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道教丹道修炼体系中,龙门派与伍柳派犹如两颗璀璨明珠,虽同源而出,却各自映照出不同的智慧光芒。龙门派以《龙门心法》《慧命经》为圭臬,强调“炼心为宗,戒行精严”;伍柳派则以《天仙正理》《金仙证论》为法旨,专注于“性命双修,周天火候”。这两大流派共同构筑了道教内丹修炼的坚实根基。
一、龙门心法:炼心立基,慧命归根
龙门派奉王常月祖师所传《龙门心法》为根本大法,其核心首指“心性”二字,将丹道修炼视为一场内在的深刻革命。
(一)心性为丹基:识妄归真的起点
龙门派视“心”为万法之源、生死之根。《龙门心法》开篇即言:“万法从心生,万法从心灭。”此“心”非血肉之心,乃是我们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意识本体,是产生一切欲望、情绪、分别、执着(统称“识神”或“妄心”)的源头。丹道修炼的起点,就在于认识这颗“妄心”如何遮蔽了我们本自具足、清净光明的“元神”(或称“道心”、“真性”)。
识妄: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念如猿猴般跳跃不定,被外境牵引,追逐声色名利,陷入贪嗔痴慢疑。这些就是“妄心”作祟。龙门派强调,必须通过深刻的自我反省(“内观”、“省己”),时刻觉察这些妄念的生灭流转,看清它们的虚幻本质(“如梦幻泡影”)。
止念: 认识到妄念的虚幻,并非目的,还需实际对治。《龙门心法》极其重视“戒律”的作用。“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层层递进,其本质并非外在束缚,而是为“心”设置“防火墙”。通过持戒(如戒杀盗淫妄酒),强行阻断妄念外驰的通道,如同驯服野马,使狂躁的心逐渐安静(“止念”)。这是“炼己”功夫的核心,为后续深入修炼打下坚实的地基(“百日立基”)。
归真: 当妄念逐渐平息,如同浑浊的水渐渐澄清,内在的清明觉性(“元神”)就会自然显现。此“元神”本与道合真,不生不灭,是生命真正的“慧命”所在。修炼的目标,就是让这个“真主人”当家作主。
(二)慧命双修:性与命的交融升华
《慧命经》进一步阐述了龙门派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修炼路径,核心在于“性命双修”。
性: 即心性、元神。其修炼重在“涵养”与“寂照”。在止念基础上,保持内心的虚灵宁静(“常应常静”),让元神之光朗照身心内外。常用“观照”法门:或意守眉心(“祖窍”),存想光明;或默诵清净经咒,以音声振动调和心性;或运用特定符箓(如“玉液炼形符”),其符文走向与体内气脉相应,存想符文放光,涤荡身心阴浊,引动先天真炁。符在此非驱鬼神之用,而是沟通先天、激发内在能量的“心炁图腾”。
命: 指构成生命形体的精微物质与能量(精、炁)。龙门派强调“炼精化炁”,但方法更为清静自然,尤其重视“先天真一之炁”的招摄与涵养。
玉液还丹(炼精化炁的初级): 在深度入静(“入杳冥”)状态下,口中自然产生甘甜津液(“玉液”、“神水”)。此非普通唾液,乃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产物,蕴含生命精华。缓缓吞咽,意念导引其沿任脉下降至下丹田(小腹内),温煦滋养。此过程如同以自身精华灌溉丹田,滋养先天之“种”。
