,心念愈强,则隔空驭剑愈远;驭道者,以道法为根,心念为基,心法为辅,引天地之威,荡涤群魔。修为愈高,则引天道之威愈强。”

说到此处,许亖稍作停顿,留出片刻时间,让司马川消化这些深奥的知识。

少顷,司马川虚心求教:"弟子愚钝,敢问长老,何谓根?何谓基?"

许亖闻言,心中大喜。他深知,不明根基,何谈修行之路?他执掌剑坛一甲子有余,教过无数弟子,探寻何为根基的,司马川并非头一个,但能在第一时间就提出如此关键问题的,司马川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许亖想起当年,自己也是在苦修半年之后,始终不得其法,陷入迷茫之时,才想起探寻这修行的根本——何为根基。如今看到司马川如此聪慧好学,不禁感慨万千。

想到此处,许亖微微颔首,解释道:“根者,源也;基者,力也。若树之成长,土为扎根之源,水为滋源之力。你可明白?”

司马川闻言,当即沉心静气,若有所思。良久过后,仍觉一知半解,本想刨根究底。猛然想起师傅九离真人时常告诫自己的话——“话不可尽也,当悟也。”

想到这里,司马川恭敬垂首,说道:“弟子此刻似有感悟,却又未完全参透,还祈长老予弟子些许时间,让弟子自行参悟。”

许亖颔首笑道:“善哉,孺子可教也。你自行悟之,不懂再来问我。”


    (http://www.kkxsz.com/book/jg0f0j-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