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救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救治

 

……

意识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沉浮,如同溺水的人,时而沉入冰冷刺骨的深渊,时而又被抛上灼热滚烫的烈焰之巅。

高烧如同附骨之蛆,牢牢地缠住了蔡胥。冰冷的雨水似乎还在不断地冲刷着他的身体,冻得他牙齿咯咯打颤,西肢百骸都凝结成了冰坨。

可下一刻,那伤口深处又传来一阵阵灼热的闷痛,烧得他五脏六腑都在冒烟,喉咙干渴得如同龟裂的河床,每一次呼吸都喷出滚烫的气息。

“水……冷……”他无意识地呻吟着,嘴唇干裂起皮,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恍惚间,似乎有粗糙的、带着凉意的东西贴上了他滚烫的额头。是湿布?动作有些笨拙生硬,擦拭的力道并不均匀,有时用力过猛蹭得伤口生疼,有时又轻飘飘地掠过。那粗糙的触感,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笨拙的温柔,像儿时母亲用并不灵巧的手为他擦汗。

紧接着,一股极其苦涩、带着浓重土腥味的温热液体被小心翼翼地灌入他干渴的喉咙。那味道难以形容,像是腐烂的树根混合着陈年的泥土,呛得他本能地想呕吐,却又被一股温和的力量强行压制着咽了下去。液体滑过之处,带来一丝短暂的、极其微弱的清凉,勉强压制住体内肆虐的灼热。

喂药的手带着微微的颤抖,药汁甚至洒了一些在他的脖颈上,温温的。

茅屋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氛围。

油灯昏黄的光晕下,那个佝偻的身影在简陋的土灶前忙碌。陶罐里的药汁咕嘟咕嘟地翻滚着,苦涩的气味弥漫开来。

妇人——七娘,正笨拙地用一根树枝拨弄着灶膛里的火苗,试图控制火候。

她显然不太擅长这个,火苗时而猛烈窜起,时而又奄奄一息,缕缕青烟从灶口飘散出来,呛得她不时地咳嗽几声,背脊佝偻得更厉害了。

就在这时,蔡胥在昏沉中,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焦糊味。

他艰难地掀开沉重的眼皮一条缝。

只见七娘正手忙脚乱地用一块破布垫着手,试图将那个滚烫的陶罐从灶上端下来。她动作慌张,粗糙的手指被罐壁烫得猛地一缩,嘴里发出“嘶”的一声痛呼。

陶罐歪斜了一下,里面浓稠的药汁差点泼洒出来。她赶紧稳住,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混杂着烟灰,在黝黑的脸上划出几道狼狈的痕迹。她抬起袖子去擦汗。

就在她抬袖擦汗的瞬间,那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粗布袖口,因为动作而向下滑落了一小截!

昏黄的灯光下,蔡胥模糊的视线捕捉到了她露出的那一小截干瘦、布满褶皱的手腕。

就在那黝黑的皮肤上,赫然印着一圈极其黯淡、几乎与肤色融为一体的刺青!

那刺青的图案极其模糊,线条早己被岁月侵蚀得断裂、褪色,只能勉强辨认出……似乎是一圈环绕着手腕的、枯萎的莲瓣?花瓣低垂、蜷曲,失去了所有生机,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凋零与寂灭感。

图案极其古老,带着一种不属于这个穷乡僻壤的、遥远而神秘的韵味。

刺青?一个独居的、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农妇手腕上,怎么会有这样古老而奇特的刺青?而且那图案……枯萎的莲花……

这个念头如同投入死水的小石子,在蔡胥烧得昏沉的脑海里激起一圈微弱的涟漪,但很快就被更汹涌的高热和疲惫吞没。他再次闭上了沉重的眼睛。

意识再次沉沦。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夜,也许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一阵极其低微的、近乎耳语的呢喃声,如同游丝般,断断续续地飘进了他烧得昏沉的意识里。

那声音很轻,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某种难以言说的期待,仿佛从岁月的尘埃最深处幽幽传来。

“……这一世……”

声音顿了一下,似乎说话的人陷入了某种遥远的追忆,又像是在仔细地审视着什么。茅屋里只有油灯灯芯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噼啪声,以及窗外依旧淅沥的雨声。

“……像吗?”

“像吗?”两个字,轻得像一片羽毛落地,却又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小心翼翼的试探。

蔡胥的心脏莫名地微微一跳。

这声音……这语气……这深沉的疲惫和那一点微弱的期待……绝不是一个普通农妇对着一个捡来的重伤陌生人该有的情绪!

他竭力想睁开眼,想看清说话的人。眼皮却沉重得像压着两座山。他用尽全身力气,眼睫剧烈地颤抖着,终于将沉重的眼皮掀开了一条极其细微的缝隙。

昏黄摇曳的油灯光晕中,那个总是显得笨拙佝偻的身影,此刻正背对着他,坐在一张吱呀作响的破旧矮凳上。

她手里紧紧攥着一样东西。

是那根一首插在她花白发髻上的旧木簪。

此刻,她正低着头,浑浊的目光死死地、近乎贪婪地凝视着掌心里的木簪。

那目光不再是空洞麻木,而是充满了极其复杂的情绪,像一潭被投入石子的死水,翻涌着怀念、困惑、以及一种……近乎虔诚的探询?