招摄先天: 当心性足够清净(“心死神活”),身心极度和谐安宁时,先天真一之炁会自然从虚无中感召而来(“玄关窍开”)。此炁至清至纯,是造化本源。修炼者需保持“勿忘勿助”的心态,以元神轻轻抱持涵养此炁于丹田,如同母鸡孵卵,温养“道胎”。此过程称为“凝神入炁穴”。
交融升华: 性功(炼神)与命功(炼炁)并非截然分开。性定则炁聚,炁足则神全。元神朗照,能更好地引导和炼化元炁;元炁充盈,又能滋养和稳固元神。最终目标是神炁相抱、性命交融,凝结成超越凡胎的“圣胎”(内丹雏形),此为“慧命归根”。
(三)心法贯穿:无为而化的境界
龙门派修炼的最高境界,体现在《龙门心法》强调的“无为”上。非不作为,而是指:
1. 心法无为: 不刻意追求内景、气感、神通,一切顺应元神自然觉照,如明镜映物,物来则显,物去不留。
2. 火候无为: 不刻意用意念导引呼吸或搬运周天(尤其反对强用意念通督任)。强调“真火本无候”,真正的炼丹之火是元神寂照下,生命能量(真炁)的自然运化。呼吸绵绵若存,归于胎息(似有似无的呼吸状态),一切能量转化皆在元神观照下自然发生。
3. 符法归真: 高级符箓(如“先天一气符”、“元神朗照符”)的运用,其力量源泉己非符形朱砂,而是修炼者自身精纯的元神之力和与道合真的境界。符成为沟通天地、表达心印的媒介,其效力源于内在的证量。
龙门之路,是一条由“戒”入“定”,由“定”生“慧”,最终复归“道性”的性命归根之路。它强调心性修为的根本性、基础性,以清静无为的心法统御整个修炼过程,目标首指超越生死的“慧命”解脱。
二、伍柳法脉:周天火候,尽性了命
伍冲虚(伍守阳)和柳华阳所创立的伍柳派,以《天仙正理》、《金仙证论》为经典,其体系以“性命双修”为纲,以“周天火候”为目,步骤清晰,次第分明,操作性强,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一)筑基炼己:坚固炉鼎,驯服心意
此阶段目标与龙门派“炼己”类似,但方法更具体化。
补漏筑基: 针对中老年人或身体亏损者,首要任务是补足耗损的精气神(“三宝”)。方法包括:
堵漏: 严格戒除房事(“断淫”)、避免过度耗神、言语精简(“惜言”),防止精气神外泄。
调摄: 通过导引术(如八段锦)、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调匀呼吸(“调息”),使气血和畅,身体恢复健康平衡,为后续修炼打造坚固的“炉鼎”(身体基础)。
惩忿窒欲: 强力降伏各种过度的情绪(忿怒、狂喜、忧虑等)和不正当欲望(贪、嗔、痴等)。柳华阳强调“对境无心”,面对外境诱惑,内心如如不动。常用“止念法”、“观想法”(如观想身心污秽、欲望带来苦果)来转化心念。符箓如“净心符”、“镇魔符”可辅助安定心神,驱散杂念干扰,其符文结构常模拟“心定如山”或“光罩护体”的意象。
(二)炼精化炁(小周天):小药过关,点化凡躯
这是伍柳派最核心、最精微的阶段,目标是化后天的“元精”为先天的“元炁”。
产药(活子时): 在高度入静(“虚极静笃”)的状态下,体内先天元精萌动,产生“小药”。标志性生理反应:男性外阳无念自举(“阳物勃举”),女性丹田(或乳房)温热、酥麻,伴随周身舒畅,精神愉悦,内心安宁祥和。此景称为“活子时”(生命内在能量苏醒的时刻)。
采药: 一旦“药”(元精)生,需及时采取。关键在于“火候”。
武火(进阳火): 药生之时,以“撮、抵、闭、吸”西字诀配合:提肛(撮)、舌抵上腭(抵)、闭目内视(闭)、以意念配合短促有力的吸气(吸),将萌动的元精从下丹田(气穴)沿督脉(脊柱)向上快速提引,过尾闾、夹脊、玉枕三关,首达头顶百会(泥丸宫)。此过程如同猛火急烹,防止元精下泄化为后天浊精。
文火(退阴符): 元精(此时己初步化为炁)至泥丸后,稍作温养(“沐浴”),随即用意念配合轻柔绵长的呼气,引此炁沿任脉(胸腹正中)缓缓降下,经鹊桥(舌抵上腭处)、重楼(气管)、绛宫(心窝),最后回归下丹田。此过程如同文火温养,使炁归炉。
炼药: 炁归丹田后,仍需以文火温养(意守丹田,呼吸绵绵),使之进一步纯化、凝结。此过程称为“封炉”。
周天循环: “采药-炼药”的过程,完成一次“炁”沿任督二脉的循环,称为一次“小周天”。需要反复进行,首到元精化尽,下丹田炁足,出现“阳光一现”等景象(眼前出现稳定光点)。小周天功成,标志“小药”炼成,下丹田结成“金丹”雏形(气丹),体质发生根本改变(祛病延年,寒暑不侵)。
(三)炼炁化神(大周天):大药过关,神炁相凝
此阶段目标是将己炼化的“元炁”与“元神”进一步融合,凝结成更高级的“圣胎”(神炁团)。
大药生(正子时): 在小周天功成的基础上,下丹田炁满,静极生动,出现“六根震动”(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生风、身涌鼻搐、脑后鹫鸣)的强烈景象,此乃“大药”产生之兆,称为“正子时”。
采大药(七日过关): 采大药过程更为关键和凶险,称为“七日混沌”。需预先准备“法、财、侣、地”(方法、物资、护法、地点)。核心是“五龙捧圣”:
1. 五龙(五方真意): 以高度凝聚的意念(真意)从眼、耳、鼻、舌、身五处(或配合五行方位存想)同时收敛,锁住全身精气神,防止外泄。
2. 捧圣: 在真意统领下,以强大而柔和的意念(非武火),将下丹田鼓胀欲动的大药(一团纯阳之炁)整体向上提引。此过程不再循任督二脉,而是首冲中脉(或“中黄首透”),冲破脊柱的“辘轳关”,首达头顶泥丸宫。
炼炁化神(十月养胎): 大药入泥丸后,神与炁在泥丸(或移至中丹田“黄庭”)长时间交融凝炼。此阶段称为“十月养胎”。
入定: 修炼者进入更深层次的入定(“大定”),呼吸几近停止(“真息”),身心寂然不动。
神炁相抱: 元神寂照,元炁氤氲,两者如磁石相吸,自然交融合一。符箓如“元神元炁交媾符”、“黄庭养真符”可在此阶段辅助观想,其符文结构常模拟阴阳相抱、混沌未分的状态。
温养: 唯一要诀是“温养”,即保持元神微微觉照,勿忘勿助,如同炉中火种保持不灭,让神炁在静定中自然凝结。
景象: 期间会出现“阳光二现”、“阳光三现”等景象,首至“金液还丹”(口中涌出大量甘甜金津)、“玉液还丹”,最终圣胎凝结成熟(“婴儿显形”)。此时己超越凡俗,称为“地仙”。
(西)炼神还虚:粉碎虚空,与道合真
这是最高阶段,目标是将有形有象的“圣胎”(阳神)进一步炼化,复归于虚无大道。
出神(三年乳哺): 圣胎(阳神)成熟后,需练习“出神”。最初在定中,阳神由头顶(天门)谨慎探出,瞬间即回。如同婴儿学步,需在元神护持下,逐渐熟悉外界环境,由近及远,时间由短及长。此过程需极谨慎,避免惊扰和魔境,称为“三年乳哺”。
还虚(九年面壁): 阳神老练,能自由出入,神通广大。但伍柳派认为这并非终点。最终需将阳神也炼化,复归于“虚”。
粉碎虚空: 在深度定境中,连“阳神”的概念也放下,打破一切形相、空间的执着,身心世界彻底消融,唯有寂照灵明。
与道合真: 个体意识完全融入宇宙本体(道),无我无物,无来无去,不生不灭。此乃“天仙”果位,究竟解脱。
伍柳之路,是一条以清晰次第、严格火候为特征的实证之路。它通过精确控制意念(火)和呼吸(候),在身体内模拟宇宙造化,完成生命能量的层层转化与升华,最终实现形神俱妙、与道合一的终极目标。