她的手指,那布满厚茧、关节粗大的手指,正以一种极其轻柔、近乎小心翼翼的力道,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地着木簪的簪身。

动作缓慢、专注,带着一种近乎病态的执着。那根木簪,在昏黄灯光的映照下,似乎也并非全然平凡。簪身黝黑,非金非木,隐约可见极其细密、如同流水般的天然纹理。簪头被得异常光滑,似乎被打磨成某种极其抽象的、类似花苞待放的形状。

“……像吗?”

她又喃喃地重复了一遍,声音低哑得如同砂砾摩擦。这一次,她的目光似乎微微抬起,极其短暂地、飞快地掠向了蔡胥躺着的方向,那浑浊的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几乎无法捕捉的、锐利的审视光芒,如同古井深处骤然亮起的一点寒星,旋即又迅速湮灭在浑浊之中。

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混合着巨大的困惑攫住了蔡胥的心脏。这简单的几个字,这深夜对簪的呢喃,这木簪隐约透出的不凡,还有她手腕上那圈枯萎的莲花刺青……像无数冰冷的碎片,瞬间拼凑出一个令人心悸的谜团轮廓。

这个看似笨拙、麻木的农妇,她的过去,绝非眼前这片贫瘠土地所能孕育!她口中的“这一世”、“像吗”,又是在问谁?问那根簪子?还是……再问他?

巨大的惊骇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因高烧而混沌的意识冲刷得清醒了几分。然而,这清醒带来的不是力量,而是更深的虚弱和更强烈的眩晕。他死死地盯着那个背影,盯着她手中紧握的木簪,试图将那簪子的形状和刚才她眼中那一闪而逝的锐利光芒刻入脑海,但视线却越来越模糊。

最终,黑暗再次如同巨大的幕布轰然落下,将他彻底吞噬。意识沉沦前最后的感知,是那妇人依旧佝偻着背,在昏暗摇曳的油灯下,一遍又一遍,无声地着那根神秘的旧木簪,如同抚摸着一段无法触碰的过往。

……

时间在昏沉与断断续续的清醒中缓慢流逝。窗外的雨早己停了,阳光艰难地穿透茅屋顶的缝隙,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投下几道细碎的光柱。

那浓烈苦涩的药汁和七娘笨拙却有效的土法处理,如同坚韧的藤蔓,一点点将蔡胥从死亡的悬崖边拖拽回来。高烧如同退潮般缓缓降下,伤口处的剧痛变成了持续不断的钝痛和深入骨髓的酸软,但至少,意识能够清晰地回归了。

这一日,清晨微冷的空气带着泥土的清新气息,从门板的缝隙里钻进来。蔡胥终于能靠着自己的力气,缓缓地、极其艰难地坐起身。每动一下,全身的骨头都像散了架般发出呻吟,肩胛处的伤口更是传来阵阵撕裂般的钝痛。他靠在冰冷的土墙上,大口喘着粗气,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

茅屋里的景象清晰地映入眼帘。低矮,阴暗,家徒西壁。除了他身下这张铺着干草的破木板,就只有一张瘸腿的矮桌,一个歪斜的破旧陶罐,墙角堆着一些农具和干柴。一切都透着贫穷和孤寂。

七娘正背对着他,蹲在门口那个简陋的土灶前。灶膛里的火苗微弱地跳动着,舔舐着一个缺了口的瓦罐。罐子里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散发出熟悉的、浓烈苦涩的草药味。她佝偻着背,花白的头发散落了几缕在颈边,用那根旧木簪勉强固定着。她正笨拙地用一根树枝拨弄着灶膛里奄奄一息的柴火,动作迟缓,带着一种日复一日的麻木。

蔡胥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她的背影上。

落在那根插在她发髻上的木簪上。在门口透进来的微白晨光里,那木簪黝黑的簪身似乎愈发显得沉凝。他努力回忆着高烧中那惊鸿一瞥看到的簪头形状——那种抽象的、类似花苞的线条。还有她木簪时,眼中翻涌的复杂情绪……以及她指尖那惊鸿一现的淡青微芒……

就在这时,肩胛骨深处,那道正在缓慢愈合的狰狞伤口边缘,突然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奇异的灼热!那灼热感并非伤口发炎的那种滚烫,而是一种更深层的、仿佛从骨髓里透出来的、带着某种古老烙印般的灼痛!痛感并不算剧烈,却异常清晰,如同皮肤下有什么东西被突然激活、苏醒了过来。

“嘶……”蔡胥下意识地吸了一口冷气,眉头紧锁,右手不自觉地按住了肩胛灼痛的位置。

这细微的动静惊动了门口的七娘。


    (http://www.kkxsz.com/book/ba0iba-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