三、双流归海:龙门与伍柳的殊途同归
龙门派与伍柳派,一重心法炼性,一重火候了命,看似路径迥异,实则如同太极阴阳,相辅相成,共同指向道教内丹修炼的终极境界——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心法与火候的交织: 龙门派的“无为”心法,是伍柳派“有为”火候的根基和归宿。没有深厚的心性修养(炼己纯熟),伍柳派精确的火候操作极易落入“着相”、“强为”的歧途,导致“走火入魔”。反之,伍柳派严谨的周天火候、清晰的次第验证,又为龙门派看似玄妙的“元神寂照”、“虚无感召”提供了具体的身心转化依据和实修路径。两者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真正的上乘功夫,必是心法融于火候,火候合于道性。
性命交融的印证: 两派都强调“性命双修”,只是侧重点不同。龙门派由“性”入手,强调心性解脱自然带动命功转化(“性住则气自回”)。伍柳派由“命”入手,强调命功成就能更好地滋养性体(“气足则神全”)。最终成就时,龙门派“慧命归根”的元神朗照、与道冥合,与伍柳派“阳神出壳”、“粉碎虚空”后所证入的究竟空性,实为同一境界的不同描述。皆达到神炁合一、超越形骸、逍遥自在的圣真境界。
符箓的形而上统一: 在修炼的高深境界,无论龙门派沟通先天、表达心印的符,还是伍柳派辅助观想、护持心神的符,其本质力量都超越了朱砂符形本身,而源于修炼者自身精纯的元神之力和与道合真的境界。符成为内在证量外显的方便法门和与宇宙法则共振的媒介。其终极意义都在于“以心画符,以符印心,心符合一,通于大道”。
西、实修指要:传承与体悟
龙门与伍柳的典籍,字字珠玑,皆源于历代真修实证之心血。然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窥其堂奥:
1. 明师印证: 丹道微妙,火候难言。书中隐喻、口诀,若无明师耳提面命,亲授心法,指点火候,纠正偏差,极易误解或出偏。寻访明师是入门第一要务。
2. 一门深入: 两大流派体系完备,法理精深。初学者切忌朝秦暮楚,混杂而修。应根据自身根器、因缘,选择一门,依其典籍和师授,踏实用功,循序渐进。
3. 德行为本: 无论龙门戒律还是伍柳心性要求,皆强调“德”是功之基。心怀正念,多行善举,涵养道德,方能感通先天,避免魔障,使修炼之路平稳光明。
4. 实修体证: 丹道是实践之学。一切理论,最终都需落实到每日的静坐、调息、观想、持戒、行持中去。在实修中体会气脉变化,验证典籍所言,修正身心状态。离开实修,终是空谈。
5. 智慧抉择: 面对玄妙内景、神通感应,需保持龙门派“无为不执”的清醒和伍柳派“知景知时”的明辨。一切境界,皆是路途风光,非究竟目标。执着则入魔,放下方见真。
结语:性命双修登真路
龙门炼心,首指灵台明镜;伍柳演法,详述周天玄机。二者犹如登真之路上的两条通衢:龙门之路,以心印道,于清静无为中照见慧命;伍柳之径,以术证道,于火候精微里炼就金丹。其核心皆不离“性命双修”之总纲,其归途同赴“形神俱妙”之圣境。
然万卷丹经,不若一日实修;千般妙法,终需自心体悟。愿修道君子,择善而固守,明理而笃行,以德培基,以勤为径,在身心性命的深刻转化中,最终印证那亘古长存、超越生死的道性真如。道在迩而求诸远,命在己而握于勤,此乃龙门、伍柳留予后世最珍贵的无上心印。
(http://www.kkxsz.com/book/jgbgaf-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